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199例青年型ICVD患者。以46岁以上患者为对照组,分析青年型ICVD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管影像学检查和预后特点。结果青年型ICVD患者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女性发病年龄早于男性。吸烟是青年型ICV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史的比例显著低于46岁以上患者;房颤、吸烟、酗酒、高甘油三脂和未发现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46岁以上患者。脑血管成像69.4%的患者存在血管狭窄。与46岁以上患者组比较,治疗后恶化和死亡的比例显著为低,而发生出血性梗死比例显著增高。结论男性更容易在青年期患ICVD,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在青年型ICVD的发病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青年型脑梗死更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短期预后优于46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Toast分型与危险因素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我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OAST病因分型标准确定本组患者的卒中亚型,并计算各个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构成比。结果本组患者TOAST亚型构成比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42.53%(37例),心源性栓塞型6.90%(6例),小动脉病变型34.48%(30例),其他病因明确的5.75%(5例),不明原因10.34%(9例)。该组患者危险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饮酒、糖尿病、脑血管病家族史。结论在我国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死占较大比例,其中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与饮酒为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收住院的1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与16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正常健康青年人比较,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卒中病人中,男性高于女性(1.26:1),有多种危险因素的49例(30%),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0.9%),吸烟、酗酒(22.4%)。高脂血症(15.8%)及其他(13.9%)。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应予以早期干预,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3.51:1)男性占77.8%,女性占22.19%。缺血性脑卒中占59.18%,多于出血性脑卒中的40.8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9.54%),其次是心源性脑血栓(12.04%)。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52.35%),其次是脑动静脉畸形(14.09%)。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7.17%)、高血脂症(32.05%)、酗酒(25.21%)、吸烟(22.74%)、家族史(14.52%)、糖尿病(6.85%)、心脏病(4.11%)。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酗酒、吸烟、家族史等密切相关,应予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控制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构成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我院收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与同期中青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中青年缺血组不明原因型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缺血组与中青年对照组相比,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心脏病、Hcy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缺血组与老年缺血组相比,糖尿病、心脏病、男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史、心脏病是诱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年型脑卒中的特点.方法 分析2009-06~2010-06在我院治疗的10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38.02岁,男性占70.87%.缺血性脑卒中62例(60.19%),有明确病因者53例(85.48%),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40例(64.5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TOAST标准对125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22.4%,心源性栓塞型为12.0%,小动脉闭塞型为17.6%,其它明确病因型为6.4%,病因不明型为32.3%;危险因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是饮酒为43.2%,高血压病为40.8%,吸烟为32.8%,血脂异常为28.8%,脑血管病家族史为25.6%,糖尿病为14.4%.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所占比例较高;饮酒、高血压病、吸烟、血脂异常、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01-2008-12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14例,年龄26~45岁,男76例,女38例,对已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降压降脂治疗是青年脑梗死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控制危险因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主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并以1:1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年龄≥6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全方位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自身以及家族患病史,对患者的主要生活习惯,可能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青年组患者中腔隙性梗死41例(65.1%),老年组30例(47.6%);青年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5:1,老年组为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中双侧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多支动脉斑块以及无超声异常等类型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冠心病史和既往心血管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腔隙性梗死最多,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早发家族性心血管病史、家族高血压史以及高血压和吸烟酗酒史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1例青年缺血卒中患者及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140例青年健康体检自然人群作为对照,进行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缺血组TOAST病因分型按比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40.8%、小动脉闭塞型(SAO)28.2%、不明原因型(UND)15.5%、其它原因型(OTH)9.9%、心源性栓塞型(CE)5.6%。与中老年缺血组比较,其UND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易患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与中老年缺血性组相比,青年缺血组中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以LAA型最常见;其发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0—2014-10収治的9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进行对照,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所占的比例最高,考虑动脉粥样硬化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2组经TOAST病因学分型后发现,病因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42.7%和47.0%),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分别为27.1%和33.0%),老年组心源性栓塞型高于青年组(分别为16.0%和6.2%),而青年组的其他病因型及不明原因型高于老年组(分别为17.7%、6.3%和2.0%、2.0%)。结论对于缺血性青年卒中患者,需完善各项检查,以便于寻找病因,排除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病因学及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18~45岁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中,缺血性卒中132例(73.3%),出血性卒中48例(26.7%);平均年龄(38.8±6.4)岁,男女比例13︰5。起病症状多为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头痛、呕吐;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6例,心源性栓塞17例,高血压17例,动脉瘤13例等,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治愈率高,病死率较低。结论青年脑卒中以30~45岁男性多见,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最多见,其次为心脏疾病、颅内动脉瘤,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TOAST标准对127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29.1%,心源性脑栓塞型为9.4%,小动脉闭塞型为17.3%,其他病因型为11.8%,病因不明型为32.3%;危险因素由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57.6%、高血压病43.1%、饮酒40.1%、吸烟35.4%、糖尿病17.2%、脑血管病家族史14.8%.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吸烟及饮酒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01—2014-01收治的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出血共779例,男性多于女性。病因从高到底依次为高血压、不明原因、血管畸形、妊娠/产褥期、瘤卒中、血液系统疾病、烟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饮酒、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吸烟、糖尿病和既往卒中史。18~31年龄组与32~45年龄组比,脑血管畸形发病比例明显增高(P0.05)。32~45年龄组与18~31年龄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年龄增长脑出血比例增加,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是主要病因,其次是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史、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可能与青年脑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2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血脂、血糖、颈部血管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男性等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常见病因(P<0.05),脑卒中后血脂达标检出率极低.结论 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和男性等因素是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主要病因,脑卒中后血脂达标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5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5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吸烟、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超重、脑卒中病史及家族史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脑卒中病史及家族史、心脏病与青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P0.05~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超重、脑卒中病史及家族史是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91,95%CI:4.779~22.594;OR=2.990,95%CI:1.420~6.295;OR=3.328,95%CI:1.447~9.080;OR=3.625,95%CI:1.421~7.791;均P0.01)。结论高血压病、肥胖、脑卒中病史及家族史是青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及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分析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脑卒中患者2632例,调查每例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45岁的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分析,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老年脑卒中(≥60岁)患者作为对照,关注性别及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肾脏病、及其他少见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006~2009年度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66.37岁,比2002~2005年度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69.52岁提前了2.15岁,(t=2.76,P〈0.01,统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45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比率越来越高,2006~2009年间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2002~2009年间青年脑卒中发病比率3.5%增加了1.3%个百分点,(u=2.65,P〈0.01,统计有显著性差异).青年脑卒中伴有高血压42.8%(48)、高血脂33.6%(38)、不良生活习惯28.3%(32)、糖尿病15.9%(18)、心脏病14.2(16/113)、肾脏病13.2%(15)、等是本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是本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偏头痛与青年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青年脑梗死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仔细调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偏头痛等危险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年人脑梗死组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合并房颤、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青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合并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病史、有先兆的偏头痛与青年女性脑梗死发病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34.997(95% CI 3.084~397.124)、17.552(95%CI 1.372~224.586).结论 偏头痛,尤其是有先兆的偏头痛是青年女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收集2004-01—2011-06我院住院的212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另抽取同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自然人群(18~45岁)212例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为本地区前3位危险因素,所占比例依次为61.79%、61.32%、47.64%,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饮酒(35.84%)、糖尿病(32.54%)、心脏病(25.94%)、高尿酸血症(16.04%)。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一级预防消除可控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11例15-4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发病时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年脑出血以31-4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0.3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35例、脑血管畸形29例、Moyamoya病8例、肾性高血压4例、妊娠高血压3例、原因不明32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是促发青年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