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腺腺肌上皮瘤细胞学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75岁。左乳房肿胀伴乳头溢液 3 0余年。查体 :左乳房可及一实性肿块 ,约 7cm× 8cm大小 ,肿块表面光滑 ,边界不清 ,与皮肤粘连 ,无压痛 ,局部无破溃 ,活动度尚好。乳头有溢液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左乳腺实性肿块 (考虑为癌 )。MRI示左侧乳腺肿瘤恶性可能性大。FNAC检查 :吸出物为丰富的血性颗粒 ,HE染色后光镜下涂片见大量成团腺上皮细胞 ,核大、异型性明显、核染色质深 ,细胞排列紊乱 ,失去极向。见大量成团肌上皮细胞 ,呈梭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 ,胞质界限不清 ,淡伊红色 ,核有异型 (图 1)…  相似文献   

2.
WHO(2003)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将乳腺肌上皮病变定义为完全或主要由肌上皮细胞构成的病变,包括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肌上皮增生症、腺肌上皮瘤和恶性肌上皮瘤。其中以腺肌上皮瘤相对多见,纯粹由肌上皮细胞组成的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m,MME)很罕见。本文报道1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乳房恶性肌上皮瘤1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18岁,左乳房轻微撞击伤4个月,隐痛伴肿胀1个月,经检查左乳房有波动感,在外院切开引流暗红色液体200ml,继而引流液200~300ml/日,伤口2周未愈合,于2002的6月14日在本院外科硬膜外麻醉下行扩创手术,术中见左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挖空性疏松病灶,其中清除出褐色碎组织送冰冻切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86岁,“扪及右侧腋窝无痛性包块1+年”。查体: 右侧腋窝可扪及一大小约50x40x40mm的肿块,质地较硬,有轻压痛,可推动,活动度好,边界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肤表面无红肿、无发热、破溃,胸壁未扪及包块,未见橘皮样改变、酒凹征。超声检查:右侧腋窝查见大小约44x35x37mm的低回声团(图1A),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内及周边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图1B),探及动脉频谱,造影增强特征为不均匀高增强,增强后范围约49x38mm(图1C),弹性成像Vs=9.96m/s。X光双侧乳腺正斜位摄影:双乳对称,右侧腋下查见大小约38x29mm的高密度肿块,边界欠清楚。遂行腋窝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穿刺组织中可见少许正常乳腺导管,倾向为异位乳腺组织来源,结合免疫组化ER(中-强+)、PR(-)、Her-2(0)、Ki67(+),考虑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诊断:男性右侧腋窝副乳浸润性小叶癌。讨论:副乳癌( accessary breast cancer , ABC )非常罕见,常见于女性,男性更为罕见,通常位于腋窝[1]。复习文献,该例男性患者86岁,高龄患者是既往未见报道的。副乳癌的诊断需经病理证实是位于乳腺导管或者乳腺小叶中,且需先排除是原发乳腺癌的转移。腋窝发现肿块,首先鉴别是否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一般而言通过相关辅助检查(超声、CT、MRI等)可发现肿瘤的原发部位,同时对其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初步推断其原发灶来源[2]。其次,由于腋窝区域汗腺丰富,副乳癌应与大汗腺癌鉴别,超声可见大汗腺癌内部呈双线样管道回声[3],ER、PR阴性及雄激素受体阳性也可进一步鉴别ABC与大汗腺癌。副乳癌与乳腺癌声像图相似,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楚的低回声肿块,有蟹足样改变,内部可有沙砾样钙化,血供较为丰富。超声是诊断副乳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晰的显示副乳癌的回声、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综上所述,超声科医师应提高对男性副乳癌的认识,尽量避免漏诊及误诊,当腋窝出现较大的皮下肿物时,需要警惕副乳腺癌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要红伟  陈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6):412-412,416
患者女性,40岁。体检发现右乳腺肿物2个月。查体:右乳房扪及一肿物,质中,界清,肿块直径2cm,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乳腺腺肌上皮瘤(AME)是一种双相性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2种细胞共同增生所组成.1970年首先由Hamperl[1]报道.大多数为良性,但局部切除后有复发倾向;少数为恶性,可发生转移.由于该瘤较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8岁。发现右上胸壁有一黄豆大小硬结5年。近1年增大较快,无痛。查体:右上胸壁近锁骨下距右乳上缘8cm处扪及-2cm大小肿物,不规则,与周围界限较清楚,质中度硬。肿物表面皮肤隆起,无破溃。行肿物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31岁 ,已婚。 1 4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侧大阴唇疼痛 ,发现有一米粒大小硬结 ,近 2个月肿物增大 ,约 3 0cm× 2 0cm× 2 0cm大小 ,疼痛加剧 ,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 ,肿块稍缩小 ,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查体 :右侧大阴唇深部可触及 4cm× 3cm× 3cm囊性肿物 ,边界尚清 ,触痛明显。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阴道壁近处女膜处 ,4cm× 3cm× 2cm大小 ,包膜完整 ,将肿物完整剥离。病理检查 巨检 :肿物 3cm× 2 5cm× 2cm大小 ,包膜完整 ,呈分叶状 ,切面灰白、灰黄色 ,呈胶冻状半透明 ,质地中等。镜检 :肿…  相似文献   

9.
男性副乳腺癌临床罕见,大多位于腋下,多以界限不清的肿块为首发表现;病理类型同男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预后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男性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以探讨男性副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特征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副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乳腺发育畸形,但副乳癌在临床上极少见。由于副乳在日常检查中易被忽略,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肿瘤的发病率又较低,故副乳癌早期诊断较困难,常造成临床误诊、误治,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副乳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左侧腋窝下包块20年,疼痛1月"入院。病程中,患者左腋下包块无明显增大,无疼痛,月经期无异常不适,近一月来自觉局部刺痛渐加重,曾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肌上皮瘤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2003年我院诊断及会诊涎腺肿瘤共1200例.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厚4μm,HE染色,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读片,参照1997年涎腺肿瘤的分类诊断标准,最后确诊肌上皮瘤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男性副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低,因为其发病的位置比较隐蔽以及患者的意识不足,常常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诊。男性副乳腺癌好发部位集中在腋下、腹股沟区域,这和胚胎时期乳腺发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标准以及预后情况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临床诊疗具体参照女性乳腺癌的标准来实施,而且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显得参差不齐。鉴于男性副乳腺癌的低发病率、缺乏大量的临床研究以及统一的治疗标准,故笔者报道1例63岁男性副乳腺癌病例(经穿刺腋窝肿块后病理学诊断为副乳腺癌,后行手术治疗)的整体治疗情况,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 ,41岁。因左阴囊肿物 1年余 ,近日渐增大就诊。查体 :双侧睾丸无肿大 ,精索静脉无曲张 ,左阴囊内有一8cm× 6cm× 6cm大小的肿物 ,界限清楚 ,固定。手术见左阴囊内一囊性肿物 8cm× 6cm× 6cm ,表面凹凸不平 ,分叶状 ,固定于耻骨联合侧筋膜上 ,手术切除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送检肿物呈多结节状 ,包膜不明显 ,切面灰白 ,质中 ,中央见坏死。镜检 :肿瘤以黏液样基质为背景 ,其间呈巢状、小梁状、网状排列或单个散在的上皮细胞漂浮 ,瘤细胞多呈卵圆形、短梭形或星芒状 ,核卵圆形 ,深染 ,胞浆空泡状 ,未见核分裂 ,肿瘤表…  相似文献   

14.
15.
16.
腋窝副乳腺癌临床上非常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副乳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女性副乳的发生率为1%~6%,男性偶尔也可出现.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年共诊治副乳38例,均为门诊病人,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60例副乳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副乳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对60例副乳的临床与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副乳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以双侧腋窝最多见。其部位浅表,境界不清,回声较正常乳腺组织低,乳腺小叶结构声像不完整。CDFI:少数病例实质内有点状静脉血流分布(3/60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副乳及副乳并发其他病变最实用的诊断手段。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肌上皮瘤比较少见 ,其发病率不足涎腺肿瘤的 1%。现将我们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 ,5 6岁。因左耳前肿胀 1年余 ,在当地医院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敷药均不见效 ,于 2 0 0 0年 3月 5日来我科就诊。临床检查 :患者一般情况尚好 ,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口腔科检查 :左腮腺区明显隆起 ,表面皮肤正常 ,可扪到腮腺后下方有一蚕豆大小肿物 ,质地中等硬度 ,边界较清楚 ,压痛不明显。超声检查 :腮腺组织为细而均匀的中等回声 ,其浅面为中等回声的皮下脂肪 ,腮腺中部后方有一 1.3cm× 1.2cm大小低回声团 ,边界清楚整齐。超声提示 :腮腺内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间、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等方法对1例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瘤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的多样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ytokeratin、S-100蛋白、Vimentin、MSA(muscle-special actin)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电镜下显示瘤细胞胞浆内大量的肌微丝或微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