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医疗服务活动中存在着多种冲突,如医疗保护制度与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医疗风险与患者利益的冲突及医疗效果与患者就医期望值的冲突等。医疗行为的不确定性,结果的转归具有不可控性等因素决定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此外,医务人员为规避风险采取自我保护的行为,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等是产生冲突的主观因素。而现行的医疗制度是冲突存在的客观原因。解决冲突应从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医患冲突给医患双方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如果处理不当,医患冲突可能发展为公众事件,可能被媒体"解读"为"医疗事故",并借助各种传播方式成为舆论"问责"的对象。而信息是一种力量,可以引发医患冲突,也可以平复医患冲突。医疗信息是一种资源,可以增强患者信心,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医疗信息作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医方的信息执行力。本文提出了信息执行力概念,以人文精神温暖患者心,化解医患紧张关系;以医方信息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医患冲突与诚信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患冲突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从深层次研究医患冲突的原因,诚信的缺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医疗服务领域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尤蔚  夏妍 《中国医院》2009,13(6):32-34
运用社会学理论中的角色差异理论、角色转变及角色冲突理论对医患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途径,引入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调和医患双方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保证,对改善医患关系,有效减少医患冲突,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是医疗行为的滋生物,只要有医疗行为的地方就会有医患关系的存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医患双方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今医患冲突的发生,就是这种差异发展的结果.从利益的视角探讨医患双方矛盾冲突的实质,并用差异论探讨解决医患矛盾的途径,对于构建新形势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医疗法规的出台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疗法规的实践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冲突。本文从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患者行使权利的困境及现行部分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进行了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研究医疗服务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以及医疗信息披露制度在控制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降低搜寻成本、控制信息成本、优化约束成本的作用等,以加强促进医疗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进而有效控制交易成本的产生.同时也分析指出了医疗信息披露制度控制交易成本在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作用:改善患者信息劣势地位,帮助患者理性就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控制药价,提升医院公益性;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在诊疗或缓解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点[1].既往大量研究多从医护人员的视角出发,讨论工作热情、服务态度等问题在医患关系中的地位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度对医护人员身心的影响[2].但作为医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患者对医疗过程满意与否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关系到诊疗的进展及效果.本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调查患者对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并分析可操作的对策与措施,以缓解医患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为了更好地优化医疗环境,寻求缓解医患矛盾的新思路,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全面进行分析,发现医患矛盾涉及政府、医疗体制、思维模式及医生角色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患冲突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政府推行了一套“少给钱、多给政策”的思路,试图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医疗体制。然而由于医疗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有激励却无约束;由于医疗市场的垄断竞争性,有活力却无竞争。所以,当前解决医疗纠纷必须从医疗体制着手,从医药、医保、医疗相互结合、相互关联的系统高度发掘医患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并在“三项改革”联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教育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循证医学是 2 0世纪末期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科学 ,其核心内容是将当今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愿望 ,进行系统全面地综合评价 ,为临床医疗、科研、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 ,临床医学教育也应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frequently an appearance of conflict between medicine and economics. This arises first because the nature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 requires the doctor to make decisions on behalf of the patient and thus serves to explain why medical ethics exist. But secondly it is due to the relative lack of acceptance of the ethics of the common good within medical ethics. As a result while economic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has as an objective the maximisation of the health of the community, subject to resource constraints, medical ethics pushes individual doctors to try to maximise the health of their patients.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latter will sum to the former. To make the maximisation of health of the community the goal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requires institutional changes,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budgeting, which will cajole and if necessary coerce doctors to adopt the good of the community as their objective.  相似文献   

13.
医患冲突是我国现阶段医学发展过程中由医惠对角色、权利、义务、利益等方面的认识和要求出现了巨大的差距,社会诸多因素的交叉、碰撞而导致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卫生资源的有限和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公;医方是医学资源的垄断者;医患又都是自我利益的最大追求者。依据社会学的冲突理论,从冲突的方式、程度、目标来划分,医患冲突可以分为直接冲突和间接冲突、暴力冲突和非暴力冲突、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由于间接冲突和非现实冲突的隐秘性、潜存性和对医患关系影响的深刻性,所以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张翔 《医学与社会》2007,20(4):17-19
从医疗服务中医患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着手,揭示了医疗服务市场中存在的经济学悖逆现象??“卫生资源投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然而价格却上升”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信誉与医疗服务交易主体市场行为的关系,研究信誉机制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就改善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状况,建立医疗服务市场信誉驱动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全方位、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医患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和升级,医疗纠纷日益增加。本文对某三甲医院1例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医患纠纷产生原因及现状,并对现今社会的重大医患纠纷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强基层”“大健康”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合理就医秩序和完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家庭医生相关政策颁布及推行进行讨论,分析其经验、问题与不足,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借鉴。在文献综述及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家庭医生相关政策发展和实践进程进行梳理,指出我国家庭医生政策大致经历了酝酿萌芽、试点探索、渐进推广和全面实施4个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内容及推行情况、实践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六方面参考建议: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政策保障,借助医保支付调整医疗资源分配;加强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增强家庭医生工作热情;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依托医疗联合体,推进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郝珍  陈小琤 《中国病案》2013,(11):53-55
介绍“银医一卡通”执行地缴费系统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应用,探索缓解病人挂号难看病难、缴费难的对策。该缴费系统通过银行卡替代医疗卡,充分利用国有银行金融系统技术平台和我院的优质卫生资源,建立起实用性、可行性和先进性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再造门诊挂号、就诊、缴费新流程,提高了医院门诊收费准确率和效率,降低了收费出现差错的几率,减少了退费出现的可能,避免了结算环节引发冲突或医疗纠纷的可能,保证了门诊结算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了资金安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罗琴  梁海伦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833-1838
近年来,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各地陆续在实践中探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随着实践的发展,各地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地均在不同方面有所创新。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已有部分文献指出了家庭医生制度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但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慢性病护理模式(CCM)在国外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虽其医疗团队中由护士主要承担工作任务,而我国家庭医生制度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但二者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CCM高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设计,可以为我国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工作模式及流程提供借鉴,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本文在CCM框架下,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现今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在服务提供系统的人员和流程、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的协同性、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决策支持、资源分配机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在CCM基础上,结合各地已有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本文对其未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建立高效的团队服务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实现卫生医疗服务组织协调联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患者自我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在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家庭医生服务中,中医药的融入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现有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中几乎未提及或很少涉及中医药服务,中医药的融入程度还不够。因此,推动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服务迫在眉睫。目的 了解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找出中医药服务与家庭医生服务的契合点,为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对策与建议。方法 2018年10月,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中,以“家庭医生服务”和“全科医生服务”为主题词,检索时间为“2010-01-01至2018-09-15”,来源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CSCD”,检索家庭医生服务相关期刊论文,最后纳入分析的文献83篇。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家庭医生服务系统的内外部出发,构建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系统内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经济负担、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四个维度,系统外部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维度。结果 纳入分析的83篇文献中:提及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经济负担、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四个维度存在问题的占比分别为62.7%、12.0%、18.1%、6.0%;提及系统外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维度存在问题的占比分别为43.4%、12.0%、33.7%、41.0%。结论 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服务,需要从系统内外部八个方面展开:系统内部,需鼓励中医药人才加入家庭医生队伍;加入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西医签约合作提供服务;适宜合理运用中医药;系统外部,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信息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