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建模与有序充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及优化模型,对2种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即充换电模式和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模式的结构、运营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满足用户换电需求的约束下,基于分时电价机制,提出考虑2种换电方式的以总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第1阶段优化模型。第2阶段优化以第1阶段求取的最小充电费用为总充电费用的上限,以日负荷曲线波动最小为目标。以中国2020年充电负荷为例进行计算,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采用不同的换电方式,并将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的充电负荷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换电模式下无序充电情景峰荷较充电模式时增加较小,有序充电情景电网峰荷将不会增加,所提出的换电模式下有序充电模型能够有效减少充电费用及日负荷曲线波动。  相似文献   

2.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探讨了汽车和电动汽车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现场通讯的相关问题。以蓄电池能源系统为应用背景,研究和设计出采用双CAN总线作为内外通讯方式及其有多模块分布式结构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若干模块,分别实现各自独立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测量多路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电量估算和通讯管理以及大液晶屏的显示。为满足系统发展所需要的高性能、安全性和可扩展的要求,提出双CAN总线通讯、分布处理的管理系统结构思想。重点介绍了CAN总线设计、电路和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系统由同步电机单一供电向同步电机、新能源发电机联合供电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分布式电池储能(BESS)参与电网二次调频成为提高区域电网调频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现阶段二次调频控制策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该文基于分布式控制原理,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BESS参与的二次调频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精确控制BESS调频出力并保证其运行的可持续性。同时,分布式控制策略使调度中心在面对多个分布式BESS时,能够确保二次调频控制的响应速度,在工程实践方面具有可行性。最后,利用Matlab对区域电网调频动态模型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BESS和传统机组的调频特征,确定各自的动作时机和动作深度,提高区域电网调频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永  张兴 《电源技术》2012,36(4):601-605
风、光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出现间隙性和随机性等使得发电的不稳定缺点正成为阻碍其深度发展的重要障碍。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介绍了应用于储能系统的主要化学储能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电池的技术发展、组成结构和储能原理,详细对比了各种电池的性能及特点,特别对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功率等级进行介绍,这是储能系统电池元件选择的关键,最后对储能电池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扣式电池的一般性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有关扣式电池充电和使用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池管理系统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分布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一种多模块控制的集成系统,各个控制模块之间CAN总线通信存在复杂性和迟滞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CANoe/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其中,在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环境下建立了信号采集、SOC估算和故障诊断的多模块通信模型,同时在CANoe总线仿真平台建立了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CAN网络架构,验证了多模块之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CANoe/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对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策略开发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7.
8.
阐述了电力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化的集成技术和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力电池储能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需求、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促进大容量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宁 《电池工业》2003,8(4):159-160
采用自制的装置,测定出几种型号MH-Ni电池的比热;根据热量公式,可大致估算出MH-Ni电池充电后温度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充电器的设计、充电制度的制订、电池包装材料的选择及热敏电阻采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储能电池成为了科研界与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在电池的循环使用过程中,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安全、快速、有效的充电方式。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非线性效应的电池电化学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充电电流倍率、脉冲频率及脉冲占空比下的电压和容量响应,探究其在脉冲充电模式下的电路状态变化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倍率的充电电流下,脉冲工作模式可以使得电池的可用容量提升5%及以上,该结果为脉冲充电工作模式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电池及其充电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各种充电方法,指出了大电流充电存在着多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布式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广泛应用,一致性算法作为分布式控制方式重要分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一致性控制方式可能会受到恶意攻击而导致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缺失,控制目标量无法按照一致性规则完成迭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增量成本一致的安全一致性控制策略,可以判别并抵御受到恶意攻击的节点,对正常节点加以控制使其完成迭代过程的一致性算法,并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刘小虹 《电池》2011,41(4):199-201
研制了快速充电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对电极材料、电解液体系、电极体系的设计等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电池的快速充电、高倍率放电、快速充电高倍率放电循环和安全性能.电池的4.00C和6.00 C充电容量分别为1.00C时的93.6%和92.1%;4.00 C、10.00 C、15.00 C和20.00 C放电容量均为1.00C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学电池储能的容量、电压要求不断提高,电池串数不断增加,电池一致性问题尤为突出。该文针对分布式电池均衡系统,根据其可靠性高、冗余性好等优点,将下垂控制作为均衡变换器的一次控制,但其存在输出电压偏差和电流分配精度之间的矛盾问题,故又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作为均衡变换器的二次控制。每个电池模组仅通过稀疏通信网络与其邻居交互信息,通过电压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估计全局模组电压并有效消除噪声、协调分配各模组均衡电流指令,从而优化传统下垂控制的局限性。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与实验分析,验证所提的协同控制策略在电池均衡应用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了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分别从电网负荷、电网损耗和电压偏移三方面着手分析,全面分析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给配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今后电网安全运行采取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众用电》2011,(7):51-51
问:手机备用电池长期搁置不用后充不上电,怎么办? 答:手机备用电池经长期搁置。因自放电使残存电压变得过低,用专用手机充电器可能会因充电电流过大,而使充电器进入保护状态,就会出现充不上电的现象。此时可采用“万能”手机充电器或可调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对其充电“激活”。因“万能”手机充电器设置的保护电流较大。而可调直流稳压电...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光伏电池(photovoltaic cell,PV)和燃料电池(fuel cell,FC)对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构建了PV和FC发电系统并研究了各功能模块的模型和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分析PV和FC的稳态特性和并网控制外特性,提出了PV和FC发电系统恒功率控制的电压源等效描述模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恒功率控制的电压源能等效描述PV和FC发电系统的拟负荷外特性。基于此,提出了感应电动机并联静态负荷和直流分布式电源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微电子设备的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成长。经过分立半导体时代之后,现在使用集成电路就可以生产越来越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先进发达的国家,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便携式收音机,而每3个人就拥有一部流动电话。许多人都有遥控的汽车锁,更不要说摄录机、音频设备等遥控装置了。所有这些装置都需要电池,电池也变得越来越小,例如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N总线的电动客车用分布式电池管理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SP、CPLD和CAN总线等先进技术研究了一种分布式的电池管理模块,具有安全管理、能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主要的电池管理功能.详细介绍了使用这种模块的电池包的分布式结构特点,电池管理模块的CAN总线接口,硬件和软件功能设计,以及这种模块在天津公交600路电动客车上的使用情况.模块的体积小、可靠性高,可灵活布置在电池包内,模块的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和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徐帅 《现代电力》2018,35(3):32-38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技术能够妥善解决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系统接入以后的系统稳定问题,是国际配用电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为了分析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特性,首先分析总结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机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在PSCAD中分别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构建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进而获得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态特性和故障特性,为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