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以工时测定为基础计算普通病房临床护理工作量,利用护理人员编制计算公式得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护士人数。方法:在某三级医院内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6个普通病房,于2013年5-8月安排统一培训好的观察员进入病房对在班护士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观察与计时,将测量结果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计算出直接护理项目的平均操作时间,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计算出相应护理项目平均每天发生的频次,计算公式中各项参数,将数值代入公式求出各普通病房理论上所需要配备的护士人数。结果:不同病房其理论上计算所得的床护比不同,通过护理人员编制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普通病房平均床护比为1∶0.42,高于原卫生部要求的平均床护比(1∶0.4)。结论:利用工时测定法和医院信息系统计算临床护理工作量,能更为科学合理地配备临床护士人数。不同病房临床护理工作量不同,应从病房类型、收治病种特点、工作要求、工作任务量等方面去配备临床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普通病房标准护理排班方式,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划分,测算各班次各级护士护理工作量,根据各级护士最适工作量,构建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普通病房标准护理排班方式。结果通过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各班次各级护理人员标准最适工作量,计算出各班次各级护理人员的配置数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普通病房标准护理排班方式的构建。结论构建优质护理服务普通病房标准护理排班方式,使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5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工作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通过调查护士实际工作量,为合理配置病房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记录1周7个班种的工作日志。结果 6个班种护理平均时数在内外科间和妇科、儿科和五官科间比较差异均无显性,P>0.05。内外科间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平均时数比较差异亦无显性,P>0.05。5家医院病房班护理平均时数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 上海5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量大,间接护理时间长。建议根据护理实际工作量,合理配备病房护士,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工作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546名护士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作年限1~3年的护士,夜班护理工作主要由大专学历、护士职称及工作年限1~3年的护士承担;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从事各护理项目有所侧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从事所有工作项目。结论: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任职标准、岗位职责不明确,应构建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室护理人员分层配置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室护理人员能级划分体系与能级配置模型,以期在保证患者监护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方法:运用专家会议、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监护室护理人员能级划分体系,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5所大型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现场实验与研究。结果:形成了护理人员能级划分体系,并建立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室各级护理人员配置模型。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室护理人员分层配置模型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不同等级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监护病房的患者按照护理工作量进行分类,并为进一步开展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徐南丽教授开发的因素型患者分类系统(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PCS)中的各项目进行赋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目的权重。通过对上海市3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5个重症监护病房218名患者的实际应用,得出监护病房护理依赖性患者分类标准。结果:将患者群体分为4类,其中1类包括116个个案,2类包括161个个案,3类包括180个个案,4类包括165个个案。结论:该方法可科学地将监护病房的患者根据护理工作量进行分类,可为今后开展护理依赖性人力资源配置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二级综合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现状及临床护士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20所二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及3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0所调查医院平均床护比1∶0.33,仅14所医院进行护士分层岗位管理,分为5个能级即N0~N4级;在分层依据中同意按工作能力分层的护理人员高于按职称、按学历和按工作年限分层的护理人员。结论:被调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数量未达到二级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标准,结构以低职称、大专学历护士为主,护理人员总体数量不足,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分工上很难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士不能及时巡视病房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巡视病房存在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临床23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结果 临床护士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只有23人(10.0%),不能按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 求,即每15~30 min巡视1次;不能按时巡视病房的原因有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不符、一级护理患者太多、对陪护过度依赖等8个方面.结论 护理部通过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及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护士绩效考核客观、公正,激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方法:先确立护士绩效评价的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专家对该评价指标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专家调查第一轮和第二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1.7%。本研究选取上海市4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不同层次的护理管理者,专家的权威程度为0.89,说明结果可取。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工作质量(12项指标)、工作量(6项指标)、工作能力(26项指标)、工作态度(14项指标)4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了解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需求,为合理评估护理工作量、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时测定法对住院患者所需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测量,收集并计算单项护理操作的平均时间和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每日所需基础护理平均时间。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会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所需基础护理服务量明显不同。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以满足患者需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知识水平及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3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部分护士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和伦理意识,未能认识到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关分析表明,护士的教育背景与护士的伦理知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护士的职称与护士对护理伦理教育意义的认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医院应充分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学教育,促进临床护士伦理素质的提高;成立护理伦理委员会,为临床护士提供伦理方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等级划分的认识。[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5名护理专家和9名一线护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护理人员对等级体系具体内容了解不够,对等级划分的框架、依据,以及各级护士工作内容等相关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等级划分的质性研究可为合理构建临床护理人员等级体系提供有力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关键人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目前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较低,护士的工作负荷较重;各州市之间的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近年来注册护士数量的快速增长;不同层级综合医院、不同科室之间护理人员配置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床护比远远低于医院的整体床护比。结论:四川省综合医院应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保证临床护理人员配置比例,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247例有效记录,其中27例(10.9%)共发生33次非计划性拔管,按例次计算得出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1.2%,按置管日计算拔管率为1.77次/100个置管日,新生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66.7%,普通患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88.9%。当班护士年资、护理人力配置、患儿年龄、肢体约束情况、镇静剂的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评估和预见能力、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使用镇静剂、有效的肢体约束均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表(CTDI-CV)、评判性思维相关知识调查表及评判性思维相关因素调查表对619名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平均得分为(275.84±29.06)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年龄、护龄、学历及临床科室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不同职称和不同个性特征的护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护龄、学历及临床科室是影响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相关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水平,建议临床相关部门在继续教育中合理设计强化护士评判性思维的教育活动,并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于评判性思维发展的工作环境。同时,积极培养在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达到使我国护士整体评判性思维能力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型综合医院护士长量化考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大型综合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激发现任护士长的积极性,选择出有领导才能的护士长。[方法]对陕西省5家大型综合医院现任护士长118人进行定期量化考核,包括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并发症、病人满意度、护士素质、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等方面,对考核分数低于85分者实行淘汰,对落聘岗位或新增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结果]参加考评护士长118人,落选6人,观察留用3人,新增加9个岗位,成功竞聘新上岗护士长15人。护士长量化考核后较量化考核前护理质量主要护理指标合格率、护理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差错发生率降低;科研立项课题和发表论文数量增加。[结论]在大型综合医院对护士长实施定期量化考核,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教学水平,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强化护士长的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17.
医院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祺  石兰萍 《护理研究》2008,(1):162-164
[目的]探讨特区医院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比例。[方法]采用观察法用秒表计时,测量深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特需病房护理工作量。[结果]特需病房直接护理项目平均时间226.93min,日有效护理工时422.19min,床位与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为1:0.48。[结论]通过公式计算出特需病区床位与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为1:0.64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水平提供培训课程的依据及管理建议。方珐自行设计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调查问卷(4个维度),对上海市11家具有特需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从事特需服务的202位护士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多元文化护理总体得分为(128.70±14.92)分,其中理论知识维度认知得分最低,为(27.36±6.43)分;大专及以上护士的总体认知水平显著高于中专组(P〈0.01);通过大学英语3级及以上护士总体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未通过组(P〈0.01);不同医院护士的总体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影响护士多元文化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护士的学习时间(P〈0.001)、护士所在医院的级别(P〈0.001)及护士的文化程度(P〈0.01)。结论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必须加强培训及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入级别注册护士疾病的考核重点,为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现行护理学科教材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定《上海市综合性医院注册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调查表》,选取上海市5所综合性医院的护士长及总护士长8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将原有的252项病种删减为230项,作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优先考查条目。相对最重要的考查方面是"护理措施"、"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相对重要性最低的考查方面是"病理病生知识"。结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应当根据临床准入级别注册护士护理工作情况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