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与分析新型及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我院正畸科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矫治完成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应用的正畸保持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Hawley保持器进行保持,试验组给予透明保持器进行保持,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佩戴不同保持器后牙弓测量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戴用效果。结果两种正畸保持器上下前牙不整齐指数及上牙弓有显著差异(P<0.05)。透明保持器较传统Hawley保持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美观度,更加舒适且不影响发音。结论采用透明保持器前后牙弓测量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传统Hawley保持器,且具有较高的美观度,且更加舒适,对患者的发音不易造成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Kocher氏切口为肝胆手术优良切口,但因易损伤第8、9、10肋间神经而应用受限.为探索此切口的改进,对20例成年尸体(男11I、女9)作了以肋间神经走行部位为主的有关解剖学观测,提出了防止损伤肋间神经干的改良切口建议及临床应用要点,并结合临床初步实践,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用病人服不太人性化、更换不方便的缺点,我们结合卧床病人的生活需要和护理特性将其进行了改良,选择了小圆点、碎花、有色棉织布料,制作了两侧开衩宽带连接的圆领上衣,低圆领两袖开衩上衣,隐形开裆齐膝中裤。在临床使用中,病员感觉舒适,更换方便,非常人性化,保护了病人隐私,便于各项护理操作,更加贴近临床。  相似文献   

4.
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2 8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例。行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 76例 ,传统改良根治术 5 2例。术后均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 .0 5 ) ,而生存率和复发率和传统改良根治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合理外科方法 ,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5月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24例,对骨折固定可靠性、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操作均顺利。所有患者获4个月~4年(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8~14w,平均10w,无骨折不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膝关节活动度均评定均为优良,其中优21例,良3例。膝关节功能评价均为优良,其中优23例,良1例。结论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口腔正畸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促使它不断得到发展,临床新技术直接推动了口腔正畸矫治水平的提高。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是决定矫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设计如模腭杆、腭托、头帽口外弓,因存在不易控制,舒适性较差或依赖患者合作等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矫治效果,延长了疗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种植体作为一种新的支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132例(151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拆除缝线,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手术后有85眼(56.29%)眼压控制于10~15mmhg,61眼(40.39%)眼压控制于16~21mmhg,4眼(2.64%)需配合降眼压滴眼液控制于10~21mmhg,1眼(0.66%)多次手术后植入房水引流阀门后眼压控制.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51眼(100%).出院时滤过泡均为扁平微隆,6个月后滤过泡形态稳定,观察至1年无改变:微小囊状型81眼,弥漫扁平型65眼,瘢痕型3眼,其中1眼最终植入房水引流阀,包裹型2眼.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联合培养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改良的联合培养法观察去传入猫脊髓背角提取液电泳带相对迁移率(Rf)0.11-0.12,0.45-0.48该两蛋白带对鸡胚背根节神经元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手术侧组Rf0.11-0.12,0.45~0.48蛋白带凝胶碎块的培养,48h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0.82±0.05、0.81±0.02;而非手术侧组(其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0.55±0.07、0.54±0.08。分别比较两侧各对应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手术侧组Rf0.11—0.12及Rf0.45—0.48两蛋白带内均含有促进神经元存活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25例,均采用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术后3月分别为8.8±0.6、2.2±0.4、2.1±0.5及1.9±0.4.所用患者均获得随访,未发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病理技术中[1,2],石蜡切片是诸多操作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3]及分子筛查等检测技术提供不同规格要求的组织切片。若宫腔刮出物、小脑占位组织、椎管内取出物等组织中的小灶组织疑有恶变或性质不能确定,可通过对原组织蜡块深切、连切、薄切等方式再进行常规HE染色,也可对重新切片的组织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方法,以明确小灶组织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外科手术缝合是手术中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将已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等进行对合.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上常使用吻合器,但吻合器易发生故障,缝合不全可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且人体复杂的解剖结构,不允许每个手术部位都可以使用吻合器,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1-2].因此,临床手术过程中最常用的仍是传统手工缝合.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将部分传统手工缝合加以改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以及椎弓根内固定术,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Cobb角的变化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无逆行颅内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症状、体征得到改善。末次随访Cobb角(3.35°±0.87°)和ODI(10.53±2.00)均较术前(20.37°±5.57°,39.42±8.34)明显降低(t=10.99,t=15.06,P值均〈0.01),JOA评分为(25.00±1.22)分较术前(11.42±2.40)分明显增高(t=-24.72,P〈0.01)。术后1年,按JOA评分改善率评定疗效:优13例,良1例。复查患者腰椎X线正侧位片,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钉;中立位侧位X线检查显示腰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多样,需要根据患者术前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案。采用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郭艳 《解剖与临床》2008,13(6):450-45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子宫切除术式,以减少传统术式的并发症。方法:对48例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行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另48例患者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对两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疼痛程度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式。对子宫良性病变又有切除指征者,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廖旭日 《医学信息》2010,23(6):1601-1602
目的 探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2),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满意率,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改良羊水细胞培养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多种处理方式的经典羊水细胞培养法和原位培养法对280例孕16-32周的孕妇进行羊水产前诊断。结果成功率99.7%,培养收获时间5-7天,最短收获5天,最长7天。有效的细胞染色体核型>60个/例,发现异常核型15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5.4%。结论两种改良羊水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成功率高,细胞培养时间短,可供分析染色体核型多,培养适用范围宽,可满足临床产前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改良Schiff液的配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碘酸Schiff液(PAS)特殊染色在病理诊断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很广,但由于Schiff液的配制步骤繁多,且不宜久存.为此我们对Schiff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良,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骨科对经过保守治疗9个月以上仍无效的20例(22足)跖筋膜炎患者,在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在足底内侧建立两个通道,首先在跖筋膜下方进行清理、松解,切开跖筋膜内侧1/3-1/2,进入跖筋膜上方间隙进一步松解。12例存在跟骨骨刺给予切除骨刺,3例存在足底麻木者给予松解足底外侧神经及第一分支。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9月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OFAS-AH)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0例(22足)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经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治疗后,随访6~9个月,20例(22足)患者AOFAS-HA评分明显增高,平均由46.8分升高到89.1分,VA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由8.6分下降到1.2分,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具有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是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与婴幼儿孤独症量表(CHAT)在广泛性发育障碍(PDDs)儿童的早期筛查中的适用性。方法:对69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R)诊断标准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PDDs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32名其他发育障碍儿童(对照组),同时运用M-CHAT和CHAT对被试进行临床评估,比较两种工具在临床筛查时的差异。结果:M-CHAT的灵敏度高于CHAT(0.99 vs.0.81,P0.01);而特异度则低于CHAT(0.16 vs.0.51,P0.01)。两种工具筛查阳性人数和阴性人数不一致[(95/6)vs.(72/29),P0.05]。年龄分层比较,在24月以下儿童中M-CHAT阳性数(17/0)和CHAT阳性数(15/2)均与临床诊断(12/5)一致;在36月以上儿童中,M-CHAT阳性数(6/1)和CHAT阳性数(3/4)均与临床诊断(6/1)一致,总体一致率为0.71(P0.05),两种工具筛查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4~36月年龄组儿童中,M-CHAT阳性数比临床诊断高[(72/5)vs.(51/26),P0.05],M-CHAT与CHAT阳性数比临床诊断高[(72/5)vs.(54/23),P0.05)],而CHAT阳性数与临床诊断一致率为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较婴幼儿孤独症量表灵敏度高,更适于正常人群的筛查;而婴幼儿孤独症量表运用在儿童发育障碍门诊时,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王荣妹 《中国微循环》2004,8(3):182-183
目的观察改良下腹横切口妇科手术与传统下腹纵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施行的妇科手术共280例,随机分成横切口组112例(观察组),纵切口组168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进腹时间、切口出血情况、术后疼痛、术后病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改良横切口妇科手术,进腹时间短,对局部神经血管影响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好,较传统下腹纵切口手术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一款用于改良皮质骨轨迹(modifi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MCBT)置钉技术的新型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验证新型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在MCBT技术中的力学特性。方法 根据MCBT技术,设计螺钉的螺距为2 mm,全长45 mm,粗杆部分直径恒定5.5 mm,细杆部分直径为4.0~4.5 mm变径,粗杆和细杆连接的变径位置长度为2 mm。从变径位置、螺纹深度、螺纹类型3个方面设置参数,开展三因素三水平L9正交试验,并建立螺钉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设计的螺钉进行扭转、弯曲和拔出力计算,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并确定螺钉模型。建立骨质疏松标本L4椎体三维模型,并按照MCBT技术置钉。比较新型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和常规非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抗拔出力。结果 通过极差分析,得出螺钉6(变径位置距离螺钉头部24 mm,螺纹深度0.7 mm,螺纹类型为45°对称螺纹)为最优螺钉。在抗拔出力方面,第6款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比4.5 mm常规非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提高13.1%,与5.5 mm常规非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螺钉变径位置对螺钉拔出力影响最小,螺纹类型对拔出力影响最大,螺纹深度对扭转、弯曲影响最大。与常规非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相比,变径全皮质骨螺纹螺钉前端较细,可避免进钉点发生劈裂;螺钉后端直径较粗,具有较好的抗拔出力性能。研究结果为MCBT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