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资料集锦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为10.5亿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8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76万吨。△199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6.5亿吨(不含乡镇工业),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3.9亿吨。重金属排放量1516吨,砷排放量872吨,氰化物排放量3579吨,挥发酚排放量6425吨,石油类排放量65076吨。△1992年,全国大江大河的水质状况,据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38372公里的水质评价河段统计,其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2类标准的占41%,符合3类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总量已达1 888万,城市化水平也以87%高居全国首位.通过分析上海1978-2008年30年来人口变化特征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表明,伴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2008年上海居民生活电耗和水耗分别是1978年的17倍和5倍,占资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逐年快速攀升;生活废水排放量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最大贡献源,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80%;生活废气排放总量相对稳定.针对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难题,从依据人口发展规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促进治污防污,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企业环保责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经济发展的水环境压力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基础上,建立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数据收集,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潜力评价与时态分析模型,评价1986~2010年水利发展不同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与废水排放的脱钩潜力与脱钩时态、以及经济总量增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脱钩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水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趋势,对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废水排放总量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水环境压力脱钩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总量总体处于弱脱钩发展态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总体处于强脱钩发展态势。预计2020年左右,我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有望保持绝对脱钩的发展态势,水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与净化  相似文献   

4.
1 “三废”排放、处理与利用情况1.1 废水 武汉市1992年废水排放总量113221×10~4t,比1991年增加3.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1587×10~4t,生活污水排放量41634×10~4t。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为76.3%(含处理后外排和处理后日用的废水量)。1.2 废气 武汉市1992年废气排放总量11641747×10~4m~3(不含汽车尾气排放量),比1991年增加3.8%。其  相似文献   

5.
在对经济发展的水环境压力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基础上,建立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数据收集,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的脱钩潜力评价与时态分析模型,评价1986~2010年水利发展不同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与废水排放的脱钩潜力与脱钩时态、以及经济总量增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脱钩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水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趋势,对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对废水排放总量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水环境压力脱钩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总量总体处于弱脱钩发展态势、与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总体处于强脱钩发展态势。预计2020年左右,我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有望保持绝对脱钩的发展态势,水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与净化。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浦江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污染负荷及其特征,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提高上游地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中了解到污染源种类主要有4类:工业、事业、生活和畜禽污染源;水源保护区内年用水量为22196万t.污水量为17755万t/a,其中工业污染源352个,排放量占46.3%,事业污染源4108个。排放量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8%;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4种:直排河道(占40.4%),进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3.9%)。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占20.5%),通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排出(占35.3%)。根据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建议黄浦江上游区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利于水源保护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格局;通过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黄浦江上游上游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定义出发,对总量分配原则和环境容量的最新概念做了介绍,把河流和海洋领域的总量分配方法作了概述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开展总量分配分级体系研究,加强重点河段和海域环境容量季节变化研究的建议。本文对深入开展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研究,推动陆海统筹的总量控制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财政分权对中国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污染物排放规模负相关,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污染物排放规模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来讲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上海地区汞污染的现状:以黄浦江为主的水体汞平均含量明显偏高;江水和沉积物中总汞的沿江分布特征与两岸工农业布局相一致,从上游到下游具有低-高-低的波状起伏特征,下游江段汞含量较上游高。沉积物中含汞高的地点都在高水汞点的下游,与河流沉积的动力学规律一致,黄浦江输入长江的汞逐年增加。土壤具有较高的汞背景值。各种垃圾处置场对环境汞污染的具体影响还不清楚。上海工业百年来的发展已经使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背景值升高,这些污染物低浓度、分布广,控制治理难度大,对人体的危害具有低剂量、长暴露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区正逐步变为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中心区,而周边地区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生产基地。上海经济的新格局将改变上海及邻近海域环境污染状况,在分析上海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对长江口和邻近海域环境污染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多环芳烃排放清单构建及排放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中16种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仅考虑人为排放源,根据11种主要排放源排放数据和相应排放因子估算上海市PAHs年排放量。结果表明:2012年上海市16种PAHs的排放量约为447.8t,7种致癌性PAHs排放量为60.06t,排放密度为70.6kg/km2。从排放源看,炼焦用煤和民用燃煤是PAHs排放的主要来源,两者占总排放量的56.0%,天然气、炼油排放量次之。从排放谱看,萘(NAP)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30.8%,其次为菲(PHE),致癌性PAHs占排放总量的13.4%。另外,PAHs排放以低环(2~3环)为主,占排放总量的71.1%,其次为4环的Fl、Py、BaA和Chr,高环的D[ah]A排放量最低。利用地区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耗数据拟合公式预测2020年能源消耗量,进而预测得2020年PAHs排放量约为356.57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