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常见的胰头部肿块包括胰头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胰腺内分泌肿瘤和囊(实)性肿块(包括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囊腺瘤、假性囊肿、真性囊肿).胰头部肿块的定性诊断,尤其胰头部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十分辣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86—2004年中24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中胰腺囊腺瘤10例,胰腺囊腺癌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3例。实性假乳头瘤2例,胰腺腺泡细胞囊腺癌、胰岛细胞癌囊性变及胰腺继发性囊性肿瘤各1例。全组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尾部16例。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15例,内引流2例,活检3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实性假性乳头瘤等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显著不同。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之临床特征和预后显著不同。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mucinous tumors of the pancreas,IPMT)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胰腺外分泌肿瘤,但与同样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胰腺导管腺癌不同,IPMT有着较好的预后.1982年日本学者Ohhashi等[1]首先报道了4例能够分泌黏液的胰腺癌,此后又有多例相同的报道,由于当时对本病的认识不清,在形态上和影像学上肿瘤又多表现为囊性的肿块,所以此后文献对该肿瘤曾有过多种不同命名,如产黏液癌、高分泌黏液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高分泌黏液肿瘤、导管内癌、导管产黏液肿瘤、导管扩展型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黏液性导管扩展症、胰管扩展型产黏液肿瘤等,性质多归类于一般的囊腺瘤或囊腺癌.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囊性肿瘤(cystic tumors of the pancreas)是较少见的肿瘤,术前常难于确诊,常见的几种肿瘤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胰腺囊性肿瘤发病率以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最高,浆液性囊腺瘤次之。近年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或称囊实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文献报道增多。熟悉这几种肿瘤的临床特点,特别是影像学特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来自于胰腺的腺泡或导管上皮细胞。按肿瘤类型可分为腺癌、乳头状腺癌和腺泡细胞癌。其中胰尾部巨大囊腺癌临床少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胰腺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胰腺炎、来自胰腺外分泌系统的良性肿瘤(如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与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癌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等.急性胰腺炎每年的发病率约38/100 000,其中15% ~30%的患者会发展为重症胰腺炎[1].虽然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但其病死率仍保持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7.
胰头肿块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肿块是临床常见病症,包括实性肿块(胰头癌、内分泌肿瘤、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等)和囊性病变(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囊腺瘤和囊腺癌等)两大类。囊性病变一般通过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能获明确诊断,处理亦较实性肿块简单。本文胰头肿块特指胰头癌和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诊断较为困难.术前常难以定性.以至于胰头癌误诊为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而延误治疗或慢性胰腺炎诊断为腺头癌而致手术扩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诊治胰头肿块是胰腺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胰头肿块是临床常见病症,大致可以分为实性肿块(胰头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和囊性肿块(假性囊肿、囊腺瘤、真性囊肿等)两大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囊性病变通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通常能够获得明确诊断,手术处理也相对简单.然而,即便是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而言,胰头癌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都较为棘手,手术方式上也存在较大争议,是胰腺外科的难点和热点.本文主要就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胰腺囊实性肿瘤,尤其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ia,IPMN)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PMN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所有类型的IPMN占全部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3%,占胰腺囊性肿瘤的20%,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之一[1]。由于其具有临床可诊断性、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的特点,因此,提高对本病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外科治疗[2]。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