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血清CA125 检测联合PET/CT 显像在诊断早期卵巢癌中的应用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
讨。方法: 取卵巢病变病人11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清CA125 检测联合全身18F-FDG PET/CT 显像。
结果: 在本组病人中,70 例为卵巢癌,剩余40 例属良性病变。在血清CA125 指数水平方面,卵巢良性病变病人
与卵巢癌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 而卵巢良性病变病人与卵巢癌病人在SUV 最大值( SUVmax
) 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P <0. 05) ; 在早期诊断卵巢癌过程中,18F - FDG PET/CT 显像灵敏度为95. 1%,特异性
为79. 09%,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 5% 和93. 1%,准确性为80. 9%; 在卵巢癌早期诊断效能方面,18FFDG
PETCT 显像在上述指标方面均高于血清CA125 检测,但18F-FDG PET/CT 显像与CA125 检测联合可有效提
高前者诊断准确性( 88. 3%) 以及特异性( 91. 0%) 。结论: 在早期诊断卵巢癌过程中,18F-FDG PET/CT 显像具
有相对特异性以及高灵敏度,联合18F-FDG PET/CT 显像与血清CA125 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卵巢癌准确性与特
异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T-CT 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me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从2009-04 ~ 2012-09 45 例行IMRT 的NSCLC 病
人,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将所有病例分为4 组: 12 例中心型无肺不张,12 例中心型伴有肺不张,10 例周围型无胸膜
凹陷,11 例周围型伴有胸膜凹陷。所有病人均进行CT 和PET-CT 检查。通过靶区定义系统比较CT 和PET-CT
勾画的大体肿瘤靶区,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比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所有病例中GTVCT 和GTVPET-CT
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心型肺癌伴有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伴有胸膜凹陷的病人GTV( gross target vdumes;
GTV) CT 均明显大于GTV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中心型肺癌无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无胸膜凹陷
的病人GTVCT 与GTVPET-CT 差异变化不显著( P>0. 05) 。PlanCT 和PlanPET-CT 计划参数比较在肺V 20、V 30,食管
V 50 和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而肺V 5、V 10、平均剂量,心脏V 30 和脊髓最大
剂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PET-CT 可以提高NSCLC 病人有肺不张和胸膜凹陷的靶区界定
精确性,并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体现64 层螺旋CT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E64 层螺
旋CT 机行颈部平扫增强检查,打扫层面从主动脉弓到下颌角。结果: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扫描结果之间的差别
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SCT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3D-MERGE 序列对肩袖及其周围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
析20 例肩关节活动受限,临床症状疑诊肩袖损伤的病人,行常规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和3D-MERGE 序列扫描,对
比观察各条肌腱、韧带,探讨这个新序列诊断肩袖损伤的价值。结果: 3D-MERGE 序列能沿任意方位重建肩关
节各个位置,清晰显示各条肌腱、韧带及软骨,较常规序列更有优势。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病人容易耐受。
论:
3D-MERGE 序列能较准确的对肩袖及周围韧带的损伤做出诊断,更好的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NHL) 化疗效果及
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01~ 2016-01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HL
病人108 例,化疗中期( 3~ 4 个疗程后) 行18F-FDG PET/CT 显像,并随访6 ~ 60mo,分析PET 和同机CT 的结果,
对病灶行临床综合评估,应用无进展生存(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期及总体生存( Overall survival,OS) 期作
为随访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病人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结果: 中期疗效
评价中,与临床综合评估结果比较,阳性58 例,阴性50 例。18F-FDG PET 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8%
( 48 /58) 、78.0%( 39 /50) 及80.6%( 87 /108) ,而CT 检查分别为53.4%( 31 /58) 、64%( 32 /50) 及58.3%( 63 /108) ,18
F-FDG PET 对NHL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T 阳性
者及阴性者的中位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期分别35mo 和45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1.71,P= 0.00) 。
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泌尿系统腺性炎症的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关联,旨在提高对本病CT 表现的认
识,减少误诊率及不必要的手术计划。方法: 通过PACS 系统获取临床诊断腺性膀胱炎与腺性输尿管炎的病例
进行汇总、分析与评价,对CT 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并探讨其特异性征象。结果: 泌尿系统腺性炎症具有较为特
异的影像学表现,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CT 表现: 病变腔壁呈线样强化,总体强化幅度不高。腺性
膀胱炎腔壁内壁平扫与增强CT 表现同前者,部分病例内壁可见囊状结构。腺性输尿管炎可表现为管腔内索状
低密度重影缺损。结论: 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耳鸣病人相关脑区18F-FDG PET/CT 代谢变化的研究,确定主观性耳鸣与神经中枢的
对应关系。方法: 采用SPM( Statistical parameters mapping) 统计软件及感兴趣区( ROI) 技术对34 例耳鸣病人及
40 例健康对照组18F-FDG PET/CT 脑显像进行分析。结果: 34 例耳鸣病人中,目测法共有52 个脑区葡萄糖代谢
增高; SPM 分析主要位于颞上回( BA22) 和颞中回( BA21) ,涉及的脑区还有上前扣带皮层( BA32) ,海马旁皮层
( BA36) ,梭状回( BA37) ,缘上回( BA40) 等共83 个脑区,检出病灶多于目测法。结论: 主观性耳鸣病人相关脑区
的改变不仅局限于听中枢,与边缘系统及额叶联合区、主次级听觉皮层有一定关系; 且与耳鸣侧别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MP-9 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COPD 人群的易感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蒙古族186 例COPD 病人和219 例健康对照组的MMP-9 基因
1562( C/T) 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等。结果: MMP-91562( C/T) 的基因
型CC、TT、CT 的频率在186 例COPD 病例组中分别是50.00%、42.47%、7.53%; 在219 例健康对照组中的频率分
别是30.59%、34.70%、34.70%,C 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 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是53.76%和47.95%; T 等位基
因的频率在两组中分别是46.24%和52.05%。结论: MMP-9 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COPD 具有易感
性,1562( C/T) 基因型与蒙古族COPD 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现有研究已有证据表明包含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在内的多种细
胞因子在川崎病的致病机制中起到作用。但迄今为止,我们尚未明确TNF-α 在川崎病动脉炎进程中起到什么
样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来证实抗TNF-α 在治疗动脉炎中的作用以及TNF-α 在小鼠川崎病模
型动脉炎的发生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利用英夫利昔单抗作为TNF-α 阻断药物治疗干酪乳杆菌诱导的川崎
病小鼠模型。观察其器官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血管炎的发生率、损害及炎症程度。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浆TNF-α
于诱导后1d 开始显著升高( P<0.05) ,血管炎发生率为80%,表现包括血管壁增厚,弹性纤维紊乱断裂,大量炎
性细胞浸润;阻断组小鼠血浆TNF-α 无明显升高,血管炎发生率为20%,空白对照组未见血管炎。结论: 基于组
织病理学的观察,得出TNF-α 对于川崎病动脉炎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3/2019-03月采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9岁,平均43岁.根据患者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三维重建数据,手术前打印寰枢椎体模型及个性化导板.术中使用个性化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入,稳定寰枢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植骨.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置钉准确性及寰枢椎骨性融合率.结果 本组共置入120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完全在骨道内112枚,6枚寰椎螺钉在横断面上穿破骨皮质≤25%,2枚枢椎螺钉在横断面上穿破骨皮质≤25%.置钉总体优良率93%.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无断钉断棒、钉子松动等现象,寰枢椎骨性融合率100%.所有患者后伸活动无明显障碍,无神经损伤症状,轴向旋转活动部分丧失.结论 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创伤小出血少,能安全有效恢复颈椎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源CT 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01 ~ 2016-12 期间我院
行双源CT 和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 检查的96 例病人,分析双源CT 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准确率。结果: ( 1)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双源CT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94.3%,阳性预
测值为84.0%,阴性预测值为96.5%,两者诊断基本一致; ( 2) 双源CT 检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占19.9%、
42.1%、38.0%,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 双源CT 共计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216
处,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3、91、82 处,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主要以软斑块为主,重度组斑块主要以硬斑块
为主,硬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双源CT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
诊断及斑块性质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木香挥发油六个化学组分在其β-CD 包合物中的转移率。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利
用正交L9( 3) 4 对木香挥发油进行β-CD 包合。用HPLC 法测定木香挥发油及其包合物中六个化学成分的含
量。结果: 木香挥发油六个组分在不同包合条件下转移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木香挥发油原化学组分比例在
β-CD 包合物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89 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8 例诊断为骨转移瘤的病人行89 SrCl2
治疗,嘱病人注射后第1 wk 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第2mo、第3mo 各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第3mo 复查骨
扫描随访,对治疗后病人疼痛缓解、骨扫描病灶变化及血液学、肝肾功能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68 例骨转移癌病
人中56 例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缓解率为82. 4%。其中完全解除疼痛10 例,占14. 7%; 显效22 例,
占32. 3%; 好转24 例,占35. 3%; 无效12 例,占17. 6%。结论: 利用放射性核素89 SrCl2
治疗骨转移癌是一种新的、重要的、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手段,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PET/CT 的图像和报告进行技术评分和诊断评分,探讨导致PET/CT 技术评分和诊断
评分低的原因。方法: 对2012-01~ 2012-12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2470 例,男1392 例,女1078 例,采用技
术评分和诊断评分标准进行图像及诊断报告评分。结果: 2470 例中按技术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优1365 例,
占55.26%( 1365 /2470) ,良1036 例,占41.94%( 1036 /2470) ,合格67 例,占2.71%( 67 /2470) ,不合格2 例,占
0.08%( 2 /2470) 。按诊断评分标准评分,优1206 例,占48.83%( 1206 /2470) ,良1261 例,占51.05%( 1261 /2470) ,
合格2 例,占0.08%( 2 /2470) ,不合格1 例,占0.04%( 1 /2470) 。同时对于评分减低的相应原因进行分析。结论:
通过PET/CT 的技术评分和诊断评分标准可及时分析出导致技术评分和诊断技术评分低的原因,增强工作人员
的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 与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QC) 管理意识,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十
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常眼眶容积的发育规律,建立人群眼眶容积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 HR-MRI) 测量的正
常参考值。方法: 选择正常成年志愿者100 例,男性52 例、女性48 例,根据年龄分为5 组。所有受试者均行HR
-MRI 眼眶扫描,并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及统计学分析。计算眼眶容积,分析眼眶容积与年龄、
性别的关系。结果: 眼眶容积在各年龄阶段左右对称,20 岁之前眼眶容积增长迅速,大约男性17 岁、女性13 岁
时平均眼眶容积分别为25. 59mL、23. 64mL,达正常成年人眶容积的95%,正常成人眼眶容积男性大于女性,男
女性平均眼眶容积分别为27. 22±3. 27mL、24. 88±3. 04mL。眼眶容积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P<0. 05) ,但14 岁之
前男女性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正常人眼眶容积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与眼别无关。
20 岁之前为迅速增长期,40 岁之后为缓慢增长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协日嘎- 4 不同药味组合与总酚酸和姜黄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P - HPLC 法
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协日嘎- 4 复方不同配伍中总酚酸和姜黄素的含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全方组中总酚酸和姜黄素的提取量最高(P < 0. 05)。结论:协日嘎- 4 不同药味配伍的总酚酸和姜黄素溶出具
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介绍红外线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规划及手术操作方法,探讨红
外线计算机导航对辅助关节镜下行前十字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重建中股骨、胫骨隧道定位的准
确性及可行性并与传统关节镜重建术式进行比较。方法: 前瞻性分析同期2015-01 ~ 2016-06 期间,选取符合
ACL 损伤入组条件病人70 例,按照病人入院号末尾数字奇偶随机分为: 导航组与传统组,术后分别测量两组X
线片的胫骨隧道与股骨隧道位点,行Lachman 和KT-1000 试验稳定性检查,并采用Lysholm、Tegner,IKDC 评分
及膝关节ROM 对比,评价膝关节功能及运动水平。结果: 术后标准X 线片测量,分别行两组病人股骨隧道和胫
骨隧道位点统计学处理,数据显示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导航组标准差小于传统关节镜组,红外线计
算机导航辅助下ACL 手术组数据更接近解剖重建ACL 位置。Lachman 试验、KT-1000 试验、Lysholm、Tegner 评
分及膝关节ROM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红外线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关节镜下ACL 重建术是通过导航
下膝关节解剖标志运动学数据注册,确定骨道解剖学位点进行手术,该方法定位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精确,术后
疗效评价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Ki-67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氟脲嘧啶类化疗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诊断明
确的胃癌病人资料69 例,且满足术后以氟脲嘧啶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病人
Ki-67 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氟脲嘧啶类化疗药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病人Ki-67 阳性表达率随腺癌分化程度变
化,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 P<0.05) ,淋巴结转移病人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P<0.05) ,且与胃癌
浸润深度正相关( P<0.05) ; 同时Ki-67 表达阳性病人临床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病人( P<
0.05) ,Ki-67 表达阳性率与氟脲嘧啶类药物敏感性相关( P<0.05) 。结论: Ki-67 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类型、
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氟脲嘧啶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Ki-67 的表达可作为氟脲嘧啶类药物临床化疗选择
方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HPLC 测定人血清中阿米替林及去甲阿米替林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阿米替林( AM) 及其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 N-AM) 浓度HPLC 法。方法:
清样品碱化后采用乙醚萃取,其有机相吹干检测。以甲醇∶ 乙腈∶ 水∶ 正丁胺∶ 冰乙酸( 55 ∶90 ∶45 ∶2 ∶1. 5) 为流
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VP-ODS 柱。结果:血清中阿米替林( AM) 及其产物N-去甲阿米替林( N-AM) 线性范
围均为25 ~ 400μg /L,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2. 3% ~ 125. 7% 及109. 9% ~ 121. 8%,日内RSD 分别为5. 52%
~ 7. 70%及1. 76% ~ 9. 46%,日间RSD 分别为4. 59% ~ 7. 70%及1. 96% ~ 9. 59%。结论:本方法在阿米替林血
药浓度监测应用上具有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临床监测周期短等优点,适合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hs-CRP 与总胆固醇( T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的比值( TC/HDL-C) 联合检
测,评估其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 近期恶性心脏事件( MACE) 的价值。方法: 跟踪住院及近期( 2mo) AMI
病人104 例,依据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与否,分成事件组( n= 38) 与对照组( n= 64) 。1. 比较两者在两组的差异。
2. 再分别对hs-CPR 与TC/HDL-C 使用三分位数法进行高中低分层比较。3. 最后两者联合分层分析。结果: 1.
事件组与对照组hs-CRP,TC,TG,LDL-C,HDL-C 及TC/HDL-C 有统计学差异。2. hs-CRP 组各层之间有统计
学差异。3. 联合分层能找出差异或部分差异。结论: hs-CRP 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对于hs-
CRP 低危组与TC/HDL-C 联合分层,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