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和餐厅共5类63家公共场所进行PM2.5浓度监测,同时现场调查禁烟政策、室内人数及吸烟人数等相关情况。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93.28±65.42)μg/m3,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及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3.46±26.64)、(72.55±39.05)、(103.13±42.01)、(104.36±69.81)、(164.64±138.68)μg/m3。室内PM2.5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者密度、室外PM2.5浓度、禁烟政策及禁烟标志。结论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与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城市典型公共场所室内PM_(2.5)污染状况,研究室外PM_(2.5)质量浓度对室内的影响,为监管部门控制公共场所PM_(2.5)暴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盐城市区选4家典型公共场所作为监测对象,采用光散射式粉尘仪对室内PM_(2.5)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同时记录环保部门公布的同时段PM_(2.5)质量浓度。结果 4家公共场所室内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95.0μg/m3,是室外的1.68倍。室内PM_(2.5)平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外质量浓度冬季显著高于秋季(P0.01),室内质量浓度冬秋季无明显差别(P0.05)。室内外质量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779,P0.001)。结论盐城市典型公共场所室内PM_(2.5)污染较重,确保集中式空调正常运行和严格控制吸烟和油烟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室内PM_(2.5)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室内PM2.5的污染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1月以重庆市5类(餐馆、集体食堂、医院候诊室、娱乐场所及机关办事大厅)38家公共场所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散射法同时测定室内外PM2.5浓度,同时现场记录监测场所的门窗及空调等通风装置的开启状态、室内人员数量、正在吸烟的人员数量及室内外温湿度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38家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211±93)μg/m3,范围为68~468μg/m3,室外PM2.5平均浓度为(198±80)μg/m3,范围为85~402μg/m3;室内、外PM2.5浓度比值(I/O值)为1.07±0.23,范围为0.58~1.76,有60.5%(23/38)的公共场所室内PM2.5浓度高于室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内空气PM2.5与室外PM2.5浓度及室外温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4,0.451,P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室内PM2.5浓度随室外空气PM2.5浓度及室内吸烟密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调查期间重庆市公共场所存在较严重的PM2.5污染,室外空气PM2.5浓度及吸烟密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室内PM_(10)与PM_(2.5)污染状况,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0家医院、9家宾馆、11家商场进行监测,采用美国TSI公司的光散射式粉尘测定仪(DUSTTRAKTNⅡ8532),在开始、中间、结束共4个时间段进行PM_(2.5)与PM_(10)的1 min时间加权平均质量浓度。结果深圳市公共场所室内PM_(10)质量浓度为90μg/m3,PM_(2.5)质量浓度为32μg/m3。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室内PM_(2.5)与PM_(10)的浓度存在差异。从公共场所室内PM_(2.5)对PM_(10)的贡献率为49%(26%~59%)来看,室内的PM_(10)中PM_(2.5)占到49%,PM_(2.5)与PM_(10)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深圳市公共场所室内PM_(2.5)与PM_(10)污染状况不容忽视,政府应将其纳入常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室内PM2.5的污染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对马鞍山市市区餐馆、网吧、咖啡厅、电影院四类共计20家室内公共场所分别进行空气PM2.5的浓度检测。同时记录监测场所的体积、室内吸烟、通风情况以及室外PM2.5的浓度等资料。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浓度中位数为133.73(IQR:74.96~259.28)μg/m3。经多元logsi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室外PM2.5浓度75μg/m3(OR=6.34,95%CI=1.25~32.21)、吸烟(OR=85.16,95%CI=11.32~640.67)、间断通风(OR=52.56,95%CI=3.70~747.04)、无通风(OR=19.92,95%CI=2.99~132.59)、使用灶头(OR=7.15,95%CI=1.22~42.06)是PM2.5浓度达标的危险因素,而夏季(OR=0.05,95%CI=0.01~0.43)、新风(OR=0.07,95%CI=0.01~0.44)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4类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较为严重,室外PM2.5浓度、通风、吸烟、使用灶头是影响污染水平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公共场所内实施全面禁烟和尽量保持室内通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室内颗粒物污染水平,分析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四、五星级宾馆共6家,于2014年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1次采样,监测室内外空气PM_(10)、PM_(2.5)浓度。结果调查的星级宾馆客房室内空气PM_(10)、PM_(2.5)平均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室外大气颗粒物浓度高于室内,PM_(2.5)在PM_(10)中所占比例低于室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楼层客房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客房的室内PM_(10)、PM_(2.5)浓度不同,秋季污染物浓度较高;开窗后客房室内颗粒物浓度高于开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宾馆室内颗粒物浓度与楼层无关,秋季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季节。在室内无污染源的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廊坊市冬季雾霾天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为廊坊市PM_(2.5)和PM_(10)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廊坊市广阳区12处公共场所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不同高度共设置2~3个检测点,使用LD-5C(B)微电脑激光粉尘仪检测PM_(2.5)和PM_(10)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个监测点PM_(2.5)、PM_(10)检测点各25个,PM_(2.5)超标检测点18个,超标率为72.0%;PM_(10)超标检测点24个,超标率为96.0%。1层检测点的PM_(2.5)和PM_(10)浓度均显著高于1层以上采样点,Mann-Whitney秩和检验U值分别为23.00、22.00(均P0.05)。结论廊坊市冬季雾霾天PM_(2.5)和PM_(10)污染严重,越接近地表面,污染程度越重,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PM_(2.5)和PM_(10)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PM2.5的组成及对健康的危害。方法于2013年11月和12月,在广州中心城区选择部分公共场所:购物、住宿和餐饮各3家,采集室内空气PM2.5样本,分析样本中的12种金属元素(Pb、Mn、Al、Cd、Cr、Sb、As、Be、Hg、Ni、Se、Ti)、四种无机水溶性离子(NO3-、SO42-、NH4+和Cl-)和16种多环芳烃(PAHs)(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屈、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艹北)。结果在所检测的3种组分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在三类场所中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43.84%、44.67%和60.81%;12种金属成分中,各类场所中Al、Pb、Mn、As、Cr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在9.38~339.50 ng/m3范围内,Be和Hg未检出(低于监测限),除餐饮场所的Al明显高于购物场所(P0.05)外,其他11种金属成分在各场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无机水溶性离子成分中,SO42-、NO3-、NH4+的质量浓度较高,浓度范围在1.27~63.70μg/m3;3类场所4种无机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多环芳烃成分中,Bb F、Flu、Ba P、Icd P、Bghi P、Chr的质量浓度较高,浓度范围在0.36~7.38 ng/m3。餐饮场所的16种多环芳烃明显高于购物和住宿场所(P0.05)。蒽(Ant)在购物和住宿场所中未检出,芴(Fl)在住宿场所中未检出。结论 3种类型公共场所PM2.5的成分和质量浓度有所不同,餐饮场所的PM2.5中金属元素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成分污染水平较高,对健康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火车站室内环境质量,于2017年2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6个火车站(4个新建火车站、2个旧式火车站)内不同位置PM_(10)及PM_(2.5)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新建火车站室内PM_(10)的浓度范围为98.5~220.4μg/m~3,PM_(2.5)的浓度范围为46.0~84.6μg/m~3;楼梯和电梯附近采样点设有排气扇,大气颗粒物浓度最低;所测6个车站的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比值(I/O)均小于1。提示新建火车站空气质量优于旧式火车站,通风设备有利于减弱PM_(10)及PM_(2.5)浓度,且室内空气质量优于室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公共场所室内PM_(2.5)浓度的改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1家设置和6家未设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照组)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作为监测点,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基础资料,每周对其室内外PM_(2.5)浓度进行监测,通过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集中空调对室内PM_(2.5)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设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相对室外PM_(2.5)浓度平均减少值优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验,P=0.021);不同距上次清洗时长组间PM_(2.5)浓度平均减少值存在差异(Z=18.770,P=0.016);中效新风口滤网对降低室内PM_(2.5)浓度比初效滤网能起到更优的效果(Z=-3.354,P=0.001);不同组间新风口滤网清洗频率在降低室内PM_(2.5)浓度的作用上存在差异(Z=14.167,P=0.007),每2个月清洗1次的频率最佳。结论合理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使用更高过滤等级的滤网并保持最佳清洗频率能有效降低室内PM_(2.5)浓度,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居室环境PM_(2.5)浓度,探索相关因素对居室环境PM_(2.5)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Dylos1700型空气质量监测仪(Dylos)对杭州市主城区某住宅小区某居室内空气环境PM_(2.5)浓度进行监测。结果居室内外环境空气PM_(2.5)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无相关性(r=0.190,P0.05);家庭烹饪活动影响室内PM_(2.5)浓度,二者之间有相关性(r=0.710,P0.01);吸烟、喷洒杀虫气雾剂会使室内空气PM_(2.5)浓度快速增高,约1h后浓度回落到本底水平;空气净化器使用能有效降低室内PM_(2.5)浓度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居室内外环境PM_(2.5)浓度之间无相关性,家庭烹饪活动、吸烟、家用化学品使用会增加室内空气PM_(2.5)浓度,空气净化器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PM_(2.5)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光散射法与重量法测定公共场所室内大气PM_(2.5)浓度的结果一致性,并探讨影响光散射法校准系数的因素。方法于2015年7—8月和11—12月,以南京4类30家公共场所(商场超市、影院、餐厅酒店、医院)为研究对象,用LD-6S光散射仪以重量法和光散法同时测定室内外大气PM_(2.5)浓度,并记录室内外温湿度、新风系统使用等信息,分析光散射法与重量法的相关性及光散射法校准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光散射法与滤膜称重法对公共场所大气PM_(2.5)浓度的测定结果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873,P0.01),但光散射法监测结果均值[(71±64)μg/m~3]低于重量法[(91±65)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光散射法校准系数K(1.87±0.55)高于冬季(1.3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冬季K值与室内气温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1);未发现公共场所类型、室内大气PM_(2.5)浓度、室内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校准系数有影响(P0.05)。结论光散射法与重量法测定的大气PM_(2.5)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但二者间存在系统偏差;光散射法校准系数受季节和公共场所室内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北京市室内空气PM_(2.5)中稀土元素的浓度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监测分析,从而反应细颗粒物PM_(2.5)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方法选择北京市7个不同功能区的3个室内监测点(住宅、学校、办公场所)及1个室外监测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15种稀土元素的质量浓度,监测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4月,每月连续采集7 d,每天采集24 h。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室内空气中稀土元素的质量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显著相关。PM_(2.5)质量浓度在250~300μg/m3时,稀土元素浓度达到最高,其中元素Ce浓度最高。4个季节中,冬季明显比其他季节稀土元素浓度高。作为工业区的燕山,Ce和La浓度最高。结论室内空气中稀土元素与空气污染PM_(2.5)质量浓度密切相关,除了对环境有效的治理,合理的出行方式也是降低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室内空气中PM_(2.5)污染状况,为室内人群暴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4月,利用SKC采样泵采集样品,通过重量法计算空气中PM_(2.5)质量浓度。结果居室、学校室内、办公室室内空气中PM_(2.5)质量浓度未超过国家标准,I/O比值显示室内、室外空气中PM_(2.5)质量浓度相关。结论室内场所空气中PM_(2.5)质量浓度低于室外,在雾霾天气状况时室内空气PM_(2.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应加强室外空气中PM_(2.5)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PM_(2.5)的污染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以马鞍山市25家公共场所(宾馆、洗浴中心、网吧、咖啡馆、电影院各5家)作为监测对象,采用光散射法测定室内外PM_(2.5)浓度,同时现场记录监测点的室内人员数量、吸烟人员数量、禁烟政策、空调使用情况等。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_(2.5)浓度的中位数(M)为104μg/m~3,四分位数间距(IQR)为63~194μg/m~3。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的室内PM_(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69,P0.001)。网吧室内PM_(2.5)浓度最高,M(IQR)为289(222~609)μg/m~3,咖啡馆次之,为203(110~335)μg/m~3,宾馆、洗浴中心和电影院最低,分别为98(50~142)、88(59~157)、75(53~102)μg/m~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室内PM_(2.5)浓度随着室外PM_(2.5)浓度、室内吸烟人时密度及室内人时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不使用地毯、使用中央空调、实施禁烟政策和使用机械通风均可降低室内PM_(2.5)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期间马鞍山市公共场所室内PM_(2.5)污染较严重。室外PM_(2.5)、室内吸烟、室内人员、地毯等是室内PM_(2.5)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开关窗通风对宿舍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于2015年11—12月选取某高校31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宿舍,使用颗粒物检测仪进行PM_(2.5)浓度的检测。观察关窗密闭、开窗通风和通风后密闭对宿舍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通风前密闭状态下PM_(2.5)平均浓度为176.28μg/m~3,通风状态下为183.72μg/m~3,通风后密闭状态下为176.28μg/m~3,室外为187.00μg/m~3。通风状态和通风前后密闭状态的宿舍室内PM_(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通风与否,室内外PM_(2.5)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rs0.854 8,P0.000 1)。提示室外PM_(2.5)直接影响宿舍室内PM_(2.5)的浓度,关窗并不能有效降低室内PM_(2.5)的浓度,开窗后密闭可降低通风后室内PM_(2.5)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舟山市PM_(2.5)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PM_(2.5)浓度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舟山市气象和PM_(2.5)浓度监测资料,分析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的日均值与PM_(2.5)日均浓度的相关性,并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按季节和地理位置分层分析气象因素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舟山市2014—2017年PM_(2.5)年均浓度分别为(31.14±20.69)、(31.45±22.89)、(26.76±17.62)和(26.47±16.59)μg/m~3,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级标准限值(35μg/m~3);全年PM_(2.5)浓度呈"U"型分布,冬春季较高。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β'=-0.532)、风速(β'=-0.346)和降水量(β'=-0.126);冬季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β'=-0.466)和风速(β'=-0.302);春秋季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β'=-0.655)、气温(β'=-0.255)和风速(β'=-0.320)。本岛(定海区、临城新区和普陀区)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为气压(β'=-0.318)、相对湿度(β'=-0.255)和风速(β'=-0.247);外岛(岱山县、嵊泗县和普陀山)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β'=-0.455)和风速(β'=-0.223)。结论影响舟山市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有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速;季节和地理位置不同,影响PM_(2.5)浓度的气象因素和影响程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超声洁牙诊室内PM_(2.5)污染水平,于2016年11—12月采用便携式气溶胶监测仪测定深圳市某超声洁牙诊室内PM_(2.5)浓度,用PM_(2.5)的室内和室外浓度比值(I/O)分析室内PM_(2.5)的主要来源。结果显示,诊室内PM_(2.5)日均浓度和小时浓度均有超标(75μg/m~3),PM_(2.5)的I/O比值均大于1。提示超声洁牙诊室内PM_(2.5)的浓度较高,且主要来源为室内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山市市民对空气污染物PM2.5污染的认知情况,为开展中山市室内PM2.5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0名到中山市疾控中心的客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调查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95.0%的调查对象知道室内环境污染,83.0%的调查对象完全没听过或不清楚PM2.5具体是什么。调查对象对PM2.5的室外来源有较好的认知,但对PM2.5的室内来源知晓率较低。在PM2.5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调查中,对其会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知晓率最高(44%),而对于人体对PM2.5完全没有过滤、阻拦能力的知识知晓率最低(15%),同时有34.5%的调查对象对PM2.5的健康危害完全不了解。不知道现行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人占79.5%,94.5%的调查者对空气污染相关法律不是十分了解,68.0%的调查对象通过电视了解空气污染的相关法律。结论多数调查对象对PM2.5不了解,应加强对PM2.5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采用电视宣传是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居室内PM_(2.5)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4—5月,选取北京城区和郊区24户住宅,对室内和室外空气中PM_(2.5)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并对居室特征及人员时间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室内外PM_(2.5)浓度日均值分别为(75.5±59.4)、(68.7±59.0)μg/m~3,二者呈正相关(P0.05)。室内PM_(2.5)浓度与室内外温差、室外风速呈负相关(P0.05),与室外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不同厨房类型、窗户类型、楼层、朝向的居室PM2.5浓度的室内/室外比值(I/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式厨房、推拉窗、低楼层、东西朝向的居室PM_(2.5)的I/O值更高。静坐、走动、运动、炒(炸)、炖(熬)、手动打扫时段的I/O值均高于睡觉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人、吸烟、蒸(焖)、机械打扫时段的I/O值与睡觉时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时间内室内外PM_(2.5)污染严重,室外环境及气象条件、居室特征、室内人员活动均可能影响室内PM2.5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