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鼠耳蜗毛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取刚出生2~3天小鼠耳蜗,采用鼠尾胶表面平铺培养并结合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耳蜗基底膜经1~5天培养,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有序,无任何衰亡和缺损.结论耳蜗Corti器可以在体外培养环境存活一定时间并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哺乳类动物耳蜗血管纹细胞的离子转运、内淋巴液生成以及耳蜗内淋巴电位产生的主要机制。详细阐述了每一种离子转运蛋白的作用,讨论了耳蜗血管纹中钾离子循环、氯离子循环和盐的平衡,以及这些平衡得以维持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水通道蛋白-1,3在豚鼠耳蜗及内淋巴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AQP)-1,3在豚鼠耳蜗及内淋巴囊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豚鼠耳蜗及内淋巴囊中AQP-1,3的表达。结果:AQP-1主要表达于耳蜗螺旋韧带基底部、Corti器基底膜及鼓阶内侧上皮面及内淋巴囊上皮细胞下的基质组织中;AQP-3主要表达于血管纹、螺旋韧带、Corti器、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内淋巴囊的上皮细胞及其下的基质成分中。结论:AQP-1,3在豚鼠耳蜗及内淋巴囊中存在广泛表达,但其功能仍未明确。  相似文献   

4.
耳蜗内淋巴具有独特的离子成分,以及相对于外淋巴+80mv+90mv的耳蜗内电位。血管纹对维持耳蜗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它在向内淋巴转运钾离子的过程中产生耳蜗内电位。本文对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各种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耳蜗内淋巴具有独特的离子成分,以及相对于外淋巴 80mv~ 90mv的耳蜗内电位。血管纹对维持耳蜗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它在向内淋巴转运钾离子的过程中产生耳蜗内电位。本文对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各种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Corti‘s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正常人Corti’s器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用扫描电镜观察成年人和胎儿的Corti’s器。结果成人和胎儿Corti’s器基底圈内、外毛细胞排列规则,中圈和顶圈毛细胞排列不规则,内毛细胞以一排,外毛细胞以三排排列。可观察到列外的内、外毛细胞,四排排列和自然缺失的外毛细胞。外毛细胞粗大的静纤毛以及由于固定不及时引起的外毛细胞静纤毛气球样改变。结论 用扫描电镜观察成人和胎儿Corti’s器的精细结构,发现了毛细胞排列的基本规律和一些异常的形态。及时固定是保存Corti’s器结构完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成年CBA小鼠耳蜗和前庭的有关数据,为内耳感受器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只出生后3个月左右的成年CBA小鼠(12耳)的耳蜗和前庭各终器取出并制备成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和全前庭终器铺片。测量全耳蜗基底膜的总长度,以及基底膜和Corti器在耳蜗不同部位的宽度。观察并记录全耳蜗毛细胞的总数和基底膜上不同区间的毛细胞密度。观察并记录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毛细胞的总数及其微纹区和周边区的毛细胞密度,记录壶腹嵴上的毛细胞密度。结果正常成年CBA小鼠的耳蜗基底膜长度为(5.76±0.196)毫米(平均数±标准差,下同),基底膜的宽度在耳蜗底部距起始端约1.5毫米处为(339.1±9.87)微米,在耳蜗中部距起始端约3毫米处为(304.5±11.82)微米,在耳蜗顶部距起始端约5毫米处为(300.1±7.22)微米,说明小鼠耳蜗基底膜的宽度从底回到顶回逐渐变窄。Corti器的宽度在耳蜗底部距起始端1.5毫米处为(37.80±2.24)微米,在耳蜗中部距起始端约3毫米处为(45.00±2.67)微米,在耳蜗顶部距起始端约5毫米处为(52.20±3.16)微米,可见Corti器的宽度从底回到顶回逐渐变宽。CBA小鼠全耳蜗毛细胞的总数为(3116.41±151.91)个,其中内毛细胞总数为(680.67±17.50)个,而外毛细胞的总数是(2435.8±143.46)个。耳蜗内、外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541.1±9.36)个/毫米,其中内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118.3±2.68)个/毫米,外毛细胞的平均密度为(422.8±11.87)个/毫米,耳蜗毛细胞在耳蜗基底膜上不同区间的毛细胞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椭圆囊斑上的毛细胞总数为(3300±177.51)个,球囊斑上的毛细胞总数为(3045±361.57)个。前庭球囊斑和椭圆囊斑微纹区和周边区的毛细胞密度基本相同(P>0.05),两个囊斑微纹区的平均毛细胞密度为(40.2±6.59)个/0.0025mm2,两个囊斑周边区的平均毛细胞密度为(53.2±7.18)个/0.0025mm2,可见囊斑微纹区的毛细胞密度低于周边区。尽管小鼠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区被位于嵴中央的上皮细胞分隔为两个区域,但三个壶腹嵴上的毛细胞密度基本相同,其平均密度为(44.7±7.15)个/0.0025mm2。结论本实验所得CBA小鼠耳蜗和前庭测量数据,为进一步定量观察CBA小鼠内耳病理学改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耳蜗作为听觉器官具有独特的离子环境。听觉感受器毛细胞的纤毛浸浴在高K^ 浓度的内淋巴液中,K^ 是主要的感受器电流。内淋巴内还有一个 80mV的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EP)。它是感受器电流最主要的驱动力。维持耳蜗电位的稳定以及内淋巴K^ 的动态平衡对维持正常听觉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血管纹在向内淋巴转运K^ 的过程中产生了EP,这一过程也是耳蜗K^ 外侧循环的一个环节,但是具体到血管纹内的哪种细胞和哪种通道产生了EP,一直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mad4基因缺陷小鼠中耳及内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Smad4基因对中耳及内耳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建立的Smad4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模型,通过火棉胶包埋HE染色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情况;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耳蜗内、外毛细胞数量;应用扫描电镜观察Smad4(+/+)与Smad4(+/-)小鼠的内耳超微结构。结果火棉胶包埋HE染色显示:Smad4(+/+)与Smad4(+/-)小鼠耳蜗大小、耳蜗转数均未见异常,中耳鼓膜正常,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及关节结构正常,骨细胞排列紧密,Smad4(+/+)与Smad4(+/-)之间没有差异。Smad4(+/+)小鼠耳蜗Corti器结构完整,未圯异常,血管纹厚薄均匀,血管腔腔径大小均匀。内、外毛细胞及内外柱细胞、支持细胞无异常,螺旋神经节细胞未见缺失;Smad4(+/-)小鼠耳蜗钩端至-回外毛细胞轮廓不清,呈均质化,细胞核消失。Deiter细胞核下沉或消失,相应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大量缺失。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显示:Smad4(+/-)和Smad4(+/+)小鼠均有明显的局限于Corti’S器底同的外毛细胞缺失,其中Smad4(+/-)小鼠外毛细胞的缺失,比Smad4(+/+)小鼠更明显(P〈0.01),两个基因型小鼠的内毛细胞均未见缺失。扫描电镜显示:Smad4(+/+)小鼠未见明显病理变化,Smad4(+/-)小鼠耳蜗钩端外毛细胞静纤毛广泛散在性缺失,外毛细胞的表皮板穿孔、自溶,其周边与指状突小皮板断离。两个基因型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纤毛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mad4基因敲除后内耳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表明Smad4基因缺陷导致小鼠内耳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霉素对小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16只在出生后第8天开始连续10 d皮下注射硫酸新霉素,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1、4、8、12 w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每次ABR检测后,新霉素组随机取3只小鼠,对照组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后,取耳蜗进行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耳蜗Corti器及毛细形态学变化。结果 新霉素可造成小鼠耳蜗毛细胞严重损伤,且小鼠ARB阈值显著增高,不可恢复;新霉素对耳蜗Corti器毛细胞的损伤顶圈最轻,中圈次之,底圈最重,且随着时间推移Corti器形态结构破坏逐渐加重且不可自我修复。结论 硫酸新霉素造成小鼠Corit器毛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耳廓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3耳耳廓开放性外伤经彻底清创,肝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对位缝合。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丹参扩张血管、罂粟碱改善微循环。结果 23耳中2耳失访,18耳完全成活,1耳部分成活,2耳完全坏死。结论 耳廓撕裂伤、断伤、带有皮蒂的耳廓离断伤,由于断端双侧血管丰富,经对位缝合后容易成活。但耳廓完全离断伤由于缺乏血供,经对位缝合后不易成活,可采用去皮血管植入包埋法,带肌蒂皮瓣移植法或尝试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血管吻合,以提高耳廓完全离断伤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The management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has evolved steadily over time. Organ preservation with primary radiation therapy has produced excellent onc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disease. Planned neck dissection after organ preservation therapy continues to be an integral step for regional control.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emphasiz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btain optimal results in terms of cure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