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泉山铁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矿体赋存于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强烈,形成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石榴石绿帘石矽卡岩等镁质矽卡岩。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矿石经过一个热液交代作用过程,表明长泉山铁矿的形成与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棋盘石铅锌多金属矿属于矽卡岩型多金属矿。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后认为,矿体严格受岩体、碳酸盐岩及构造的控制,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硫化铅锌矿石;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特征;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为该矿床的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张家山铁矿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矿石的矿物组合、化学组分等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研究,认为张家山铁矿床应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原生矿床为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并厘定了该地区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安庆铜铁矿床是产于长江中下游铜(金)、铁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中的一典型矽卡岩矿床,矿体赋存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大理岩与月山闪长岩体之间的接触带上。典型剖面系统取样分析显示,矿体与围岩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矿物组合分带与岩石化学分带特征,即靠近大理岩带发育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与团块状矽卡岩型矿石,远离大理岩带发育浸染状矽卡岩型矿石,靠近闪长岩带发育透辉石矽卡岩。从大理岩到磁铁矿体, Fe2O3T含量显著增加,之后随着靠近闪长岩体,其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CaO显示了与Fe2O3T相反的成分变异特征。矿物与全岩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及团块状矽卡岩型矿石均具有岩浆成因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浸染状矽卡岩型矿石显示了交代成因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矿体地质、矿相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矽卡岩成矿经历了矿浆贯入期与热液成矿期,前者包括氧化物阶段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后者包括进化交代阶段、早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退化蚀变阶段。结合已有的区域岩浆岩成岩机制研究成果,认为安庆铜铁矿床应是矿浆贯入与接触交代复合成因的矽卡岩型矿床,由于高位岩浆房中岩浆不混溶作用形成的富Fe熔浆是该矿床中成矿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桦甸火龙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桦甸地区晚二叠世寿山沟组中部大理岩内,发生了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在矽卡岩外接触带中形成矽卡岩型钼矿床,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围岩蚀变复杂,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其矿石矿物组合简单,由辉钼矿和少量的黄铁矿、磁铁黄矿、黄铜矿、闪锌矿、白铁矿组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笔者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万象省赛宋文县爬立山铁矿区开展铁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项目成果为基础,对爬立山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力西期为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重要的富铁矿成矿期.爬立山铁矿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与中—上泥盆统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区矽卡岩发育,已发现的10个原生铁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矿体形态、产状的变化受矽卡岩体控制.爬立山铁矿为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中的中高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该矿为产于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矽卡岩化砂岩和大理岩中的大型铁矿床.在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巨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矿区泥盆系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钙质砂岩层位及北东、北北西向及北西向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大理岩和钙质砂岩.矿石矿物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次为褐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地层、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北西向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断层的多期次活动及其后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断层和东西向断层是区内矽卡岩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在综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磁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提出矿区磁异常深部及外围尚有矽卡型铁矿找矿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为老挝川圹—长山成矿带富铁矿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2含量小于1.72%,Al2O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相似文献   

8.
陕西木龙沟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立宏  李静  陈艳 《西北地质》2013,(4):151-155
陕西木龙沟铁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地质构造单元归属华北古大陆南缘华山一熊耳山陆缘带。矿床主要围岩地层为蓟县系巡检司组,岩体分叉侵入,矿体产于燕山中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巡检司组内、外接触带。矿石成分简单,以磁铁矿为主,其他具有工业意义的金属有钼、锌、铅、铜。通过对该矿床的矿体、矿石特征、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构造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控制,钙镁碳酸盐是成矿的有利围岩。  相似文献   

9.
东天山红云滩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火山碎屑岩地层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大量磁铁矿为主,含少量的磁赤铁矿、镜铁矿、黄铁矿和极少量的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石英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为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矿石结构包括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围岩蚀变对称分带明显,从矿(化)体到两侧围岩,蚀变呈现从深色到浅色的变化现象.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组构的观察,本次工作识别出矽卡岩期和热液期两个成矿期,进一步细分为4个成矿阶段: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主成矿期)、热液早期阶段及石英-硫化物阶段.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石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为主,辉石端员组分以透辉石-钙铁辉石为主,角闪石端员组分主要为阳起石和透闪石,这些特点表明矿区矽卡岩为热液交代钙矽卡岩.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是由富铁岩浆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运移、交代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富钙火山碎屑岩地层而形成的,磁铁矿的形成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拉伊克勒克铜铁矿是最近在新疆东准噶尔琼河坝覆盖区发现的高品位矿床,矿体中TFe平均达51%,Cu含量在1%以上,并伴生Au,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的特点,经济价值较高。该矿的发现首先是通过1∶5万地面重力、磁力和激电资料的处理分析,优选出找矿靶区;然后开展大比例尺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发现在第四系覆盖区下存在高磁、高密度和中高极化率复合异常体;在异常有利地段实施钻探,首钻在揭穿第四系后即发现厚大隐伏矽卡岩型铜铁富矿体;通过7个钻孔的控制,求得铁资源量2.45Mt,铜资源量44 kt。矿体主体产于泥盆系下统安山岩和凝灰岩的层间构造裂隙中,厚度8~32m,长度大于200m。矿体两侧围岩蚀变发育,从内到外形成透辉石化、绿帘石化和角闪石、阳起石的蚀变分带。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钙铁榴石、透辉石—次透辉石等。矿体产状、矿石矿物组成、蚀变分带等特征表明,矿体类型为矽卡岩型,但是与一般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不同的是矿体周边未见碳酸岩与岩体,不存在接触交代的环境。综合分析认为该矿是一个典型的岩浆矽卡岩型矿床,其成因是深部形成的矽卡岩矿浆侵入到地壳浅部的构造裂隙中,在结晶分异和自交代过程中形成的。拉伊克勒克隐伏富铜—铁矿床及相邻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说明综合地球物理在覆盖区找矿中能发挥重大作用,也扩大了在东准噶尔地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矽卡岩型铜铁矿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西藏措勤县的隆格尔铁矿位于拉萨地块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的西段,是冈底斯西段中生代矽卡岩型铁矿中重要的矿床之一。野外和室内工作表明,隆格尔铁矿床属矽卡岩型铁矿,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粗粒二长花岗岩。因此,本文通过对隆格尔铁矿成矿岩体的LA_ICP_MS和SHRIMP锆石U_Pb定年来探讨其成矿时代。分析结果表明:隆格尔粗粒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15.5±2.1 Ma,可近似代表铁成矿年龄。隆格尔铁矿与其东侧同处于同一构造单元内的尼雄铁矿床成岩成矿年龄为110~116 Ma,两者间的洛布勒铁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为111.3±1.6 Ma。这些铁矿床处于相同的构造单元,具相似的成矿特征和相近的成岩成矿年龄,构成一条东西向展布的早白垩世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带,并可能向西延伸包括帮部勒、龙认拉、查加寺等矽卡岩型铁矿床。该带上还发育有晚白垩世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如日阿铜金矿床,成矿年龄均为87 Ma。因此,这一成矿带应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岩浆演化过程。隆格尔铁矿床乃至整个成矿带成铁的岩浆活动可能与洋壳断离前的板片回卷过程相关,成铜金的岩浆活动可能与洋壳断离过程相关,而矿区内石英闪长岩的侵入处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安徽铜陵包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村矿床是铜陵地区近年新探明的一个矽卡岩型独立金矿。金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不规则状,赋存于包村石英闪长岩体与中下三叠统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及附近围岩的裂隙中,具脉型金矿化特征;金矿石中富含多种铋矿物,且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一种与燕山期钙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NaCl_H2O_CO2体系,当其沿近南北向包村断裂进入相对开放的脆性构造裂隙空间,因压力骤降而造成流体不混溶,导致CO2和NaCl_H2O相分离,从而引起热液体系pH、Eh、fo2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明显改变,最终促使金在有利的空间内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A comprehensive contrast of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ore-forming fluid features, especially fluid ore-forming processes, has been performed between the Tianmashan and the Datuanshan ore deposits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tabound skarn Au-S ore deposit in Tianmashan and the stratabound skarn Cu ore deposit in Datuanshan are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contrast. The magmatic pluton in Tianmashan is rich in Au and poor in Cu, but that in Datuanshan is rich in Cu and Au. The wallrock strata in Tianmashan contain Au-bearing pyrite layers with some organic substance but those in Datuanshan contain no such layers. Moreover, the ore-forming fluids in Tianmashan are dominantly magmatic ones at the oxide and sulfide stages, but those with high content of Cu in Datuanshan are mainly groundwater fluids.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al evolu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 variation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result in gradual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4.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分析安徽省淮北地区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明确划分两大矿床类型及其亚类。同时依据成矿母岩、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交代蚀变组合、矿化系列以及成矿地质环境、岩浆矿质来源等因素,创立了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并归纳出成矿模式若干重要特征的新认识。为在淮北地区寻找该类型隐伏铁(铜)多金属矿床,实现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兰道班江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中 《吉林地质》2009,28(2):52-55
通过对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兰道班江铁矿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成矿热液来源于中酸性花岗闪长岩体,地层为碳酸盐类,二者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铁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辽宁桓仁铜锌矿床属夕卡岩型,主要盛产铅、锌、铜、铁.矿体赋存于寒武系灰岩与燕山期闪长杂岩体之间的接触带——夕卡岩中.总结了矿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矿体分布及产状、形成物理化学等条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并绘制了成矿模型,为该矿的成矿规律及深部预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桓仁夕卡岩型铜锌矿产于寒武纪灰岩与燕山期闪长杂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中.文章总结了矿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矿体分布及产状、形成物理化学等条件,推断分析了该矿床的成因机制,建立了成矿模式,并进行了深部预测.  相似文献   

18.
山东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齐河—禹城一带,选择航磁异常与区域重力异常套合地区,实施了大比例尺重磁测量,经钻探验证在该区首次发现了总厚度72.73m、全铁平均品位56.75%的厚大富磁铁矿,取得了地质找矿的重大新发现。矿体产于燕山晚期中-基性岩浆岩与奥陶纪马家沟群灰岩的接触带上,矿床成因为矽卡岩(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该铁矿的发现是山东省近年来地质找矿的重大发现之一,预示在齐河—禹城地区进一步开展富铁矿找矿工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石碌式”铁氧化物_铜(金)_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讨和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矿床严格受层位(主要为青白口纪石碌群第6层)、岩性(钙镁质矽卡岩等)、构造(复式向斜、层间滑脱带、片理和劈理)和/或岩性界面等控制;并强调石碌铁矿所经历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侵位所导致的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相关,而岩浆热扰动则是导致深部含矿热卤水形成、上升并渗滤、交代矿源层的重要因素。最后,作者将该矿床称之为"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初步将其归属为IOCG(即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型层控式钙镁质矽卡岩矿床,并初步构建了该类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