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PC——1500计算机确定台网内地震时空参数,不仅操作灵活,易于掌握,而且速度较快,定位精度较高。对于台网内的地震,只要输入四个台以上的P到时,即可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仅就计算机确定地震时空参数的原理作一些探讨,并将为临汾遥测台网编制的程序作一介绍。所用语言为BASIC语言。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测定地震时空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使用计算机测定地震时空参数的方法已有好几种,但都要求给定震中的初始值,或粗略的发震时间。因此在国内一般只应用于修订地震目录,试图将其运用于地震速报,尤其是全国基准台网的大震速报,存在不少困难。鉴于计算机定位均可归结为对所取的一组台站的到时残差平方和(Q)的求解,所以本文试图从只给初至到时的条件出发,对Q值函数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Q最小值的定位方法——局部扫描定位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地震危险性概率法,讨论了其中各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具体确定方式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期发展的震源反演方法并没有充分利用区域地震图的宽频带性质,原因是用平行层模型计算的格林函数和真实地壳的复杂传播现象不同。这种反演通常去掉了短周期成分,并且只反演记录中选定的部分。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一种估算震源参数的方法,它可以较好地应用整个宽频带记录,而且只采用目前仅有的不完善的格林函数即可。这个方法通过分别拟合格林函数的各个部分来使得记录图与合成图主要的地壳到达波到时差别不大。确定震源参数的原  相似文献   

5.
用临界地震概念确定未来地震临界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临界点要领和对Bowman临界地震的思想的扩展,提出了一种临界圆方法来确定临界区域。模拟检验表明,此方法在确定假定临界区域时是有效的。我们选择了新西兰和中国的几个实例,运用此方法在强震发生前寻找临界区域位置。结果表明,在确定临界区域时该方法是可信的,主震震中位置将落在临界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发布距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地震资料(尤其是青藏地震区地震资料)发生了较大变化,及时开展相关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对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补充了600余条地震目录,其中8.0~8.9级地震7次,7.0~7.9级地震35次,并分析了地震资料的完整性: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的原因,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遗漏较严重,7级地震直至1897年才基本完整,6级地震直至1950年才基本完整,5级地震直至1980年才基本完整;本文根据8级以上地震密集活动时段划分了地震活动周期,公元1803年以来可以划分出2个活动周期,并对未来地震活动进行了预测;采用多种方案拟合了喜马拉雅地震带的b值和4级以上地震年发生率:b=0.90,v4=162,并与前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简单对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编制第三代地震区划图的思路,根据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性的特点,考虑地震活动在空间上不均匀性和时间上的非平稳性,提出了确定辽宁地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给出了辽宁各潜在震源区的有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起算震级Mo、震级上限Mu、b值、年发生率v、空间分布函数f_(?)、断层长轴方向及震源深度等。使用这些参数就可以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和地震危险区划。  相似文献   

8.
用空间光滑方法评估弱地震活动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长江中游地震带为研究区域,该区地震活动比较弱,发震构造不清晰,但人口、经济分布集中,中小地震往往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自有记载以来,共记录到122次Ms≥4.7级的地震,最大的地震为1631年常德63/4级地震,在这样的区域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依据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进行潜源划分的方法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其危险性,本文试图先在研究区内划分活动水平相当的等b值区域,然后利用空间光滑法计算各区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分布。结果显示,各分区内年平均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年发生率分布图与现代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为潜源区划分提供了一种量化的空间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用体波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渤海地震(1969.7.18. M=7.4)和云南永善地震(1974.5.11. M=7.1)的震源参数.针对震中距为30至90的远震 P+pP+sP 波,采用 WKBJ 近似和实路径积分,做出了20个 WWSSN 台站的渤海地震和7个WWSSN 台站的永善地震的全波理论合成地震图.与实际记录到的长周期垂直分量地震图进行比较,以试错法确定两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如下:渤海地震:h=25km,=205,=85,=-145,M0=2.41019Nm,R=25,L=36km,vR=6km/s;永善地震由两个同时发生的 h=15km 的子破裂组成,其一为=45,=65,=0,M0=1.91019Nm,R=225,L=10km,vR=1km/s;其二为=200,=75,=170,M0=1.31019Nm,R=30,L=23km,vR=2km/s.这里 h 为震源深度,为走向,为倾角,为滑动角,M0 为总地震矩,R 为断裂扩展方向,L 为断层长度,vR 为破裂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0.
河源新丰江是小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新丰江遥测台网人员每天要用作图法求解震源位置,工作繁重,精度又提不高。根据他们的要求和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套供PC—1500计算机测定震源空间参数用的BASIC语言程序。使用结果表明,用计算机求解震源参数,具有迅速、可靠、精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种修定震源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空间域中的一种定位方法。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发震时刻分离求解;2.震中位置的确定是采用Romney提出的曾融生改进的台偶到时差来建立最小平方条件方程,几乎不受结构的影响;3.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的确定是采用慢度定深度、到时曲线时间截距定发震时刻的方法来实现的。本文用四川境内的5个工业爆破资料,作了方法试验并修定了近年发生的50个天然地震。修定后的震中位置更加靠近断裂带,走时残差减小了,震源深度呈现出沿龙门山断裂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加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赵珠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报》1987,30(04):379-388
本文描述了空间域中的一种定位方法。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发震时刻分离求解;2.震中位置的确定是采用Romney提出的曾融生改进的台偶到时差来建立最小平方条件方程,几乎不受结构的影响;3.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的确定是采用慢度定深度、到时曲线时间截距定发震时刻的方法来实现的。本文用四川境内的5个工业爆破资料,作了方法试验并修定了近年发生的50个天然地震。修定后的震中位置更加靠近断裂带,走时残差减小了,震源深度呈现出沿龙门山断裂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加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谱勒效应,利用拐角频率的方位变化,用最小二乘法反演了抚松ML5.0级地震的破裂参数。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断层破裂方向为226°,与震源机制解WS向节面、余震分布和震中附近的断层走向基本一致。地震马赫数为0.62,破裂长度为2.82km,破裂自北东向西南方向传播。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记忆梯度法,本文设计了测定近震时空参数的计算机程序。仅需三个台站的记录资料即可利用本程序进行测定,记录中的主要震相((?)、(?)、P_n、S_n)均可参与测定运算。本程序对台网内外近震的参数测定均适用,对远离台网的地震,其测定结果的精度不低于交切法。  相似文献   

15.
用相对定位法精细测定张北地震序列的时空参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景春  胡斌 《华北地震科学》1999,17(1):42-46,53
使用笔者改进了的相对地震定位方法对1998年1月10日至5月31日的张北地震序列中ML3.0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重新测定,由于相对定位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地震定位的影响,从而取得了较常规定位方法更精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顒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04):246-255
本文提出了利用等震线测定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和破裂长度等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了35个地震(1830年—1973年)的参数,其结果与用微观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 关于破裂方式对等震线的影响问题,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计算机方法和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立新  李闽峰 《地震》1995,(3):228-233
文中介绍一种在微机上实现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应用软件:DISEV,DISEV由地震输入系统,图形显示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和数据输出系统等4部分组成,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用C语言设计完成,DISEV操作简单,快速,对震后快速反应工作以及救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测定浅震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顒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4):246-255
本文提出了利用等震线测定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和破裂长度等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了35个地震(1830年-1973年)的参数,其结果与用微观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 关于破裂方式对等震线的影响问题,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er program for generating two-dimensional fields of autocorrelated parameters. The program is written for parameters which are log-normally distributed such a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quifers. A specific form for the autocorrelation structure is included. Generating a parameter fiel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stochastic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via the Monte-Carlo technique. The program is written in FORTRAN for both the IBM PC and the VAX 11/780 and runs interactively to allow easy use. The program listing as run on the IBM PC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直立的、无限长的二维走滑断层上的地震不稳定性的滑动弱化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断层参数对失稳的影响,从理论上探索当断层强、弱区均有弱化现象时,断层破裂的前兆信息,进而分析摩擦应力弱化规律与地震预报的关系,讨论失稳前后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