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确切,且肺功能改善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指标等。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肺功能恢复情况和外周血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胸闷气短、肺哮鸣音、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显著下降。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增强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0例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哮喘积分、患者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哮喘积分、患者满意度、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复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26-3828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接受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基础疗法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基础疗法上于三伏天加用自制咳喘平巴布贴穴位贴敷,同时辅以艾灸,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试验组患者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咳喘平巴布贴穴位贴敷法可明显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法方便简洁、价廉效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哮喘发作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6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CT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哮喘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哮喘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哮喘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哮喘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马相敏 《当代护士》2021,28(6):103-105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共11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儿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出院.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肺功能,并在出院6个月后进行哮喘控制和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 两组出院6个月后的肺功能均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肺功能优于同时期对照组,哮喘控制率和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出院随访的基础上,为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提供延续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哮喘症状控制,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6月院前急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按常规院前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院前急救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0.
彭英 《妇幼护理》2022,2(1):142-145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生活质量(以PAQLQ量表评价)及急性哮喘发作频率、哮喘控制情况(以ACT量表评价)、肺功能指标、患儿家属健康常识掌握水平差异,并比较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儿PAQLQ量表各项目评分、急性哮喘发作频率、ACT评分、肺功能指标、患儿家属健康常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PAQLQ量表各项目评分、ACT评分、患儿家属健康常识掌握率高于参照组,急性哮喘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控制水平与患儿家属对健康常识的掌握水平,也能够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87-889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试验组(n=40)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哮喘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哮喘症状积分为(0.21±0.09),低于对照组的(0.86±0.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给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哮喘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16例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与试验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使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呼吸改善情况、肺功能情况与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同时能提高肺功能与临床护理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家庭式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9年11月1日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结合家庭式护理;比较护理前、护理1年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哮喘控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C-CACT)]、生活质量[采用儿科哮喘生活质量量表(PAQLQ)]、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急性发作频次及再次入院频次。结果:护理1年后,两组FEV1、PEF、FVC、FEV1/FVC指标及C-CACT与PAQLQ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消失时间、急性发作频次、再次入院频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结合家庭式护理可有效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发作与入院频次,有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特征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在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对症治疗上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干预,B组在临床治疗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所花费用、住院时间、负面心理状况的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0.01),且干预后B组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临床总控制率高于A组(P0.05);B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其就医成本,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作为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24-412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增高(P0.05),且试验组增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和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60)。试验组患者采取群组管理模式,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小组交流、疑难解答和个体化诊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指导和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控制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控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群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控制水平,应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呼吸科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FENO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哮喘病情控制情况,1年后患者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的次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哮喘病情控制情况具有显著差异( P<0.01),1年后患者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的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FENO监测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病情控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方面的价值,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提高自护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试验组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制定健康教育处方,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哮喘的相关知识,峰流速仪,定量雾化仪及平喘药物的使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哮喘发作频率及年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制定全面的健康教育处方,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可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筒式吸舒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吸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筒式吸舒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吸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9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直接应用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联合筒式吸舒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3%,对照组总有效率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筒式吸舒器联合应用在哮喘吸入治疗中总体优于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筒式吸舒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吸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9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直接应用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联合筒式吸舒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3%,对照组总有效率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筒式吸舒器联合应用在哮喘吸入治疗中总体优于沙丁胺醇定量气雾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