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真空电弧炉制备Al0.5CoCrFeNiB0.2高熵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铸态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其热处理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测定合金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0.5CoCrFeNiB0.2铸态合金仅由简单的体心立方结构和两个面心立方结构三相组成。合金铸态组织由树枝状初生α1相、粒状α2相和共晶组织(α1相和层片状β相)组成。退火和淬火热处理并未改变Al0.5CoCrFeNiB0.2合金的相结构。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初生α1相由共晶组织β相回溶而长大的趋势更加明显。退火和淬火热处理均可强化合金。其中,经800℃×10 h退火后,合金室温抗拉强度由铸态的850.14 MPa提高到1 232 MPa;经1 000℃×10 h淬火后,合金塑性及强度均优于铸态合金,尤其是塑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A. E. Wood等人,于1958年发现Nb_3Al化合物具有A15型结构。第二年,E.Corenzwit发现这种化合物具有超导电性。以后人们对A15型Nb_3Al的超导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它是最好的A15型超导化合物之一。它的超导转变温度Tc高达18.9K,最近,J. L. Jorda等人,又报导了Nb-Al系的最高Tc值为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的强化可用某些途径达到:加工硬化,热处理(淬火、时效),液态淬火,形变热处理,非可溶相强化,烧结铝型非可溶添加物的强化和在复合材料中使用铝基体。《液态淬火》这一术语是1948年提出的。液态淬火,是合金从液体状态下急剧冷却,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它在固态下有极大的平衡固溶度。用加工硬化方法强化(提高强度和屈服点),特别适合热处理不可强化的合金。近年  相似文献   

4.
氩离子轰击感生Ni2Al3和NiAl3成分变化的TEM/ED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  陈厚文  王蓉 《金属学报》2003,39(2):113-119
在能量为3,5和7keV的氩离了轰击下,对激冷Ni-50%Al(质量分数)合金薄膜进行减薄,用配备有超薄窗口能谱仪的高分辨电镜观察分析了减薄后样品中两种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离子轰击下,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成分均有变化,Ni含量明显高于合金相化学配比。随着离子能量的降低,轰击后合金相中Ni含量增加。在3keV氩离子轰击下两个相的含Ni量均高达87%(原子分数)左右,在离子轰击过程中初始的NiAl3相点阵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而Ni2Al3的初如结构在3和5keV氩离子轰击减薄后部分转变为体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扩散法制取的、添加了铜的 Nb_3(Al、Ge)超导化合物的载流能力。热处理包括1650—1850℃短时间高温加热和随后的800℃×3小时低温退火。热处理之后在带材中形成 Nb_3(Al、Ge)扩散层;业已发现,在退火之后,添加铜的化合物的临界电流是未加铜之化合物的临界电流的10—15倍。讨论了临界电流提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金相、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方法研究了改良青铜法制作的Nb_3Sn 化合物层生成厚度、扩散速率、晶粒和结构.在含7at.-%Sn 青铜基体中加入微量元素:Mg,Al,Y,并在 Nb 芯材中加入 1Wt-%Zr,加速了 Nb_3Sn 层的生成速率并使其晶粒细化.上述效应以青铜中加入0.1—0.5at.-%Mg 较为明显,Nb芯中加1Wt-%Zr 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但当 Al 含量增加到1at.-%时,将引起青铜加工硬化,试样在较大的形变量下容易开裂。生成的 Nb_3Sn 层呈 A-15结构.在近青铜一侧的 Nb_3Sn 层中含有少量的 Cu,而 Mg,Al 则富集于青铜/Nb_3Sn 界面附近的青铜基体中,Nb_3Sn 层中 Mg,Al 含量甚微。铌芯中的 Zr 会少量地扩散到青铜基体中去.  相似文献   

7.
采用区熔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110>取向的Tb0.3Dy0.7(Fe1-xAlx)2(x=0,0.05,0.10,0.15)超磁致伸缩合金,在真空管式炉氩气保护条件下,对合金进行930℃×2 h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于不同含量Al元素替代合金的微观组织、磁致伸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不改变Tb0.3Dy0.7(Fe1-xAlx)2合金样品定向凝固形成的<110>轴向择优取向,热处理后的合金棒样品依然保持MgCu2型立方Laves相和部分稀土相结构,没有新相对应的衍射峰产生。热处理后Tb0.3 Dy0.7(Fe1-xAlx)2合金的片层组织退化,随着Al元素含量的增加,基体内的析出相形态和分布不断发生变化。当Al的添加量为x=0.05和x=0.15时,热处理后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下降,饱和磁致伸缩分别为817×10-6,571×10-6。Al的添加量x=0.10时,热处理在不降低合金饱和磁致伸缩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其压缩强度及低场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金相、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方法研究了改良青铜法制作的Nb_3Sn 化合物层生成厚度、扩散速率、晶粒和结构.在含7at.-%Sn 青铜基体中加入微量元素:Mg,Al,Y,并在 Nb 芯材中加入 1Wt-%Zr,加速了 Nb_3Sn 层的生成速率并使其晶粒细化.上述效应以青铜中加入0.1—0.5at.-%Mg 较为明显,Nb芯中加1Wt-%Zr 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但当 Al 含量增加到1at.-%时,将引起青铜加工硬化,试样在较大的形变量下容易开裂。生成的 Nb_3Sn 层呈 A-15结构.在近青铜一侧的 Nb_3Sn 层中含有少量的 Cu,而 Mg,Al 则富集于青铜/Nb_3Sn 界面附近的青铜基体中,Nb_3Sn 层中 Mg,Al 含量甚微。铌芯中的 Zr 会少量地扩散到青铜基体中去.  相似文献   

9.
用 X 射线衍射法测量了非化学计量 A—15 Nb_3Al 的长程原子有序度。研究了超导转变温度与有序度的关系。有序度参数从0.79变到0.96、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从16.1K 增加到18.7K。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Al含量对合金中Nb-Al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2个高Al含量的Nb-Ti-Si-Al合金(A2:Nb-18Ti-14Si-9Al、A4:Nb-21Ti-14Si-9Al)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其中设计A4合金是为了分析Ti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2合金由(Nb)、Nb_5Si_3和Nb_3Al_3相组成,而A4合金由(Nb)和Nb_5Si_32相组成。A2和A4合金的室温断裂韧性分别为11.1和10.9 MPa·m~(1/2)。同时对2个合金进行微压痕测试,以表征合金在微观尺度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真空感应炉冶炼非晶母体合金,原料用含90%的B粉、纯铁和单晶硅,用双辊法制备Fe_(32)Si_2B_(16)及Fe_(82)Si_6B_(12)二种非晶合金带材,用X射线衍射仪及电子衍射确认为非晶态,应用差热分析确定其晶化温度和结构弛豫范围,用无磁场炉进行不同温度淬火热处理,样品水淬,处理温度为150、200、360、420℃退火,保温45分钟后淬火,将淬火的样品用磁称测量其λ值.用30%HNO_3+15%HC1+10%HF+45%H_2O溶液进  相似文献   

12.
一、绪言众所周知,时效强化型合金经过固溶热处理后进行淬火,然后当冷加工时一般随着其后的时效使各种性质的变化显著增大,并且在时效过程中促进其变化。本文对Al—Mg—Si合金淬火后的塑性变形对其后的时效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引言关于Nb—W—Ti—Zr—Mo—O和Nb—W—Ti—Zr—Mo—Al—O多元合金系氧化过程中所形成相的结构和性能未见详细的报导,只有一些关于NbO_2—Nb_2O_5、TiO_2—Nb_2O_5、ZrO_2—Nb_2O_5、WO_3—Nb_2O_5,Mo O_8—Nb_2O_5和Al_2O_3—Nb_2O_5等氧化物二元系的和部分三元系的相结构以及一些相图和低价氧化铌的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硼径迹显微照相(PTA)技术研究了体心立方Fe—3%Si合金试样在冷却和淬火等温过程中硼向晶界的偏聚行为结果表明:Fe-3%Si合金中硼的晶界平衡偏聚趋势高于奥氏体合金,也不存在淬火诱导硼向晶界的非平衡偏聚.硼原子与晶界结合能Q=55.7 kJ/mol用淬火诱导非平衡偏聚的复合体机制解释了硼在Fe-3%Si合金与奥氏体合金中偏聚行为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硬质合金》2014,(3):148-154
本文选用钴含量25%的WC-Co硬质合金,在1 250℃,真空条件下,对合金进行淬火,并于500℃回火,研究了淬火回火热处理对WC-25%Co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1 250℃真空淬火并于500℃回火后,合金粘结相Co中面心立方结构α-Co的含量趋近于100%,WC平均晶粒尺寸保持不变,而WC晶粒邻接度明显减小,粘结相Co中固溶的W原子数量显著提高,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受到抑制,合金的韧性获得改善。热处理后合金的矫顽磁力值和钴磁降低,合金中出现了明显的细小孔洞,其密度和硬度略微降低,但是合金抗弯强度由3 300 MPa提高至3 500 MPa。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生产铸造铝合金厂家所用的Al—Si中间合金,一般还是沿用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且含Si量一般在11.0~13.0%,最高也不超过15.0%。这样,在生产铝合金铸件时,所使用的Al—Si中间合金量增加,使制备Al—Si中间合金次数增加。这不仅会增加能源的消耗,且降低了生产效率。而我厂目前生产铝合金铸件所用的Al—Si中间合金含Si量为25.0%左右,因而减少了Al—Si中间合金的制备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厂生产铝合金所用的中间合金,是我厂自己制备的。生产ZL101、ZL702A1等牌号的铸件,效果一直很好。 下面将把我厂熔化Al—Si中间合金的方法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前言自一九五四年马塞厄斯发现A—15型Nb_3Sn化合物后,Nb_3Sn化合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通过科学实验,逐渐地认识了超导磁体不稳定的本质和规律性,现在已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就多股Nb—Ti合金线(带)材而言,采取细芯小扭距工艺已能工业生产,并获得了应用。Nb_3Sn化合物的超导临界值比Nb—Ti合金要  相似文献   

18.
以Nb、Si、Al和Ti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原位合成了Nb-20Si-5Al-xTi(x=0、18、20、22 at%)合金。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Ti对Nb-20Si-5Al合金的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元素的加入会明显改变合金的组织,随着Ti加入量的增加,合金的相组成由Nb_(SS)、Nb_5Si_3和Al_3Nb相转变成为Nb_(SS)、(Nb,Ti)_5Si_3和Ti相;Ti元素的加入消除了合金中的Al_3Nb相,促进了Al元素的均匀分布,同时使得合金中Nb_(SS)相的点阵常数有所增大,衍射峰向左偏转。  相似文献   

19.
我们曾用低温形变热处理详细研究了含钕的热强镁合金强化的可能性,这种处理包括淬火、冷变形及随后的人工时效。这种方法可使镁—钕,镁—钕—锰及镁—钕—锰—镍系合金的机械性能获得显著的提高。用热挤压棒材制备的试样测定机械性能。在535℃淬火,保温4小时,水冷。在HM—4P型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冷变形,用同一试验机测定机械性能。人工时效在175℃进行24小时。由图1可以看出,镁—钕—锰合金机械性能随试验温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20.
苏勇 《轻金属》2001,(9):55-57
利用透射电镜对快速凝固和热处理态的Al89-Ni10-Zr1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冷态组织中含有Al固溶体和Al3Ni颗粒。低温(350℃)热处理导致Al3Ni相析出。高温(450℃)热处理,在较短时间(4h)内有亚稳面心立方Ll2-Al3Zr相从过饱和固深体中析出,而经较长时间(8h)处理,其Ll2-Al3Zr相向平衡相互正方DO23-Al3Zr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