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圈的急剧扩大,原来是城郊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个“城中村”。它是繁华闹市中的一个小村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理机制,基本上“独立”于所处的城市环境。目前,疯长的“城中村”已曰益成为城市隐痛:一幢幢“握手楼”紧贴在一起,抬头只有“一线天”,成为消防的死角;杂乱喧嚣的集贸市场,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成为流动人口的大本营……“城中村”在大都市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在带来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的同时,也给火灾预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那么,如何破解此一社会难题?各个城市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酝酿着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中村”的特殊现象。本文以益阳高新区为例,对益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结合益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以及高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和现状情况,提出了益阳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城镇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景观形态等都发生了“城市型态”的转变。城乡之间的界限已逐渐模糊。乡村还没完成城市化,就已被快迅增长的城市包围,成为相对独立而特殊的“城中村”。“城中村”是城市中不健康的板块,是城市的负空间,需要被城市逐渐消化、吸收、改造。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北约村的整体改造规划实践探索,找寻城乡融合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城郊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建设,往往具有成因复杂、数量众多、牵涉面广等特点,对于已建成的房屋,也有很多没有办理审批手续。城管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就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搭建房屋的性质认定及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这一名词对于多数人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从狭义上说.所谓的“城中村”是指农村的村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大部分甚至全部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相似文献   

6.
浅谈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用地规划、社区治安、城市管理政策三方面分析了晋中市“城中村”的主要问题,例举了资金、拆迁等方面的改造困难,提出了改造“城中村”的一些建议,以促进晋中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城中村"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鹏  徐晓燕  汪路 《建筑学报》2004,(11):23-26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发达的城市中出现了“城中村”,它就象是一个长在城市肌体中的毒瘤,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开发建设和社会治安等方面。本文结合合肥市“文明村”的改造方案,从效益、形态、场所三方面对“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邓谢冬  谢军 《四川建材》2013,39(3):72-72,75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城中村一般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理位置,但由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规划改造城中村的现状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探索城中村的规划改造有效措施,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城中村改造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王晓东  刘金声 《城市规划》2003,27(11):70-72
1 背景城中村 ,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的特殊现象。城中村长期保留农村建制 ,实行农村管理体制 ,已形成封闭的小社会 ,难以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实施管理 ,其规划、建设长期处于混乱无序和低水平状态。这些村不仅影响到城市形象 ,破坏城市景观 ,还诱发治安、消防、环保、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城中村旧的管理体制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适应 ,关系不清 ,责任不明 ,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2 改造的难点2 1 思想观念障碍(1 )村民依恋故土、怕变求安的思想和对改造后生活问题的诸多忧虑。我…  相似文献   

10.
罗红安 《广东建材》2010,26(6):156-157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城中村一般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理位置,但由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改造城中村的现状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分析城中村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探索城中村的改造有效措施,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拓展的提速,“城中村”对周边的城市化地区在经济、用地、社会等各方面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据周婕等2的定义,城中村为伴随城市郊区化、产业分散化以及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为城建用地所包围或纳入城建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因此城中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一种是已经被城建用地所包围的农村,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城中村改造都是一个敏感而热门的话题。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其城中村改造似乎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尤其是燕庄、小李庄等村庄的成功改造,更是创造了城中村改造的“郑州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正在为现有的城中村改造而竭尽努力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即在城市的周边一大批潜在的“城中村”是否也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城中村”的违法建房愈演愈烈。这些违法建筑不仅严重违反规划,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加大了城市建设成本,而且助长了歪风邪气,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笔在此对整治“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提几点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分析“城中村”的概念,提出“城中村”是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民聚居点与农民工为主的城市外来人口租赁聚居点复合的片区,概括了广州市、深圳市、温州市和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城中村”改造不仅需要解决村中农民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城中村”内以出租形态居住的外来人口的城市功能性安王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中增加居住用地中租赁业居住用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城中村”已经成为一个又一个“孤岛”,它们缺乏规划、影响市容、治安状况不佳、人居环境恶劣……俨然已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有计划地实施城中村改造,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上热点     
赵冬梅 《时代建筑》2008,(3):157-157
1.两种“城市病”:城中村与百年前的西方贫民窟(作者/图片引用:周毅刚) 作者认为.中国的城中村与19世纪西方的贫民窟具有较多相似性,二者都是以进城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低成本居住区。文章简要比较了19世纪前后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与当前中国的城中村(图7)问题.指出城中村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社会问题和流动人口问题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形成,城市用地急剧膨胀,把一些村落和耕地纳入城市用地范围,而且维持着集体用地性质不变,房屋密度大、容积率低、公用设施不配套,与现代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所谓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已成为影响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城市形象、制约城市发展的一道难题,那么“城中村”的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呢?  相似文献   

18.
王孝慈 《中州建设》2013,(15):63-6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土地利用、景观建设、规划管理、文教卫生、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市有着强烈差异及巨大矛盾的“城中村”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城中村”改造的优惠政策与实施办法,以确保“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张波 《山西建筑》2009,35(22):17-18
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城中村”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和谐的现象。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三大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了只有解决好它们的利益矛盾关系,使其达到和谐共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20.
范文艳 《中州建设》2008,(21):64-65
由于种种原因,“城中村”脏乱差等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困扰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城市框架的拉大,无疑激化了城中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但城市要发展、要繁荣,就注定了城中村要消失。近年来,各地的城中村改造迎来了一个高峰期。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开发商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使得城中村改造工作步伐日益加快,给我们城市的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