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嵩  刘桂玲  郑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2):156-157,160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6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脂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活动期RA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1),非活动期RA患者与对照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期和非活动期RA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A患者ESR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CRP、RF和HDL-C均无相关关系。结论:RA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发生异常,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病情活动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40例RA患者,根据 DAS28分为 A组、B组及 C组。结果:处于活动期患者血清TG、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1),活动期RA患者的ESR、C3、C4、CRP、抗CCP、RF、IgA、IgG、IgM、TNF-a高于非活动期。血清TG、LDL水平与ESR、CRP、TNF-a呈正相关,血清HDL与ESR、CRP、TNF-a呈负相关。结论:活动期的RA患者体内存在脂质代谢明显异常,除ESR、CRP外,血脂可能成为评价RA病情活动的指标,作为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活动期RA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lglycerlde,TG)、高密度脂蛋白(His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l,ApoA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及活动性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E)、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活动组Tc、HDLC、ApoAl显著降低(P〈0.01),ApoB显著增高(P〈0.01),而TG、LDLC无统计学意义;HDLC、ApoAl与RF、CRP、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TC与CRP、ESR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TG、LDLC、ApoB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相关。结论活动期RA患者出现了TC、HDLC、ApoAl显著降低,表明活动期RA患者出现了的血脂变化,而这种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脂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通过抗风湿药物和小剂量激素治疗1年后,对治疗前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检测,分析血脂变化在诊治中的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变化不明显(P〉0.05)。血沉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出现相关性(P〉0.05)。结论血脂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类风湿关节炎与脂代谢、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及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RA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及炎症对血脂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RA患者血脂紊乱及心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共100例,其中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各50例。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抗体(ACCP),计算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应用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定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结果活动期RA与非活动期相比,Lpa、AIP高于非活动期,Apo-Al低于非活动期(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RA患者ESR、CRP、DAS28分别与Lpa及AIP呈正相关,ACCP与AIP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RA与心血管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CCP具有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RA患者(活动组)40例、非活动期RA患者(非活动组)36例与健康对照组30例,同时对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_1(ApoA_1)、载脂蛋白B(ApoB)及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RA患者HDLC、ApoA_1显著降低(P<0.01),ESR、CRP、RF升高(P<0.01),且活动组较非活动组变化更明显(P均<0.01),而TC、TG、LDL-C、ApoB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ApoA_1与CRP、ESR、RF均呈显著负相关(r=-0.634、r=-0.901、r=-0.485,r=-0.625、r=-0.520、r=-0.236,P<0.05或P<0.01);TC、TG、LDL—C、ApoB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RA患者体内HDL-C、ApoA_1显著降低,这种变化与RA病情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及与相关因子的关系,阐明Vaspin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RA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分析了血清Vaspin水平与炎症相关指标血沉(ESR)、α1-酸性糖蛋白(AAG)、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关系。结果:RA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8±0.20)μg/L vs(0.71±0.09)μg/L](P〈0.01)。RA患者活动亚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亚组[(1.98±0.15)μg/L vs(1.32±0.12)μg/L](P〈0.01)。RA组和对照组中女性血清Vaspin较男性有升高趋势。RA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TNF-α及CRP呈正相关(r=0.64,P〈0.01;r=0.47,P〈0.05)。TNF-α是影响空腹血清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Vaspin可能是一种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在RA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与治疗措施。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观察组)60例和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60例,均采用甲氨喋呤结合来氟米特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都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治疗前的ESR、CRP、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伴随有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可能与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有直接关系,药物联合治疗后可促进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期血脂水平变化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5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08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AS 28评分系统划分为RA活动期患者76例和缓解期患者32例,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其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高娟  李宏颖  张志毅 《河北医学》2016,(8):1244-1246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所有患者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患者,共选取活动性 RA 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中心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及其与疾病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TG 水平、TC /HDL、LDL/HDL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LDL、HD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C 和 CRP 呈负相关关系(P<0.05),但 TG、LDL、HDL、TC /HDL、LDL/HDL 和 CRP 无相关性(P>0.05);血脂参数与病程、DAS28、RF、ESR 均无相关性(P >0.05)。抗 CCP 抗体强阳性、阳性、阴性患者的TG、TG、LDL、HDL 水平、TC /HDL、LDL/HDL 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9-2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骨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58例)和非合并骨质疏松组(42例),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组和非合并骨质疏松组之间骨密度、骨钙素(BGP)和骨保护素(OPG)等骨代谢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保护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白介素-1β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合并骨质疏松组相比,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C反应蛋白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1β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钙素、骨密度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率的发生率较高,检测患者体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等骨代谢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GC)组和非Gc组,所有患者在基线和治疗6个月时计算DAS28评分及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系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均有下降;HDL-C水平较基线时升高。但Gc组和非GC组之间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短期、小剂量GC治疗RA,对患者的血脂水平亦并无不利影响。小剂量GC有利于患者系统炎症的控制,从减轻系统慢性炎症的角度降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1990年1月~1993年6月,对230例RA患者进行lg和RF测定,其中218例Ig增高,增高率为94.8%;156例RF呈阳性,阳性率为67.8%,Ig增高率高于RF阳性率,Ig在诊断RA方面优于RF。  相似文献   

14.
冯要菊  王中晓  杨晶 《安徽医学》2019,40(3):295-298,299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RA患者为治疗组,采用DMARDs常规治疗,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YC)水平的变化,计算所有研究对象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并监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T),分析DMARDs对RA患者血脂谱及心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 (1)治疗组入组时,TC、TG、LDL-C、Apo-B、Lpa、AI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HDL-C、Apo-A1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HDL-C、Apo-A1上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a、AIP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TG、HDL-C、LDL-C、Apo-A1、Apo-B、Lpa、AIP等指标变化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2)入组6个月后,治疗组ESR、CRP、IL-6、HCY、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3)入组时,健康对照组CMT明显低于治疗组(t=3.003,P<0.05),入组6个月后,两组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pa、AIP与RA患者ESR、CRP、IL-6、HCY、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371、0.397、0.295、0.420、0.359、0.341、0.412、0.271、0.420、0.359,P>0.05),HDL-C、Apo-A1与RA患者CMT呈负相关(r=-0.383、-0.417,P<0.05),AIP与RA患者CMT呈正相关(r=0.329,P<0.05)。结论抗风湿药可提高RA患者Apo-A1、HDL-C水平,降低Apo-B、Lpa水平,同时降低RA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IgM-RF,IgG-RF和IgA-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总RF含量,应用ELSIA方法检测IgM-RF,IgG-RF和IgA-RF。结果IgM-RF,IgG-RF和IgA-RF在RA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风湿病患者(P<0.05)。3种RF在RA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风湿组(P<0.05)。高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IgM-RF和IgA-RF含量显著高于低活动期和稳定期的含量(P<0.05)。结论三种RF的检测能提高RF在RA中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对RA的诊断和活动度的观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与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男性22例,女性5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血沉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ESR中位数为48mm/h,95%可信区间为22.00-133.95mm/h;RF中位数为32.00IU/ml,95%可信区间为10.10-458.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14,P=0.157),存在显著正相关(r=0.549,P=0.032).女性组ESR中位数为40mm/h,95%可信区间为12.00-134.65mm/h;RF中位数为40.10IU/ml,95% 可信区间为10.10-570.10IU/ml,ESR与RF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91,P=0.197),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1,P=0.011).结论 RA的ESR、RF的阳性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RA患者的RF与ESR呈正相关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性;对于ESR阳性但RF阴性或RF阳性但ESR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7.
范蓉  ;王新云 《医学综述》2014,(11):2014-201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体征到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它又常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对患者关节肿痛的特点、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影像学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类风湿关节炎与普通关节疼痛、糜烂性骨关节病、纤维组织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症区别开来。该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诱因、实验室检查等特点进行了阐述。据此,基本可以对类风湿关节炎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RF和TNF-α在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28例,根据DAS28评分及临床症状分为RA活动期患者(66例)、RA缓解期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取门诊健康就诊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RA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患者的RF抗体和TNF-α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活动组和缓解组患者血清的RF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RA活动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RA组患者中RF和TNF-α的灵敏度分别为80.5%、72.2%,特异性分别为71.2%,90.5%,TNF-α和RF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2%、96.7%,特异性较两项单独检测时明显提高。TNF-α与RA的DAS28评分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RF和TNF-α水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风湿科就诊的RA伴血脂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AS28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DAS28、ESR、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B组治疗后DAS28、ESR、CRP和晨僵时间改善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A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辛伐他汀对RA具有直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010年4月—2010年7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抗CCP抗体(包括69例RA患者,69例其它风湿病患者)并分析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97%和91.30%,抗CCP抗体与RF、CRP、ESR无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联合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