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乳腺病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MR-DWI),采用2个b值.计算病变的平均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值和相对ADC值,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b=500 s/mm2时,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平均ADC值分别为(1.02±0.18)×10-3mm2/s、(1.61±0.32)×10-3mm2/s;b=1000 s/mm2时,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平均ADC值分别为(0.99±0.16)×10-3mm2/s、(1.59±0.33)×10-3mm2/s.b=500 s/mm2或1000 s/mm2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2)2个不同b值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01<0.05).(3)以恶性病变平均值95%参考值范围上限界值作为恶性病变上限阈值点,ADC值(b=500 s/mm2和b=1000 s/mm2)及相对ADC值(b=500 s/mm2和b=1000 s/mm2)的阈值点分别为1.32×10-3mm2/s、1.25×10-3mm2/s、0.81、0.78,取这些阈值点作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指标,此4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7.5%(28/32)、90.6%(29/32)、90.0%(27/30)、93.3%(28/30),特异度均为91.7%(22/24),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9.2%、82.3%、81.7%、85.0%.结论 ADC值是一项磁共振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可靠指标,相对rADC值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另一有潜在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女性盆腔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35例女性盆腔病变进行常规MR平扫和DWI,表面扩散系数(b值)分别为0 s/mm2和1000 s/mm2,测量病变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其中16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43例子宫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0±0.10)×10-3mm2/s,24例子宫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12±0.09)×10-3mm2/s,2组病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附件区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8 4-0.11)×10-3mm2/s,34例附件区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2.25 4-0.12)×10-3mm2/s,2组病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有助于对女性盆腔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肺恶性肿瘤与实性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2例肺内恶性肿瘤和实性良性病变(共66个病灶)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值为500s/mm2,观察病变区DWI信号特点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不同病变组DWI信号虽有一定特点,但不具特征性。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ADC值分别为(1.256±0.320)×10-3mm2/s、(1.648±0.41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P=0.001),ADC值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400×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4.1%;小细胞肺癌ADC值为(1.064±0.196)×10-3mm2/s,非小细胞肺癌ADC值为(1.321±0.335)×10-3mm2/s,两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967,P=0.007);原发性肺癌ADC值为(1.255±0.328)×10-3mm2/s,肺转移瘤ADC值为(1.263±0.28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并对b值使用进行优化。方法:34例患者共20个良性和16个恶性乳腺病灶纳入研究,同期20例正常乳腺受检者列为对照组。采用3.0T MR行乳腺DWI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0,750 s/mm2,1000 s/mm2,1250 s/mm2。比较不同b值DWI图像质量,测量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b值时DWI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F=3.02,P=0.0516>0.05)。b=750 s/mm2时病灶的CNR明显优于b=1000s/mm2及1250s/mm2时(P值为0.004及0.000),而b=1000s/mm2与1250s/mm2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00>0.05)。相同b值时,正常乳腺组织的平均ADC值>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P均=0.000)。以各b值恶性病变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作为界定乳腺癌ADC的阈值,则b=750 s/mm2、1000 s/mm2、1250s/mm2时,ADC阈值分别为1.33×10-3mm2/s、1.25×10-3mm2/s、1.16×10-3mm2/s。以上述阈值判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1.25%、87.5%、85.71%,81.25%、77.5%、78.57%及81.25%、82.5%、82.14%。三个b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1925>0.05)。结论:乳腺的3.0T DWI中,以b=750s/mm2时病灶CNR最高,值得推荐应用。应用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时,需要结合ADC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共计 62个乳腺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及10例20个正常乳腺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b值为1000 s/mm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动态增强减影图像为参照,比较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分析平均ADC值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同时评价DWI在预测乳腺恶性病变中的效能.结果 正常乳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82±0.119)、(1.307±0.196)、(0.941±0.16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5, P<0.01).浸润性导管癌的平均ADC值低于导管原位癌(U=60.0,P<0.05),而乳腺腺病与纤维腺瘤的平均ADC值无显著差异(U=42.0,P=0.38).同时平均ADC值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呈负性相关(r=-0.715,P<0.01).利用平均ADC值对乳腺病变是否为乳腺癌进行诊断试验,ROC曲线下面积(Az)值为0.924,最佳临界点为1.065 × 10-3 mm2/s,此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8.95%(30/38),特异性为87.50%(21/24),准确性为82.26%(51/62).结论 DWI量化分析ADC值有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并行采集MR扩散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并行采集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1.5T 超导MRI仪及4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应用ASSET EPI并用2组b值(b=0,600 s/mm2及0,1000 s/mm2)对56例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行ASSET-DWI、SE T1WI、FSE T2WI检查,对其中的16例患者及7名健康志愿者双侧乳腺还分别进行横轴位结合ASSET技术的EPI及常规EPI,对ASSET-DWI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 ASSET-DWI较常规DWI采集时间缩短50%,常规DWI乳腺及3个病变不同程度变形,ASSET-DWI乳腺变形减轻,病灶无明显变形.ASSET-DWI b值为600 s/mm2或1000 s/mm2时,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及正常腺体ADC值均明显不同(P<0.05).分别以恶性病变95%可信区间上限1.44×10-3 mm2/s (b值600 s/mm2)及1.18×10-3 mm2/s (b值1000 s/mm2)定为良、恶性病变诊断阈值,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32/40)和77.5%(31/40),特异度均为95%(19/20). 结论 应用ASSET-DWI对乳腺检查可以缩短采集时间,减少图像畸变.b值为600 s/mm2或1000 s/mm2时,根据病变ADC值,ASSET-DWI均可以鉴别多数乳腺良、恶性病变,ADC诊断阈值应与所用b值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膀胱癌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膀胱癌占位患者行DWI及常规MR序列扫描.比较不同b值下膀胱病灶的ADC值及图像效果;分析DWI与常规序列显示膀胱病灶能力的差异;比较膀胱病灶与周围组织ADC值有无差异.结果 b值取700 s/mm2时膀胱病灶平均ADC值显著高于1500 s/mm2的ADC值.DWI发现膀胱病灶的准确率为98.1%,常规MR序列为96.2%.b值取1500 s/mm2时膀胱癌平均ADC值(0.75±0.12)×10-3mm2/s,显著低于膀胱炎(1.39±0.13)×10-3mm2/s、病灶周围正常膀胱壁(1.42±0.07)×10-3mm2/s、尿液(2.69±0.13)×10-3mm2/s(P<0.05).结论 DWI及ADC值对膀胱癌的诊断评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有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和总结MR DWI扫描试验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现特征.方法 术前经MRI常规检查和DWI检查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42例,男10例,女32例.年龄20 ~72岁,平均(42±13)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美国GE公司图像后处理软件Functool,根据不同的b值(300、500、800 s/mm2)产生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部位的ADC值,对其进行独立样本的£检验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试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42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样本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的28例,包括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恶性肿瘤14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滤泡样甲状腺癌2例、不典型增生1例.b值为300 s/mm2时,甲状腺良性病变的ADC值为(2.39±0.38)×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为(1.60 +0.5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5).b值为5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ADC值为(1.85±0.33)×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为(1.65±0.42)×10-3mm2/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70,P>0.05).b值为8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ADC值为(1.61±0.30)×10.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为(1.44±0.29)×10-3mm2/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7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b值为300 s/mm2时,以1.98×10-3mm2/s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临界值,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结论 b值为300 s/mm2时,DWI图像质量好,甲状腺良性病变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的ADC值.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椎体良恶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椎体良恶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1例共58个病变椎体均做了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0例32个骨折椎体,恶性组8例18个椎体,结核组3例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31个椎体。b值为600s/mm2,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并测定ADC值,定量分析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良、恶性组,恶性组与结核组之间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良性组、恶性组、结核组以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1.44±0.41)×10-3mm2/s、(0.94±0.17)×10-3mm2/s、(0.98±0.13)×10-3mm2/s、(0.42±0.16)×10-3mm2/s。病变组AD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良性组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恶性组95%可信区间上界1.02×10-3mm2/s定为良恶性椎体骨折ADC值界值,诊断敏感性72.2%,特异性90.6%。结论DWI对脊椎良恶性骨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MRI征象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模式及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99例乳腺疾病患者共109个病变术前行3.0T乳腺MRI及DWI检查,经术后病理或长期随访确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同一观察者、不同观察者共3次测量,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串联并联诊断试验、机器学习探讨多参数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ADC值的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为0.950(95%CI 0.928~0.965);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937(95%CI 0.909~0.956);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447±0.377)×10-3 mm2/s、(1.054±0.25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1.125×10-3 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74.1%,联合其他传统MRI征象可使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ADC值诊断。结论 ADC值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ADC值与传统MRI征象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ADC值在不同强化形态及不同肿块大小的乳腺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36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不同的强化形态及大小分为3组,分别为非肿块样强化组(G1)、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a)、最大径>2.0 cm的肿块样强化组(G2b).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800、1000 s/mm2.两样本比较t检验分析各组内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计算不同阈值下,ADC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并与形态学评价相结合,确定合适的b值和阈值.结果 G1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13±0.23)×10-3和(1.28±0.27)×10-3mm2/s,t=1.636,P=0.112;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 05±0.20)×10-3和(1.20±0.23)×10-3mm2/s,t=1.720,P=0.109];G2a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1.07±0.15)×10-3和(1.37±0.37)×10-3mm2/s,t=4.803,P=0.000;b=10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9±0.14)×10-3和(1.30±0.34)×10-3mm2/s,t=5.235,P=0.000];G2b组恶性与非恶性病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b=800 mm2/s时,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14)×10-3和(1.40±0.39)×10-3mm2/s,t=4.227,P=0.000;b=1000 mm2/s时,恶性病灶与非恶性病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3±0.14)×10-3和(1.35±0.36)×10-3mm2/s,t=4.329,P=0.000].b选取800或1000 s/mm2时,ADC值在肿块样强化组中的诊断效能相同(x2=0.36,P=0.5460).当b值取1000 s/mm2,阈值取1.25×10-3s/mm2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7.7%和97.1%.结论 ADC值对于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病灶具有诊断价值,但不适用于非肿块样强化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动态增强检测小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 MRI)对小乳腺癌的检出敏感性,并评价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48例共70个乳腺小病灶(最大径≤2 cm)被纳入研究对象,其中恶性病灶45个,良性25个.所有患者均行DWI和DCE MRI,DCEMRI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DWI采用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加用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技术,取2个扩散敏感因子(b)值(800、1000 s/mm2)行横断面扫描,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2种检查方法 的诊断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DCE MRI正确诊断了40个小乳腺癌及19个良性小病灶,TIC显示小乳腺癌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9%(40/45)及87.0%(40/46).DWI中,在2种b值(800、1000 s/mm2)条件下小乳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153±0.192)×10-3和(1.079±0.186)×10-3 mm2/s,而良性小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473±0.252)×10-3和(1.419±0.255)×10-3 mm2/s;同组患者在2种b值条件下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2组小病灶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取1000 s/mm2 时,根据DWI信号结合ADC值测量结果 可以正确诊断39个小乳腺癌及19个良性小病灶,其对小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86.7%(39/45).DWI与DCEMRI的诊断结果 有很好的一致性,DWI联合DCE MRI可以提高检出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达93.3%(42/45))及91.3%(42/46).结论 DWI对小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ADC值的测量可以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胃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确定ADC值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最佳临界点。方法 39例经手术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肿瘤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b值采用800 s/mm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胃良性和恶性占位之间的ADC值差异。结果当b值为800 s/mm2,良性组ADC平均值为(2.200±0.959)×10-3mm2/s,恶性组ADC平均值为(1.89±0.463)×10-3mm2/s,两组间有显著差异(F=25.1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区别良恶性胃部肿瘤的最佳临界点为1.915×10-3mm2/s,其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91.1%,约登指数为0.798。结论 DWI在胃肿瘤诊断中具有可行性。b值为800 s/mm2时,胃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ADC值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区别胃部良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点为1.915×10-3mm2/s,ADC值对于鉴别胃良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在乳腺结节病灶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66个乳腺结节病灶行MR DWI扫描,b值分别为0、800、1000 s/mm2,测量乳腺结节及同侧、对侧乳头层面未受累乳腺实质组织ADC值,计算rADC1(病灶ADC值/同侧未受累乳腺实质ADC值)及rADC2(病灶ADC值/对侧未受累乳腺实质ADC值),对所获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灶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52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纤维腺瘤34例,DWI显示50例,共64个病灶.b=800s/mm2时,良、恶性结节平均ADC值、同侧rADC800-1及对侧rADC800-2分别为(1.54±0.28)×10-3、(1.01±0.09)×10-3 mm2/s和0.77±0.15、0.52±0.07,0.76±0.14、0.51±0.0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17、9.339、10.394,P值均<0.01);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平均值95%参考值范围上限界值作为恶性病变上限阈值点,ADC值、rADC8o0-1及rADC800-2分别为1.05×10-3 mm2/s、0.55、0.53,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5.0%、65.0%、60.0%,特异度分别为100.0%、95.7%、9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6.7%、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86.3%、84.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4%、86.4%、86.4%.b=1000 s/mm2时,良、恶性结节平均ADC值、rADC1000-1及rADC1000-2分别为(1.45±0.28)×10-3、(0.93±0.08)×10-3mm2/s和0.75±0.16、0.53±0.09,0.74±0.15、0.52±0.0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为11.844、5.820、8.082;P值均<0.01);ADC值、rADC1ooo-1及rADC1000-2阈值点分别为0.97×10-3 mm2/s、0.58、0.55,诊断的敏感度均为70.0%,特异度分别为100.0%、95.7%、93.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8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88.0%、87.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87.9%、86.5%.以上6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2、2.263,P值分别为0.942、0.812).结论 ADC值与rADC值均为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重要参数,尤其是b= 800 s/mm2时的ADC值临床应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完成DWI成像,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用0、1000s/mm^2。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3个甲状腺恶性结节、27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以及20例正常甲状腺的ADC值,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正常腺体之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和正常腺体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one-wayANOVA,F=26.664,P=0.000)。甲状腺良性结节平均ADC值为(2.43±0.54)×10^-3mm^2/s,恶性结节平均ADC值为(1.49±0.35)×10^-3mm^2/s,正常甲状腺平均ADC值为(1.84±0.20)×10^-3mm^2/s。甲状腺良、恶性结节AD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17,P=0.000)。将ADC值2.04×10^-3mm^2/s确定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阈值,其95%置信区间为0.84~1.01,诊断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100%。结论:3.0T磁共振DWI成像的ADC值可以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6.
曲宁  罗娅红  赵英杰  何翠菊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5-518
目的: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符合正态性分布,良恶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46±0.26)×10^-3mm^2/s和(1.02±0.19)×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8×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75.9%,86.8%;阳性似然比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035×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8%,96.6%,6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为0.836-0.975)。结论: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确定为1.28×10^-3mm^2/s,DWI的ADC值测定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b值MR DWI及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患者在行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前行不同b值(分别为500、1500 s/mm2)的DWI扫描,对171个怀疑或高度怀疑恶性病变者行回顾性分析.以正常乳腺组织为参考基准,选择增强图像中异常强化的高信号病变,同时在高b值(b= 1500 s/mm2)DWI中视觉判定是高信号的病变定义为恶性病变阳性结果,否则为良性病变阴性结果.对其中111个DWI视觉判定阳性结果的病变计算ADC值.依据全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高b值DWI视觉评估中恶性和良性病变的阳性和阴性病灶数,以ADC值=1.13×10-3 mm2/s作为临界值,计算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乳腺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1个乳腺病变中,91个恶性病变,80个良性病变.高b值DWI视觉评估,139个阳性结果中,恶性病变83个,良性病变56个;32个阴性结果中,良性病变24个,恶性病变8个(非肿块性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浸润性癌和肿块样导管原位癌(DCIS)在DWI视觉判定中为阳性,8例非肿块性DCIS判定为假阴性,总体的敏感度为91.2% (83/91),特异性为30.0% (24/80).110个肿块样病变和1个局灶性病变DWI视觉评估阳性结果的病变中,63个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0.73±0.24)×10-3 mm2/s,48个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9±0.4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8,P<0.01).以ADC值=1.13×10-3mm2/s作为临界值时,61个恶性病变为阳性结果,2个黏液癌为假阴性结果;27个良性病变为阴性结果,21个良性病变为假阳性,诊断敏感度是96.8%(61/63),特异度为56.2% (27/48).结论 高b值DWI及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诊断非肿块性乳腺病变时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双指数模型DWI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肺孤立性病变(SPLs)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6例SPLs(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10例),术前均行胸部多b值DWI(b=0、5、10、15、20、25、50、80、150、300、600、800及1000 s/mm2)及18F-FDG PET-CT扫描。所有病灶的MRI原始图像根据单、双指数模型测量得到的参数包括ADC total值、D值、D star值、f值及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SPLs良、恶性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一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瘤ADC total值、D值、f值及D star值分别为(1.01±0.21)×10^-3mm^2/s、(1.01±0.25)×10^-3mm^2/s、(17±12)%及(44.6±28.0)×10^-3mm^2/s,而良性病变对应参数分别为(1.31±0.23)×10^-3mm^2/s、(1.28±0.30)×10^-3mm^2/s、(22±10)%及(41.0±23.2)×10^-3mm^2/s,其中参数ADC total值、D值及f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5、-2.861和-2.420,P<0.05)。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的SUVmax值分别为(13.27±5.77)和(5.77±4.0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6,P<0.05)。SUVmax、ADC total值、D值及f值四个参数的AUC分别为0.833、0.860、0.815和0.765,对应敏感性分别为96.15%、65.38%、69.23%和57.69%,特异性分别为70%、100%、90%和100%。结论单、双指数模型DWI的参数ADC total值、D值及f值在SPLs中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ADC total值与D值的诊断效能较高,与SUVmax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短时间反转恢复回波成像(STIR-EPI)背景抑制(BS)技术在乳腺癌成像的技术参数及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乳腺癌的MR DWIBS测得各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利用三维最大强度投影(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观察乳腺痛DWI及DWIBS两种方法的显示率.对乳腺各组织的ADC值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在乳腺癌与良性病变ADC值的比较中,采用t检验.对两种成像方法乳腺癌的显示率进行配对资料X2检验.结果 在扩散敏感因子(b)=800 mm2/s的图像中,乳腺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ADC值分别为:肿瘤实质(0.93±0.25)×10-3 mm2/s、瘤内坏死灶(2.06±0.17)×10-3 mm2/s、正常腺体(1.92±0.23)×10-3 mm2/s、转移性淋巴结(1.10 ± 0.14)×10-3mm2/s,各种组织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WIBS经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图像.在乳腺癌中,DWIBS对肿瘤实质(92.3/)及转移性淋巴结(88.4/)的显示率要高于DWI序列(分别为57.6/和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07、12.235,P均<0.05).乳腺癌与良性病变ADC值分别为(1.092±0·17)×10-3和(2.154±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6,P<0.05).结论 MRDWIBS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表观扩散系数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 DWI的ADC值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18例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和26例恶性骨肿瘤行DWI.采用单激发EPI序列,3个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500、1000 s/nun2.在ADC图上测量每个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结果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ADC值[(1.28±0.49)×10-3mm2/s]高于恶性骨肿瘤[(0.92±0.35)×10-3mm2/s,t=2.839,P<0.01],整体ADC值[(1.62±0.51)×10-3mm2/s]也高于恶性骨肿瘤[(1.21±0.36)×10-3mm2mm/s,t=3.092,P<0.01],但两者都有很大重叠.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高ADC值[(2.02±0.5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的最高ADC值[(1.71±0.6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去掉以囊腔为主的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则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最低、最高和整体ADC值分别为(1.11±0.31)×10-3mm2/s、(1.88±0.49)×10-3mm2/s和(1.45±0.35)×10-3mm2/s,与恶性骨肿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8、0.964、2.012,P值均>0.05).结论 ADC值不能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