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某采用球型喷口分层送风与局部区域地板送风相结合空调方案的圆柱形高大建筑空间,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对多种风口布置方案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了各方案下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的均匀性和漩涡强度,提出了使气流涡旋弱小化或发生于上部非工作区的喷口数量和布局,修正了负荷计算参数,提出了优化的系统总送风量,以满足工作区热舒适要求,获得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车间空调喷口射流中的送风温度、角度、速度,以某车间为例,对不同送风情况进行模拟,得出标准温度场与速度场分布状态,并对实际结果进行评价。经研究表明,采取适合的喷口射流送风方式,控制出风条件,可以优化车间设备周边的空气质量,并且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为优化车间空调送风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卷烟厂生产工段对温湿度的要求,将制丝车间划分成4个空调区,适当放宽了空调参数的要求。为满足固定操作岗位及特殊需求部位的要求,局部区域设置岗位送风。比较了喷流、喷射、旋流风口的送风特性,发现径向可调的旋流XL600风口更适合全面送风,喷射风口CY400以1 000 m~3/h风量进行岗位送风的效果较好。通过三维气流组织模拟分析,确定了旋流风口送风与喷射风口送风相结合的节能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4.
室内大空间给室内空调通风设计增加了难度。以上海某大型展览中心展厅大空间项目为分析对象,以满足室内同等舒适度条件下的最小能耗为目标,进行了下述研究:列出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与能耗模拟分析的耦合计算流程,以及CFD模拟分析和能耗模拟分析的边界条件;对比分析该大空间项目空调送风形式,提出几种满足设计要求的空调送风优化方案;通过能耗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最后经现场实测,验证了大空间空调送风数学模型的可行性。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模拟大空间送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航站楼内部空调气流组织方案优化设计为目标,利用CFD仿真软件在夏季典型气象参数下,对采用不同空调气流组织设计方案时室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送风参数以及送、回风口数量等对气流组织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航站楼采用置换通风与辐射供冷/供暖复合空调方案时合理的送风参数和地板辐射供冷参数建议值,给出了优化的置换送风口和幕墙附近与二层通廊埋地盘管的数量和布设间距等。  相似文献   

6.
以办公室空调房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中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对不同送风速度下空调房间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送风速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通过对几种不同工况下不同空间位置的速度云图、温度等值线图的分析,得到了不同送风速度对房间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傲  郑庆红 《建筑节能》2010,38(8):24-27
建立某体育馆比赛大厅下送风方式数值模拟实验模型,利用CFD软件FLUNT,对圆形直叶片及旋流两种下送风风口的夏季不同工况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分析流场内温度及速度分布规律和特点;对比得出相对最优的下送风空调方案。针对仅采用下送风空调时出现上层观众席后排温度较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下送风加局部冷辐射顶板的空调方式,并对这种空调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调整其送风口、回风口的位置,来改变气流组织形式。采用CFD技术,对不同送风方式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送风方式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得到了更满足人员舒适度要求的风口布置形式,并以此来指导办公室内空调通风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利用CFD软件分别对旋流风口送风方式和喷口送风方式下的会议室内的送风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送风方式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同时对气流分布性能和热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合适的送风方式。结果表明,旋流风口送风方式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更加均匀,热舒适性优于喷口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沈翔昊 《山西建筑》2009,35(35):149-150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夏季空调房间两种送风参数下的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状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舒适性空调夏季采用较低的送风速度能使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1.
置换通风和辐射空调这两种空调方式的结合是目前运用较少的空调末端方式,置换通风主要是解决空调房间新风供给和承担房间的湿负荷.模拟研究设计条件下置换通风天棚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地板辐射供冷时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速度分布,从而优化设计、避免结露.模拟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设计条件下,置换通风天棚辐射供冷具有较好的的温度分布、湿度分布和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us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an air-conditioned train station building under three type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schemes. The impact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supply air temperature, velocity, altitude and angle of incidenc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if the waiting hall and entrance hall of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we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served with the cooling air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oling loads in the two halls were fixed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were designed properly, altering largely the cooling air supply scheme in the waiting hall while keeping the cooling air supply scheme in the entrance hall unchanged would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air distribution and thermal comfort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the waiting hall but may have some minor effects on those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the entrance hall. The uniformities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the occupied region of waiting hall were satisfactory when side supply scheme was applied. Changing supply air temperature, velocity, altitude and angle of incidence would yield great effects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For the stratified air-conditioning design in the train station building,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atisfactory thermal comfort in the occupied region, the mid-height of the building was found to be a good position for the cooling air supply and the supply angle of 0° from the horizontal could be recommendabl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with CFD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find the way to optimize the air-conditioning design scheme.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在等温送风情况下的适用性。对非等温送风不同风量下房间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出口风速主要影响送风口附近区域的速度场,而对整个空调房间影响不大,室内空气流速分布较均匀,基本维持在0·25m/s以下;出口风速对温度场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垂直平面温度梯度较大,水平平面温度分布均匀。为了保证地板送风的有效性和节能性,在满足风量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出口风速,使射流高度在工作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14.
在座椅送风的设计过程中,某些情况下,不能为每个座椅配置一个座椅送风口。本文针对某剧院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此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局部模型,对两种不同的座椅送风口布置方式的空调效果进行模拟,发现风口数量的减少并未对空调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剧院建筑及空调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得出此剧院座椅送风口的布置可以取得良好的空调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分层空调方案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层空调以其显著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在高大空间空调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新武汉火车站高大候车厅分层空调的设计方案,并应用CFD软件对分层空调夏季设计工况下气流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候车厅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在喷口送风角度为15°时送风效果最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室内温、湿度与速度分布,并满足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该分层空调较全室空调可节能约21%。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昆山某精密机床加工车间增设空调系统改造设计,提出了非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方案.采用CFD模拟软件对该改造设计进行了模拟.改造后对厂房内的温度场进行了现场测试,实测数据验证了CFD模拟数据的有效性,同时2种数据均表明厂房内空调区域温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武钢工人剧院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现场所测的数据对观众厅部分现有空调喷口送风的气流组织做简要的计算和分析,并简要计算了设计工况下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明确该送风形式下的池座和楼座的气流组织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进而针对池座提出用旋流风口代替球形喷口垂直下送,楼座则建议改为坐椅下送风。  相似文献   

18.
某高大空间厂房分层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雁鸣 《建筑节能》2010,38(3):30-32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高大空间厂房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法。特别就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系统的冷负荷计算与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做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座椅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研究,首先运用座椅送风的简化模型,模拟了人体座椅实体的简化模型和虚区域热源模型下气流组织的情况,分析了两种情况的温度场,速度场和相对湿度场,发现人体座椅实体模型模拟的剧院气流组织速度、湿度与温度分布分层更加明显,此特点更易于微气候的分区控制,用更少的能量达到人体舒适的满意度。该研究为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模拟气流组织提供了方法及理论依据,同时对研究空气分布对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方面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列车风道风口形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原型实验和CFD模拟,对新型列车风道风口的送风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初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7种改进方案,并用CFD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对优选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CFD模拟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