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对高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100例脑梗死患者及85例对照组的血液总Hcy,脑梗死组Hcy升高者予以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4周,复查Hcy。结果脑梗死组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血清Hcy浓度升高者分别占32.00%和7.06%,脑梗死组Hcy增高者治疗前后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清Hcy水平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口服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可降低高Hcy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探讨Hcy及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测定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10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及血脂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和LD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GLU,HDL,TG,TC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与72例健康门诊者(对照组)的差资料,测定血浆Hcy的含量,对比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Hcy增高者45例(60.00%),血浆Hcy含量为(25.33.28)μmol/L,对照组血浆Hcy增高者7例(9.72%),血浆Hcy含量为(11.72±3.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建(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Hcy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再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8例短暂脑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2年。对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再发作频率、脑梗死发生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0.05%,对照组复发21例,复发率42%。治疗组发生脑梗死6例,发生率10.34%。对照组发生脑梗死17例。发生率34%。治疗组TC、TG、LDL-C下降,HDL升高。治疗后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再发频率、脑梗死发生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再发频率及脑梗死患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唐岚 《河北医药》2016,(7):968-971
目的:研究叶酸及常规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的变化。方法入选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检测、记录2组血浆Hcy、hs-CR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血浆Hcy及hs-CRP均明显降低,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ROC曲线下的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54,0.6326~0.8583, P =0.0007),当血浆 Hcy 水平=24.83μmol/L 时,灵敏度为69.31%,特异度为78.95%。结论 H型患者经叶酸+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血浆炎性因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浆Hcy水平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应监测血浆Hcy水平以积极预防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7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被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54-375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辛伐他汀40mg,晚餐前服用,共12周;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药物、倍他乐克或恬尔心及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治疗: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hs—CRP及BNP水平变化。结果:ACS患者治疗12周后辛伐他汀组hs—CRP和BNP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并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辛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浆hs—CRP和BNP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黎  杨天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58-1160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高Hcy血症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Hcy水平的影响。方法:CHD组患者134例,对照组150例。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空腹血浆Hcy水平,应用固相非煮沸放免标记法测定基础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Hcy水平高于15μmol/L者为高Hcy血症。42例CHD患者和16例对照者予以每日补充叶酸5mg,维生素B6 2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 0.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10-12周后复查血浆Hcy水平。未服药的10例CHD患者在测定血浆总Hcy、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B6水平后10—12周复查.作为对照。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组,基础叶酸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D组血浆Hcy水平与基础叶酸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HD患者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K和维生素B12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60名同年龄段健康体格检查人群进行血浆He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4.44±8.7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9.52±2.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血浆叶酸、Hcy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针对检测结果,早期采用干预措施,使患者血浆Hcy水平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叶酸、VitB12干预的作用.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水平,脑梗死组筛选出高Hcy血症患者60例,再随机分为叶酸、VitB,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作对照研究.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Hcy在脑梗死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VitB,干预后治疗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血浆Hcy升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VitB治疗可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48例ACI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空腹血浆HCY和血脂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AC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浆Hcy含量与TC、TG、HDL-C、LDL-C含量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及TC、TG、L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增高,而HDL降低,而血浆HCY和血脂之间无相关性,是老年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血益气方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研究纳入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基础上服用活血益气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结论 活血益气方联合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脑康复、脑复素等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同时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42例,同时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效果较好,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CI)患者,对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认知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DCI患者,按双盲方法分成两组,DCI-A组予补充叶酸、维生素,DCI-B组则否,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于入院24h内及治疗后第3个月的最后1d,分别测定各组血浆Hcy水平,并用MMSE量表了解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降低。DCI-A组MMSE评分的提高明显高于DCI-B组(P〈0.05)。结论应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Hcy水平,而且较常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80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格检查人群进行血浆He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ey水平明显升高(P〈0.01),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升高,而叶酸、维生素B12下降,可以认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76-2778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 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拉西坦.两组共治疗14 d.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和MCP-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01,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浆Hcy和MCP-1均有明显降低(t =9.551、4.296、2.001、21.070,P<0.05,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t=4.997、25.276,均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MC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日1次)静脉滴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评定治疗效果、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60,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P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IB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的状态,对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对照组(P〈0.01),间接胆红素(IBI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Hcy血症、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第21天检测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结果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1d较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深穿支梗死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3d后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对皮层支梗死及深穿支梗死均有效,而深穿支梗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