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茜 《新食品》2012,(19):128-129
今年8月底。银川、宁夏众多的葡萄酒企业第一次在自家门口举办的“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上集体亮相.在精心装饰的展位面前,各位酒庄掌门人笑逐颜开、热情地接待来自各地的宾客。  相似文献   

2.
8月30日,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拉开帷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洽谈。作为宁夏葡萄酒重点企业,圣路易·丁酒庄也参加了此次展会。  相似文献   

3.
赵娟 《中国食品》2021,(4):70-73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能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佳产区之一。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13年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标志着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版块。"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去年成功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相保护协定附录,为宁夏葡萄酒进入欧盟、提升市场知名度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成为宁夏耀眼的"新兴地标"和"紫色名片"。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工业》2008,(5):79-79
宁夏商务厅王法正副厅长和宁夏葡萄产业协会容建会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到会嘉宾和媒体特别介绍了崛起中的贺兰葡萄酒东麓葡萄酒产区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和葡萄系列产品品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5.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我国著名的优质葡萄酒产区,但产区目前的葡萄酒产品市场销售并不理想。该研究以促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市场拓展为目标,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和分析了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现有的营销模式及其特点,进而聚焦在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产业的自身特色与行业发展环境,提出了完善和优化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营销体系的建议,以期提升产区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楚阳  苏静纯 《中国食品》2014,(10):122-122
2014年3月28日,第90届春季(成都)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代表品牌,西夏王葡萄酒继2013年被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认定为“外交使节酒生产基地”后,再次展现“中国风格”葡萄酒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16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启动仪式在宁夏成功举办。这标志着全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诞生,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有法可依的产区。全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又有什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坚持"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该发展理念是在借鉴法国波尔多等成熟的葡萄酒产区现状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虽然发展理念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还没有关于"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是否适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研究。此研究用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结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现状来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填补了这个研究空白。研究显示,"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并不适合现阶段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实际,并提出了"多样性、强产业、大文化"的新型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魏继武 《中国酒》2009,(12):27-27
众所周知,宁夏产区不仅可以与法国的波尔多相媲美,甚至许多生态指标还优于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凭借“中国酿酒葡萄最佳生态区之一”——贺兰山东麓产区这块风水宝地,我们没道理不能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中国干红葡萄酒都”。但是,目前,宁夏葡萄酒在全国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等方面,我有一点建议与大家其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食品》2009,(24):85-85
长期以来,宁夏、甘肃、新疆地区作为中国葡萄酒消费的“第三世界”显得低调而沉默。今年10月,随着世界酒业巨头保乐力加6亿元巨资打到银广夏的账上,以河西走廊贺兰山东麓为代表的西部产区迎来了向产业链上游建立优势、成为生产“第一世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新食品》2014,(8):114-114
去年以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好不热闹:列级庄分级制度出来了;当地葡萄酒在国际市场获得了大奖;自治区政府提出打造千亿葡萄酒产业规划;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夫人对当地葡萄酒高度评价,甚至提出“贺兰山葡萄酒三年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志国  张春芝 《酿酒科技》2011,(7):126-128,135
对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气候资源、交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对其葡萄酒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①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特征明显,优势突出,具有极好的开发葡萄酒旅游的潜力;②贺兰山东麓地区各种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西北特色,开发葡萄酒旅游业基础良好;③通过与生态、教育、旅游结合,强化基础设施,必然能将贺兰山东麓地区的葡萄酒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波尔多”初步构想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宁夏与国内外葡萄产区气候,立地条件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全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市场前景,提出了把宁夏贺兰山东麓建设成“中国的波尔多”之初步设想及其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2013,(10):58-61
英国皇室御用酒商BerryBrosandRudd(简称BBR)酒单上唯一的中国酒庄,首家成功打入欧洲市场的中国酒庄,今年以来受到八位世界葡萄酒大师好评的中国酒庄……当大家热议中国人收购法国酒庄潮的时候,欧洲媒体的聚光灯已经悄然打在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身上。这家8月18日正式开业的酒庄,凭借一款干红葡萄酒名声大噪,成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快速崛起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08,(19):91-91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开建;第四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举行;甘肃省商务厅表彰甘肃葡萄酒企业;兰州整治酒类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6.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区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一个代表性产区,但至今未有葡萄酒产品等级。该文论述产品市场分级意义和必要性,以产区、产品质量等级、获奖情况、葡萄园管理、酒庄管理为等级要素,设计贺兰山东麓产区特级、优质、佐餐葡萄酒三级质量等级和五星市场等级体系,并提出成立评选机构、风土研究、葡萄酒指纹图谱数据库建设、分级分类评定的推广路径,建立具有贺兰山东麓特色、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具有公信力的葡萄酒质量等级制度和市场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7.
《餐饮世界》2014,(7):123-126
正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2012年6月14日在调研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时提出:贺兰山东麓是国际国内业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是世界上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佳产区,是宁夏比煤炭更宝贵、更难得、更有开发潜力的优质稀缺资源。宁夏要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书写"紫色梦想",让这块"金字招牌"享誉世界。贺兰山东麓被誉为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是世界上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佳产区。2003年4月,国家批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此,宁夏在国内葡萄酒行业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众多行业内专家公认的"中  相似文献   

18.
《新食品》2014,(14):84-84
“胡虏之地。蛮荒之野”描述的是古之贺兰山。如今的贺兰山东麓,已是沙漠绿洲,塞上江南,是一个被誉为世界顶级酿酒葡萄天堂的地方。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款来自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红葡萄酒,来品一品贺兰山风土的独特味道吧。  相似文献   

19.
陈小蓉 《新食品》2014,(15):93-93
禹皇酒庄是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精品酒庄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今年6月,在英国《品醇客》杂志2014年世界葡萄酒大赛上,禹皇酒庄出产的一款葡萄酒获得银奖,为宁夏产区精品酒在国际上的口碑再添一笔。  相似文献   

20.
对贺兰山东麓各等级葡萄酒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根据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参数与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葡萄酒客观等级划分标准。选用在宁夏地区主栽品种赤霞珠和蛇龙珠红葡萄酒的30个样品,7个理化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理化指标与各等级葡萄酒的相关性;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找到对贺兰山东麓红葡萄酒分级影响最为重要的因子,并初步建立了等级识别模式。结果表明,葡萄酒的总酚、单宁和总酸等理化参数与葡萄酒等级划分有极显著相关,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得到总酚和总酸可以判别葡萄酒的等级。本研究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等级划分客观标准具有一定的拳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