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婷 《河南农业》2023,(17):16-18
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低产量和低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玉米—大豆套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栽培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性战略推广技术,数字农业作为目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两者结合应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安全农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当前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应用中存在农业数字化基础薄弱、大数据等关键技术落后、区块链技术+数字农业人才缺乏、区块链技术难关、数字农业应用领域需拓宽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以及拓宽应用场景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农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内在源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提出促进科教兴农的基础对策:加强农业科技技术研究;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于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现代化作用关系的分析,以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例,对于物联网技术在其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薛爱军  尹琴  马学文 《新农业》2023,(6):99-100
本文通过对不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探索,旨在引导农业生产创建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清洁化和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成为推动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视频制作技术作为多媒体信息的手段之一,由于具有直观、生动、运用灵活等特点,在当今的信息交流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的制约,依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及短期技术培训等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应用视频技术制作的农业视频文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前由于电影电视技术复杂,设备昂贵,只是在大的电视台和相关部门制作,涉及农业方面的科教片数量少,且内容陈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像机已较普遍,相关的视频制作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易操作,农业视频文件的制作技术大众化已成可能。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3S"技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发展“3S”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相关条件已基本具备,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认识“3S”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应用潜力,理解其技术关键,对于发挥高科技的作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技术内涵.以及学科前沿,旨在响应党中央关于“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用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号召,并以本文纪念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生态的意义和作用陈清硕(江苏农学院杨州225001)农业技术是劳动人民在总结了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一旦产生,便对农业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有关信息化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在国内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从分析信息化农业和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出发,对支撑农业信息化的农业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信息技术中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公益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之一。首先,本文在总结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遥感及农业物联网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通过技术产业调研分析,对农业传感器产业化、市场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最后,凝练了农业传感器产业领域的16项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阐明了农业传感器最重要的属性是通用性,明确了相关技术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基础理论和研发投入,提出了农业传感器技术将朝着低成本化、高稳定性、高智能化、可移植性、可操作性方向发展。本文可为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