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红外、紫外检测原理的分析,利用红外热像及紫外成像综合检测发现了某变电站设备绝缘子积污缺陷,并停电进行了缺陷处理。  相似文献   

2.
肖慧慧  邓阳 《电工技术》2019,(19):76-7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红外检测技术能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在线检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预测设备故障。介绍了一起由红外精确测温发现的变电站电缆缺陷,通过停电检查后确定了电缆缺陷所在,对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问题进行了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变电站设备检修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微通道流道板复杂结构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流道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流道板CV孔和膨胀阀孔中常见的凹坑缺陷和破损缺陷,首先通过霍夫圆检测提取ROI区域剔除背景区域干扰,利用高斯滤波对ROI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并使用二值化和形态学腐蚀运算对干扰噪点进行过滤从而凸显缺陷特征,之后使用Two-Pass算法和种子填充法计算连通域实现凹坑缺陷的检测;使用圆查找找到孔端面内外圆进行圆环展开并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查找缺陷轮廓,筛选轮廓面积实现破损缺陷的检测。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相较于传统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在流道板缺陷样本的检测中有更高的检出率。本文方法经验证,对流道板表面缺陷检出率稳定在92%以上,且算法处理速度快、鲁棒性强,实现了快速、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检测,满足了工业自动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风电机组塔筒行业对焊缝外观质量缺陷检测高效性、精确性的需求,采用3D机器视觉技术研制了基于风电塔筒焊缝外观质量缺陷检测系统。首先,通过点云滤波、点云分割、点云精简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确保后期缺陷评判的准确性;其次,对三维数据进行轮廓切片化处理以及断点拟合处理,得到轮廓特性;再次,采用递归粗提取改进算法提取特征点,进行缺陷评判,获得焊缝外观缺陷检测结果;最后,根据系统焊缝缺陷评判流程及标准,选取典型的焊缝样板进行焊缝宽度、焊缝错边以及焊缝直线度测试,焊缝检测精度可达0.001 mm,速度为当前人工检测速度的3倍,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具备高准确性、高速度和高精度特性,能代替人工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缺陷的有效方法,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介绍了GIS设备内部常见缺陷、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原理,通过一起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750 kV GIS设备上的应用,成功发现了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最终找到了缺陷原因并进行了现场处理。通过介绍表明,对GIS设备进行带电检测,能够在缺陷初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开展设备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压电器》2013,(7):100-103
输变电设备的带电检测技术作为状态检修工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经纳入到国网公司的常规检测体系中来,是对电力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有效技术手段。笔者介绍了GIS设备内部常见缺陷、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现场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一起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GIS设备上的典型应用,成功发现了设备内部存在的绝缘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最终找到了缺陷原因并进行了现场处理。通过介绍表明,对GIS设备进行带电检测,能够在缺陷早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现象,并根据检测结果有效地指导设备的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CCD技术的塑料薄膜缺陷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恒迎 《绝缘材料》2008,41(3):60-63
采用测量中广泛使用的光电转换器件线阵电荷耦合(CCD)技术,完成了塑料薄膜缺陷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基于DSO的塑料薄膜缺陷检测系统在平行光的照射下,通过线阵CCD控制电路获得塑料薄膜缺陷信号,使用虚拟示波器DSO-2902对一维缺陷信号进行采集、传输,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精确地检测出薄膜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包玉树  黄亚龙  许蔺  孙雄  胡永建  李炯 《变压器》2021,58(7):75-78,82
介绍了一起220kV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及诊断案例.根据运行期间油色谱检测数据,判定变压器内部存在低能放电缺陷.采用多种带电检测技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变压器内部存在悬浮放电缺陷的原因.通过对缺陷处理后的变压器进行跟踪复测,验证了带电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奇  吴松锜  李舟  肖卓宇  周兴华  陈当 《湖南电力》2020,40(3):31-33,37
本文对一例SF_6电流互感器典型漏气缺陷进行跟踪和定位,通过充气阀门金属检测和腐蚀成分检测,查明了漏气缺陷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处理建议,对户外充气类设备漏气缺陷诊断和充气阀门材质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板中传播的兰姆波具有频散及多模态等特点,使对缺陷检测回波信号的分析及识别异常困难。时频分析是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之一,可揭示信号的时变谱特征。文章搭建了垂直耦合方式下单层铝板缺陷检测实验平台,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对铝板缺陷兰姆波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了其频散特性;通过在时频平面中提取和分析与激励频率对应的频率分量,对在时域中混叠的兰姆波检测信号进行了模式识别。结果表明,STFT对金属板缺陷兰姆波检测信号的时频分析效果较好,通过提取时频平面中特定频率分量的方法,可对时域中混叠的缺陷兰姆波检测信号进行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1.
将GIS内局部放电信号经过去噪处理、特征提取后得到的局部放电图谱进行特征信号识别,初步得出GIS缺陷类型、位置等有效信息,再利用X射线透照缺陷对应位置从而对缺陷的类型、位置进一步识别。该技术融合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局部放电图谱识别和基于匹配的X射线图像缺陷位置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GIS缺陷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经济、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骏 《广东电力》2014,(9):20-23
为解决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焊缝缺陷,在分析了焊缝缺陷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补焊工艺控制措施,并对切割焊缝前的加固、缺陷修复后的热处理、缺陷车除模式、小管切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补焊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修复完成的焊缝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未发现超标缺陷,表面硬度测量也均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人工处理分析无人机巡检图像效率低、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识别的绝缘子缺失识别方法。首先,对无人机拍摄的图像样本进行了处理,扩充样本集。其次,搭建了绝缘子的检测模型,完成各层网络结构的选择和设计,使用CNN算法实现对绝缘子缺失的检测。随后,构建了绝缘子检测网络,并对各层检测网络参数进行配置。选择实际拍摄的图像作为训练样本进行网络训练。检测结果证实几个指标均在0.95以上,说明算法可准确识别出绝缘子。最后,利用CNN算法对航拍绝缘子进行缺陷检测。绝缘片缺失缺陷的正确识别率为86%。算法可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显示绝缘子有无缺失缺陷。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通道,通过杆塔架设于野外开阔地区,极易遭受雷害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作为线路杆塔的防雷手段,接地材料常年埋于地下,难以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为此,在传统探地雷达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脉冲探地雷达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成像处理的线路杆塔接地体缺陷检测技术,通过Stolt偏移法对雷达探测回波进行成像,并结合图像二值化、膨胀腐蚀算法对雷达偏移图像进行处理,利用Canny算子开展杆塔接地体缺陷的识别、诊断工作。仿真与沙池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地体缺陷检测技术能在不开挖不停电情况下准确对接地体是否存在断裂、破损缺陷进行识别诊断,有助于实际线路防雷检测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起由于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引起的GIS内部发热并伴随局部放电的缺陷,运用超声波及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红外测温、SF_6组分检测等技术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了造成缺陷的原因,对类似缺陷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凯旋  宋狄 《电工技术》2023,(20):126-129
准确检测绝缘子热缺陷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解决绝缘子定位困难、热缺陷检测不准确等问题, 提出了基于温度色彩模型映射的绝缘子热缺陷识别与检测算法.基于形态学处理和连通区域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减少 无关信息并准确定位绝缘子轮廓;通过分析温度图谱和热缺陷温度特点,建立温度色彩模型,结合色彩映射实现绝缘 子温度识别和状态判断;最后,设计了绝缘子热缺陷检测系统,实现热缺陷检测的可视化,并提高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起GIS超声波检测信号异常案例,通过超声波检测、特高频检测、SF_6气体成分分析等手段,综合分析GIS缺陷类型及缺陷发生原因。采用超声波幅值定位法,根据GIS内部结构对GIS异常缺陷位置进行定位分析,并结合缺陷实际情况,给出后续检测及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特高频、超声波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3种常用电力电缆检测方法对一起11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电缆终端缺陷进行分析,综合高频局部放电定相法和特高频时差定位法进行诊断与分析,并通过停电检修验证了缺陷分析结论。对今后处理类似缺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红外成像检漏技术对10座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GIS设备进行大范围SF6泄漏检测,发现泄漏缺陷52处。经分析不同位置存在相应的泄漏特点,家族性缺陷效应明显。并针对不同泄漏位置的缺陷类型,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采用密封胶进行带电密封处理,可有效处理SF_6压力表连接阀、管道等位置的泄漏缺陷,提高了带电检测与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电网支柱瓷绝缘子断裂事故的发生,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对支柱瓷绝缘子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闪光灯对被检测绝缘子施加高能光脉冲,通过处理和分析红外热像仪采集到的红外热图序列识别绝缘子的缺陷。通过对支柱瓷绝缘子表面不同尺寸的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实验,运用红外热图和温差-时间对数曲线两种方式识别缺陷,缺陷识别精度达到0.4mm,表明了脉冲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对于支柱瓷绝缘子缺陷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形象直观,可实现远距离检测。最后利用温度-时间对数曲线的二阶微分峰值时间对缺陷深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应用于支柱瓷绝缘子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