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多层复合材料深层界面脱粘检测中回波信号信噪比低和难以分辨的难题,将小波变换引入到回波信号的超声波检测中来;分析了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分析的理论依据,针对回波信号首先进行小波去噪,然后提取小波变换后各频段的信号能量作为特征,为缺陷分析及识别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改进方案明显要比单纯的硬阈值和软阈值方法降噪效果好,信号分析方法并可有效提取信号的特征,并将缺陷识别、定位。  相似文献   

2.
张宏飞  张辉  刘超 《航空兵器》2013,(3):52-54,64
在有强背景噪声干扰的实际战场环境下,激光引信回波信号将淹没在背景噪声之中。文章提出了基于相关检测的激光引信回波信号检测算法,分析了利用相关检测方法检测出激光引信回波信号的可行性,仿真表明,相关检测能够有效地提取出被噪声淹没的微弱回波信号。最后对相关检测对激光引信检测概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信噪比强杂波背景下连续多普勒弱信号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弱信号检测算法。利用这种基于小波函数为sym5的五层小波分解算法,可提取出连续多普勒弱信号的联合时频特征值,从而实现目标信号的检测。并通过使用时域、短时傅立叶和小波分析三种算法对拟合数据进行仿真,得到三种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检测性能对比及定性分析,证明了小波分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钢-铅黏接结构件中黏接状态的无损检测难题,基于超声声线法仿真软件研究超声信号在钢层、黏接层、铅层的传播特性,对其传播路径及声压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黏接状态下的检测回波信号。结果表明:采用常规超声脉冲反射法对钢-铅黏接结构件进行检测时,黏接状态不同导致的回波信号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始波脉冲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场区多普勒信号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多普勒信号分离算法。该算法利用STFT时频分布,通过极值滤波法并结合EMD算法将回波信号分解成若干个窄带子信号,实现了对多普勒信号的分离和多普勒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实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够将频率成分相近的多普勒回波信号分解成若干个窄带的子信号,有助于实现对近场区多普勒信号的提取和识别。  相似文献   

6.
徐琰锋  潘谢帆  刘本奇 《兵工学报》2020,41(9):1880-1886
针对水下慢速目标回波信号往往被随机噪声、混响信号等湮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波 数(FK)谱分析的回波检测方法。FK谱分析相当于速度滤波器,回波中的混响信号与运动目标信号在FK域呈现不同形态。利用此特性,通过Radon变换提取接收信号经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后的FK谱线信息。构建低维数特征空间,采用支持向量机识别运动目标和混响信号。进一步根据运动目标信号的FK谱线斜率构建滤波器,进行信号滤波。该方法将目标分类前置,不需要预先对信号做波束形成,较传统方式更高效。采用海试数据验证算法,成功从强混响信号提取目标信号,并获得大约3 dB增 益。结果表明,回波检测方法能够提取受混响严重干扰的慢速运动目标信号。  相似文献   

7.
根据无线电引信回波多普勒信号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特点,对淹没在噪声中的无线电引信回波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提取在不同频带内信号能量作为特征,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目标进行检测.针对不同信噪比,对某典型无线电引信回波信号进行定量研究,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无线电引信目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线电引信回波多普勒信号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特点,对淹没在噪声中的无线电引信回波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提取低频段不同频带内信号能量作为特征,用Fisher判别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针对不同信噪比,对某典型无线电引信回波信号进行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多界面粘接的结构,由于结构复杂,界面层次多,界面回波信号不易分离给超声粘接检测造成很大的困难.文章针对这一情况,以多层钢/橡胶交替层叠而成的粘接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多界面粘接检测回波信号的分离,采用常数分离法和自适应分离法对回波信号进行界面回波分离,并确定出各界面回波信号位置和幅值.这两种分离方法都能有效地分离出界面回波信号,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金属-炸药粘接界面的结构完整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实现金属-炸药界面脱粘缺陷的高灵敏度检测,研究了基于多次超声脉冲反射的检测和成像方法,计算分析了铝、虫胶、黑索今(RDX)炸药3种介质的声阻抗以及粘接界面的超声反射特性,进一步针对不同胶层厚度和人工预制脱粘缺陷试件提取和分析了3次回波信号,讨论了不同胶层厚度对脉冲多次回波幅值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铝-胶界面、铝-水界面的反射波幅值差异明显,一次与多次回波均能有效区分有无胶层的区域,铝-胶界面引起的声衰减在多次回波中持续累加。随着胶层厚度增加,铝-胶和铝-水界面的声衰减特性差异在超声多次回波中体现的累加效应逐渐减弱。人工预制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多次超声脉冲反射法可以检出最小圆形Φ1.5 mm和矩形1 mm宽的脱粘缺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超声C扫描粘接检测时高分辨率探头检测易受噪声干扰、低分辨率探头检测精度不高的矛盾,提出了将两种不同分辨率探头检测图像融合的方法,讨论了利用二维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进行图像融合的步骤与算法,并将其用于实际检测的粘接图像的处理,实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完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粘接检测图像.  相似文献   

12.
现代引信又称为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 ,现代战争对引信的要求 ,迫使其采用各种新技术 ,以提高探测目标的精度和信号处理水平 ,而人工神经元网络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 ,其信息处理速度比传统的方法要快得多 ,并且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功能 ,以及鲁棒性和容错性 .因此 ,人工神经网络 (ANN)技术应用在引信信号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 (ANN)技术在引信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重点说明了 ANN在消除噪声和抗有源干扰方面应用的 ,指明了应用于引信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3.
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地面目标运动引起的地震动信号的特征信息,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将目标正确分类。首先根据地震动信号在频域和时频域的多种特征,应用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将地面车辆目标分为轮式车、轻型履带式车和重型履带式车。设计了一种以神经网络正确识别率作为基本概率赋值的方法,并应用D-S证据理论进行识别信息融合,训练样本和识别样本分别取自外场实验所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对识别信息融合,以较高的可信度得到与识别样本相一致的识别结果,这表明所设计的获取基本概率赋值的方法及信息融合算法是有效的,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多传感器或多信息源的探测识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陆昌根 《弹道学报》2000,12(1):6-10,19
利用流动稳定性理论中的一般共振三波的概念 ,提出了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域相干结构的理论模型 .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紧致有限差分和 Fourier谱展开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两个相邻相干结构的演化问题 .数值结果表明 ,两个相邻相干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 ,并且按单个相干结构的特性向下游演化  相似文献   

15.
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定握把部位的人-枪相互作用力,对研究手持式开口的射击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双环式握相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握把力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测量系统的静态标定方法,根据静标情况及传感器的安装状态,文中合理地修正了传感器垂直力及水平力的交互作用,依据频谱分析研究了信号滤波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6.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等离子喷涂Al2O3+13wt%TiO2陶瓷涂层体系中NiCrAl粘结层与基材金属的界面及其与陶瓷涂层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这两种界面的结构是相似的,界面有一定的厚度,但不均匀,并由非晶、微晶以及纳米晶等多种组织和多种相复合组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了柔性中的误差源及误差映射关系,融合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的优点,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模型,在某关键件柔性和工序质量保证系统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火炮子母弹抛撒段子弹运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火炮子母弹抛撒过程的特点,提出了抛撒段的概念,建立了母弹中各层串子弹的坐标变换关系,进行了受力分析,推导了抛撒段子弹运动微分方程,求解了子弹自由飞行的起始条件,为子弹刚体外弹道的分析计算和子弹引信受力环境的识别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遗传规划法确定最佳故障隔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庄  何新贵 《兵工学报》2000,21(4):343-345
本文以设备功能框图和信号流程为基础 ,得到设备的故障信息矩阵 ,然后使用遗传规划法得到设备的最佳故障隔离策略。该最佳故障隔离策略由具有一定测试次序的测试点组成 ,使用该最佳故障隔离策略能达到用最少的测试点和最短的时间隔离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非致冷红外测辐射热计探测器的温度分布进行计算,其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测辐射热计探测器热敏层表面的稳态和瞬态温度场进行仿真.主要通过对探测器敏感层温度场的计算,考虑探测器结构尺寸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起到优化设计的作用.仿真结果分析证明了热绝缘结构在探测器设计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同时说明本文所做工作是有意义的.经大量运算,与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