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是一个冷寂的世界吗?不,它无时无刻地处在激烈的运动之中,海底火山便是形成这种运动的主要动力。 据科学家统计,在海洋中约有1万座火山,其中只有它们的佼佼者露出海面,更多的火山则深藏于海底。海底火山有其规律,大多分布在地壳运动激烈的地带。沿着整个大西洋中脊,特别是大西洋中脊大裂谷,竟有许许多多的火山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你一定听说过神奇的"百慕大三角区"吧,它是大西洋中一片耸人听闻的海域。就是在这个被世人称为"魔鬼三角"的地方,亿万年来却一直延续着动物界一个守时践约的盛会。参与的群体就是繁衍在这片海域里的一种鲜为人知的海底蠕虫——沙蚕。沙蚕形似蚯蚓,状如泥鳅,长5厘米~8厘米不等,身体上有明显的分节,且长有刺毛。它们平时生活在百幕大海域珊瑚礁的洞穴里,每到繁殖时节的月圆晴朗之夜,这些沙蚕便同时爬出洞穴,从海底"群浮"到海面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海底资源和军事目的之需要,科学家研制各种潜水器,发展潜水技术,进行海底科学研究与实验,人类在开发海洋的征途中已向深海挺进。为有效地展开基础研究和实际试验,科技人员必须在水下长时间坚持工作,由此,一个严峻的问题提出了:人类能在海底居住吗?历史记载了人类脚步跨向海洋深处的一页。1962年9月,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分别进行了海底居住的先驱性实验。美国埃德华·林克研制了一个直径为0.9米、长3.2  相似文献   

4.
奇特的珊瑚 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低等的后生动物。它与晶莹透明、在海洋中过着漂泊生活的海蜇以及素有“海底菊花”之称的海葵都是本家。因为它们的外形酷似植物,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误把它们看成是植物,称之为“珊瑚树”。记得那首《红珊瑚》的歌词吗?“一树红花照碧海……”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5,(1):42-43
1818年 约翰·诺思男爵率领一支船队进入大西洋北部海域,并打捞出大量蠕虫和一个巨大的海星。1858年 人类开始着手进行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准备工作,首先在深海区域展开了海底勘察活动。1859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引起世人关注,根据该书观点,深海可能是活化石的庇护所。1864年 挪威船队从深海中打捞出一株海百合,在此之前人们只在距今约1.2亿年前的岩层中看到过这类  相似文献   

6.
大乌贼之谜     
"这是海洋动物最后的秘密之一。"罗伯侃侃而谈,58岁的罗伯是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海洋生物学家,现在,他正在那儿举办一个名为"寻找大乌贼"的公开展览。多少年来,罗伯一直迷恋于这种海洋生物,甚至于有人称他为"大乌贼狂"。他渴望寻找大乌贼,不是用钩子或单网,而是乘着深水潜艇接近它们,去观察研究它们。从来没有人能在大乌贼的自然栖息地见到它,罗伯认为它们生活在200米~1000米的深海里,当然它们也有浮出海面的时候。许多年过去了,在  相似文献   

7.
在靠近大西洋一侧的北极海区域里,有一种神秘的独角鲸,它们的奇特之处在于4米多长的身躯长了颗2米多长的牙齿。在古代,人们以为这颗牙齿是它们的角,于是给它取了个“独角鲸”的名字,后来才发现那是它们的牙齿。几百年来,独角鲸的暴牙究竟有何用途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8.
人从水中来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巳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他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  相似文献   

9.
<正>为什么在轮子出现很久之后人类才发明了手推车?人类创新已到达巅峰了吗?在长长的创新发明列表中,哪些是最能体现人类的想象力、乐观精神和科技进步的本质?去年,美国《大西洋月刊》邀请了12名专家组成了一个评判小组,评选出了塑造现代生活最伟大的50项发明创造。评判标准是:从大约6 000年前人类发明轮子以来普遍推广应用的创新发明。  相似文献   

10.
向海洋投放铁,刺激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快速生长,一旦浮游植物死亡,它们就会将碳永远地带入海底.给海洋"施肥"是目前被科学家广泛讨论的一个地球工程热点.给海洋"施肥"真能阻止全球变暖吗?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假死",有可能吗?众所周知,一些动物会冬眠,它们的体温、新陈代谢、氧需求量以及呼吸在冬眠时都会减少。那么,人类可以冬眠吗?肥尾鼠狐猴是迄今已知唯一可以冬眠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十分相似。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否具有冬眠基因这一问题,或许可从肥尾鼠狐猴身上寻找到答案。最近,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突破性发现:在肥尾鼠狐猴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当很多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如今一幕幕走进我们的真实世界,我们除了赞叹科技带来的神奇,也难免心生人脑被机器替代的恐慌。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二个机器时代,人类将拥有更多改变世界的机会,但也更应深入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什么?人类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它是一个梦想还是一个梦魇?事实会证明更聪明的机器是有益的吗?抑或它们将成为弗兰肯斯坦(指"人形怪物"或"脱离控制的创造物"等)一样的怪物?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22,(1):78-80
深海有许多奇异的动物,我们平常很难见到它们,但它们偶尔会被海水带到海滩上.这里介绍过去十年里被冲上海滩的一些动物. 巨型乌贼 数百年来,巨型乌贼激发了一些神话传说,但人们其实很少见过它们.巨型乌贼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眼睛在所有动物中最大.它们栖息在深海,很少被冲上岸.但在2013年10月,一只巨型乌贼被冲上...  相似文献   

14.
自然     
我们人类的朋友大象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它们是否如人所说惟母命是从?是否真的有象坟一说?给你一根竹竿你能测量出一头野象的身高吗?非洲象真的不可驯服吗?本期自然让我们一起《考证大象的传闻》。自然  相似文献   

15.
“乌贼”也叫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奇特生物。它的独特功能,对当今海洋科学、医学和现代武器的研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能游善变的海洋生物乌贼,其足生于头上,这是动物界绝无仅有的。乌贼共有10只足,8只短足围嘴而生,另有两足特别长,主要用于捕捉食物,称为捉足。乌贼的背皮上有黄、黑、橙黄色等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的周围有放射状的纤维肌丝,可使色素细胞放大或缩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乌贼能随心所欲地把身体的颜色变换得与周围环境一模一样。乌贼就是靠着这变色隐身技能,在危急时刻摇身一变,使“敌人”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在考察北大西洋海底的一些山脉时,发现了大量的原始海洋生物,许多是新发现的物种,其中一些甚至属于"化石级"的海洋生物,之前科学家曾经认为它们在数亿年前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7.
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海洋研究所的一间小型实验室里,巨型乌贼专家史蒂夫·奥西正在摆弄着一只长着一堆黏泥般触须的巨型乌贼标本。这位素未谋面的家伙长约1米,长着腊肠般厚实的触手,上面布满了吸盘和弯钩。 这个神秘的生物在麦夸里岛附近的海域被入捕获。奥西通过检查它的卵巢和喙后得知,这头雌性巨型乌贼尚处幼年,如果不是被捕捉,将来极有可能长成一个宠然大物,而且还可能是一个从未发现的新品种。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这个标本将会为探索这  相似文献   

18.
浦泳修 《科学之友》2000,(12):18-19
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鲸类最大的要数蓝鲸了。不过,鲸类中最吸引人,与人类最密切相关的要数抹香鲸了。它们的体型与其他鲸不同,方方的大脑袋就占去了体长的1/3。抹香鲸是最大的齿鲸,雄鲸的体长一般能达到15米,重45吨,雌鲸较小,约12米长,20吨重。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中抹香鲸的脑子是最大的,有9千克重!只要吸上一口气,它就能在水下逍遥1个半小时,最长的一次观测记录,竟长达1小时52分钟。抹香鲸最爱吃大乌贼、鱿鱼、大章鱼之类的头足纲软体动物,这些家伙大多生活在千米深的海底。于是抹香鲸练就了一身深潜的本领,一头扎到千米以下去搜捕这种美味成了它们日常最喜爱的狩猎,哪怕因此而被乌贼、鱿鱼、章鱼等长长的触手盘剥得伤痕累累。每当它开始深潜时,身体呈垂直状,大而有力的尾部会高高地翘出水面,场面壮观。1970  相似文献   

19.
张元国 《科学之友》2006,(10):61-63
大王乌贼是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海水域。它体长约20m,体质量可达3t,共有10条手臂,有着“海洋巨无霸”的称号。大王乌贼和章鱼不一样,它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食肉动物,游速极快,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由于这种动物一直生活在深海难以捕捉,人们对它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     
鼬鲨怎样吃鸟? 有谁听说过鱼类竟然也会捕食鸟类吗?确有其事。在我国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有一种大型的凶猛鲨鱼,学名叫“居氏鼬鲨”,俗称老虎鲨。此鲨长8~9米,以乌贼、鱿鱼、海龟、海蛇和动物尸体等为主食,也常袭击人类,特别是对潜水员和游泳者威胁极大。这种鲨鱼常腹面朝天仰卧在海面晒太阳。当空中飞鸟累了,俯视海面见有物可歇脚时,便降落其上休息。鼬鲨很狡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