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将174例确诊为M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予以蒙诺和施慧达治疗,对照组予以施慧达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指标均有降低,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明显,组间降压效果明显差异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照组的副作用比较明显。结论:蒙诺联用施慧达治疗伴MS的高血压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蒙诺对老年高血压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敏  刘爱珍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1,7(3):170-171,174
目的:观察蒙诺(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成蒙诺组和利尿剂组,治疗2个月后,观察血压、蛋白尿、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给经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但蒙诺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利尿剂组蛋白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肾损害,每天一次蒙诺10mg或20mg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排泄,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口服控制血压,治疗组采用施慧达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治疗24周末,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坐位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脉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40例,补阳还五汤,每日一剂,每日二次)和蒙诺组(40例,蒙诺10mg,每日一次),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观察治疗早期DN的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补阳还五汤和蒙诺治疗早期DN均具有降低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洛汀新与施慧达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1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口服洛汀新5~10 mg,1 次/d;B组口服施慧达2.5~5 mg,1 次/d;C组口服洛汀新5 mg与施慧达2.5 mg,1 次/d.三组均治疗8周.观察降压疗效,并采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显示,C组降压效果优于A、B组;各组治疗后UAER水平均有所下降,且C组较B组下降明显.认为洛汀新联合施慧达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予以口服施慧达(2.5~5.0)mg/d,疗程4周,其中26例病人运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0例病人经治疗4周后,24 h收缩压为(121±11)mmHg,舒张压为(78±6)mmHg,白昼及夜间血压均控制在130/90 mmHg以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施慧达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的药物,每日服药一次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及清晨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和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施慧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观察门诊和住院的勺型高血压患者145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77例,均为停用其他降压药并经5个半衰期药物洗脱后开始服用施慧达10 mg/d~20 mg/d,维持血压尽量达标.在治疗开始、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由同1位B超医师,同1台彩超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及斑块检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非勺型高血压组与勺型高血压组治疗前IMT比较斑块栓出率为75.3%、51.0%(P<0.05).而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6个月时IMT有所减退,但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两组IMT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IMT减退和斑块检出率降低越来越明显.结论 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IMT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形成,施慧达有逆转IMT增厚和消除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性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24h尿蛋白(UP/24h)、尿β2-微球蛋白(β1-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er)、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降低(P〈0.05~〈0.0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肾病,除了可以降低尿蛋白、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外,还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能有效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RB类降压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9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MS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2治疗前后血压、血脂、LVMI、CIMI、CysC及胰岛素敏感性(ISI)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厚度、胱抑素C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FPI、ISI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B类降压药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高血压伴MS患者的LVMI、CIMI、CysC水平,有效地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10.
孙传岐  刘跃文  梅春 《山东医药》2007,47(27):164-164
近年来,我们采用施慧达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1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141例,年龄35—70岁。诊断标准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版)制定,并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及近期有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男43例、女28例,年龄(56.8±6.3)岁;对照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57,2±4.9)岁。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及降压2号(本院协定方)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对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230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并按照中医证型把辩证为肝阳上亢的7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A组在原来使用施慧达基础上加服降压2号,2次/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降压效果.结果 A组降压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明显,尤以在头晕、头胀、口干及舒张压降低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降压2号有协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活干预联合足浴疗法在降低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生活干预,中药足浴。结果治疗组的降压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93.3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生活干预联合足浴疗法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为贝那普利,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贝那普利治疗期间加用坎地沙坦。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的血压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治疗期间,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用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依伦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平欣)40 mg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 mg 口服,1次/日.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6.8%(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浓度和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治疗组,每日予以口服培哚普利4mg-8mg,疗程为6个月,同时选择健康检查结果正常的40名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GF-Ⅰ浓度和左心室肥厚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GF-Ⅰ浓度和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经培哚普利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F-Ⅰ浓度、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培哚普利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Ⅰ浓度,改善左心室肥厚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MS、DM、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HRV。结果:MS与DM,高血压一样,SDNN、SDANN、SDNNindex、ULF、VLF、LF及HF均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S、糖尿病、高血压患者HRV降低,交感及迷走神经同时受损,自主神经调节失衡;(2)MS、DM及高血压时HRV均隆低,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40例,补阳还五汤,每日一剂,每日二次)和蒙诺组(40例,蒙诺10mg,每日一次),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观察治疗早期DN的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补阳还五汤和蒙诺治疗早期DN均具有降低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伴MS病人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米沙坦+二甲双胍)和治疗组(替米沙坦+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分别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2次。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P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FPG、FPI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SI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FPG、FPI和hs-CRP水平降低和ISI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压伴MS病人血压、hs-CRP水平、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针高血压脑出列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高血压病例,对照组38例,全组常规予降颅压,支持上治疗,治疗组于出血一周后口服茶色素250mg日人,全组治疗后20天作头CT检查记录地最大水肿面积,记录治疗前及后30天血脂、血流变情况及病残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血脂、血注变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病灶水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  相似文献   

20.
探讨有或无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主动脉根部及心脏瓣膜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50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无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MS组,142例),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HMS组,208例);并选择年龄50岁以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三组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比例以及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比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根部扩张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MS组比较,HMS组的主动脉扩张病人比例(11.7%比25.4%比40.9%),主动脉根部扩张比例[(27.5±2.6)mm比(29.1±2.3)mm比(32.8±3.4)mm]显著增加(P〈0.05)。HMS组瓣膜退行性变的比例明显高于MS组(47.8%比31%,P〈0.05),以主动脉瓣和联合瓣膜病变为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MS组:OR=1.57,HMS组:OR=1.46)、血脂紊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S组:OR=9.48,HMS组:OR=1.97)、高血压(MS组:OR=1.79/0.81,HMS组:OR=1.79/1.03)是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危险因素(P〈0.05~〈0.01)。结论: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危险因素之一,也与瓣膜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