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家栋  赵海宝 《环境工程》2016,34(11):68-71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可有效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常规电除尘器实现"超低排放"的最佳提效改造方式之一。介绍了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特点,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进行低低温改造前需要进行的方案选型和技术参数计算,包括酸露点、入口烟气温度、灰硫比、低温腐蚀控制、提效幅度评判。提出了常规电除尘器具体的低低温改造方法,以及低低温改造与"移动电极"或"小分区"技术结合的综合改造技术,并分析了相应的工程改造案例。为常规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低温电除尘器可以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协同去除烟气中的SO_3。但由于烟气参数的变化,需要对系统运行方式优化,分析诊断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燃煤电厂已迈入超低排放时代,超低排放改造中,管式换热器烟气冷却器的加装位置有干式电除尘入口和吸收塔入口两种选择。前者具有提高电除尘效率、协同脱除SO3等优势;后者具有投资费用少、运行费用低、积灰和磨损风险小、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等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已投运超低排放机组烟气冷却器实际运行情况,认为烟气冷却器的两种布置方案均可行,应结合具体工程的除尘效率需求、烟气冷却器可布置空间、脱除SO3需求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两种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针对嘉兴电厂#1、#2机组(2×330MW)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具体情况,对烟气冷却器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方案二除尘效率低于方案一,但仍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方案二投资费用和年运行费用分别比方案一低1817.99万元和470.16万元。  相似文献   

4.
低低温电除尘器二次扬尘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二次扬尘增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发挥其高除尘效率。分析了低低温电除尘器二次扬尘的特点和国外采取的措施及研究现状,包括离线振打、旋转电极技术两种解决方法。提出了新型解决低低温电除尘器二次扬尘的方法,即优化振打系统,并将该技术在长兴电厂低低温电除尘器中的应用作了重点阐述,成功解决了该项目的二次扬尘问题。  相似文献   

5.
低低温电除尘器灰硫比计算及中国煤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电除尘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改善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适应性,还可除去烟气中大部分的SO3,已经成为日本燃煤电厂烟气治理的主流。烟气的灰硫比(D/S)是低低温电除尘器选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除尘器是否会受到低温腐蚀的评判标准。对烟气灰硫比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国几种代表性煤种的灰硫比,以及灰硫比与腐蚀和提效幅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低低温电除尘器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某低低温电除尘系统进行了多场条件下的数值模拟。采用k-ε模型来模拟湍流场,用离散相模型(DPM)来模拟飞灰颗粒的运动,用换热器模型和多孔跳跃模型模拟烟冷器内温度场,用电磁流体模型(MHD)模拟电场,用颗粒群平衡模型(PBM)模拟颗粒团聚规律。结果表明:烟道内布置导流板及阻流板后,电除尘器各分室进口流量偏差均在±1%以内,出口不超过±0.5%。颗粒相质量流量分配偏差也均未超过±5%。各室入口截面烟气流速相对均方根差均不超过0.25。模拟烟冷器内各截面的温度、密度及流速变化规律与实际相符。电场内电势分布由放电极向收尘极呈不均等环状分布,粒径越大的颗粒越容易被收集,小颗粒易发生逃逸。随着时间的推移,烟冷器内颗粒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当t=0.8 s以后,颗粒平均粒径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7.
该文重点介绍了电凝聚技术、旋转电极式电除尘技术和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并结合工程实测,分析了3种电除尘技术的梯级提效能力及耦合提效特性,3项技术集成,可有效解决常规电除尘器存在的细颗粒荷电不充分、振打引起二次扬尘和高比电阻粉尘引起反电晕的技术瓶颈,可在较低能耗水平条件下实现烟尘超低排放。与电袋复合及袋式除尘技术相比,3项技术集成,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性上都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且运行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首次通过3项技术的有效集成,配合精细化气流均布技术,实现燃用高灰劣质煤机组的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5 mg/m~3。表明在当前超低排放的要求下,电除尘技术依然是燃煤电厂烟尘治理的主流技术,且在实现高灰劣质煤超低排放时,电除尘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湿式电除尘器的技术特点、工程应用特点的分析,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在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671台次燃煤火电机组NO_x排放实时监控数据,对非超低排放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启动过程中NO_x排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81.53%,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64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84.06 mg·m~(-3);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79.86%,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52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31.61 mg·m~(-3);非超低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间NO_x超标率和平均超标时长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非超低排放机组中,除300 MW等级机组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显著低于200 MW等级机组外,其余对比组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及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等级超低排放机组之间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和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都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的情况, 600 MW等级机组超标时长控制最优, 1 000 MW等级机组排放浓度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0.
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在低尘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应用范围,结合目前低浓度粉尘环境中特别是在空调净化系统中除尘、净化技术的发展和滤筒式除尘技术的优点,通过对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在低浓度粉尘环境中的应用分析,特别是在空调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说明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可以解决目前低浓度粉尘环境特别是空调净化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低浓度粉尘环境具有很好的除尘净化效果,且适合低浓度粉尘环境的特殊要求,在低浓度粉尘环境中应用时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拓宽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电力行业中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除尘器在我国电力行业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与大量的工程业绩,但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布袋除尘器开始进入电力行业.以2个具体项目的烟气条件为例,分析比较了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线-管式静电除尘器的流动特性以及粉尘收集过程,建立流场、电场和颗粒动力场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逃逸粉尘平均粒径随工作电压增高呈非线性递减关系,但随入口流速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而粉尘向收尘板偏移趋势随工作电压增高而增强,但随入口流速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已竣工的某252m~2静电除尘器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脉动实验的实测结果,提出了一种较为合适的计算简图。  相似文献   

14.
五区电除尘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除尘器提效改造技术,由于其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稳定运行,工程投资少、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模拟计算分析其阻力和对气流分布影响的基础上,试验研究其对不同粉尘的收尘性能,结果表明:五区电除尘技术可高效捕集微细、高比电阻粉尘,且设备阻力小,气流分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微细粉尘在静电除尘器中的运动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线板静电除尘器中的电流体动力学过程,利用FEMLAB软件对电势泊松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进行联立耦合求解,得到线板放电过程中电场强度分布,估算电晕外区不同粒径粉尘所受到的电场力;利用Fluent软件采用动力风模拟离子风的方法计算放电通道的流场分布,得到空间速度分布图,并分析了气流扰动对颗粒物的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动力风模拟离子风流场的分布符合放电环境下离子风的形成过程,该方法可以简化复杂的电流体问题。不同粒径粉尘在电场空间中的运动受到的电场力、离子风力随粒径大小不同而变化很大。研究结果对静电除尘器的改造和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丽娜  丁志江  肖立春 《环境工程》2012,(Z2):187-189,235
伏安特性是分析电除尘放电特性和运行状况的基本方法。深入研究电除尘伏安特性,有助于提高除尘效率,为微细颗粒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研究了不同电场风速、雾滴粒径和喷水量下湿式电除尘的伏安特性。结果表明:当电场风速为1.0~1.2m/s、喷嘴压力为0.3~0.4MPa、喷水流量为0.24m3/h,湿式电除尘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通过对该状态下的除尘效率的测定,验证了该参数组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张晓青  韩戈奇 《环境工程》2020,38(3):135-141
电除尘器主要分为电控和本体两部分。简述了工频电源、高频电源、脉冲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高频电源、脉冲电源及两者组合使用时对电除尘器的提效规律,并分析了其相应的电能消耗。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在满足电除尘器设计要求及最终烟尘排放的前提下,建议通过节能运行的方式,将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控制在15~20 mg/m3。基于实际工程,通过节能优化降低电除尘器的运行电耗,节能比例为30.56%~50.08%。该结论可为后续电除尘器提效及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