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Ԥ�Ͳ������������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气顶油藏开发中,经常遇到油井气窜的问题,准确地计算气窜气量,对进行气顶油藏油,气开发动态分析,研究剩余油,气分布,计算天然气最终采收率及可采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油藏生产油比动态法和溶解气累积产量法计算气顶油藏气窜气量,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狭长气顶油环合理开发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国庆  左代蓉 《河南石油》2000,(3):24-25,28
气顶油环开发成功的着急城于防止气窜、合理利用气顶弹性能量提高油环采收率,而狭长气顶油环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卫2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区块,其南部和北部采用了不同的开发方式,所达到的开发效果也不同,但都未能成功地避免气窜,开发效果不理想。文内通过对其开发实践的总结分析,对此类油气藏的合理开发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喇嘛甸气顶油田在气顶暂缓开发,先开发油区情况下,采用油区注水,采油压力平衡油、气区压力,以防止油气互窜。并在气顶区、油气界面及油区建立了一套观察系统。经十几年开发实践证明,这套观察系统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夏子街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为全他油气藏油井气窜特征及其机理。该油气田由于是开发初期,注水工作滞后、初期采油速度偏亮、地导征降快等因素丰起气顶气窜。通过对气窜的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类比法,确定了油气藏油井气窜的划分标准,建立了油藏油井气蓉机理模型和气顶气窜类型。研制了一套适合本油气田气窜气量的劈分方法,并讨论了气顶气窜以及气顶不同的开发方式对油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顶油田在开发中如何有效预防气窜和发生气窜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对提高气顸油田的开发效果尤其重要。在吐哈油田气顶油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气顶油田开发中如何预防并处理气窜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同类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特低渗超高压深层边水油藏的开发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典型的特低压深层边水油藏文88块的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油藏弹性溶解气驱和边水驱量较充足,油藏差,原油粘度低,流度较大,难以实现注水开发,而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地质,工艺经济上皆可行。并就此研究了配套的开发技术政策,作出方案部署,经实施,油藏开发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气顶稠油油藏气驱(窜)特征及平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用气顶能量控制油井气窜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气顶稠油油藏实施油气平衡开采,发挥气顶驱油作用,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气顶气窜。  相似文献   

8.
气顶油田油、气、水交错分布,驱动类型多,油气水运动非常复杂,利用气顶和边水能量使油气、油水界面均匀推进,在层间和平面不过早发生水窜和气窜是开发控制和调整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这类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本文在国内外气顶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气顶油田的开发特点和开采方式,分析了各种开采方式在开发过程中的差异,为同类油气田的合理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驱是中原油田探索高温高盐油藏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式,在该类油藏开展泡沫封窜是 控制CO2气窜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试验区气窜严重的现状,开发了耐温、抗盐CY-1型CO2泡沫封窜体系。该体 系耐温100 ℃,耐盐25×104 mg/L,耐钙镁5×103 mg/L。对CO2泡沫进行了高温高压性能评价,得到了泡沫起泡能力随 压力增加而增强的新认识。CO2泡沫相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泡沫在起泡能力与稳泡能力上均大大高于 气态CO2泡沫,最长稳泡时间达到3 144.3 min。应用该体系对中原油田、腰英台油田16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注气 压力平均上升1~3 MPa,工艺成功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封窜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文135块为例,应用产量监测法、生产气油比监测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气顶砂岩油藏开发中的气窜和油侵进行了识别,进而研究了油气界面移动状况,指出油侵和气窜对开发生产造成的损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卫2断块气顶油气藏的地层倾角陡、油环条带窄,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油井气窜严重、油气资源不能合理利用这些问题,深入细致地开展了构造、储层、天然气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气分布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清了气藏构造破碎气顶储量分布复杂(既有纯气藏,又有气顶油气藏)、气顶采出程度较高但各断块(砂组)间差异大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卫2断块气顶气藏的下步开发政策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在不影响油环开发原则下优先动用纯气  相似文献   

12.
牙哈凝析气田经过11年的循环注气部分保压方式开采,各项开发指标均优于开发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开发效果,但近年来气窜井逐渐增多,控制气窜、稳定气油比成为气田开发调控的主要目标。基于牙哈凝析气田注入气在地层中的流动主要遵循组分梯度理论的认识,通过生产动态监测、示踪剂监测与井间调控以及修井测试等方法和技术,分析总结出现有注采井网下存在低注高采、高注低采和跨高点两翼注采等3种气窜模式,并以此基础开展控窜措施试验,通过优化注采井网和封堵上部生产层段的方法,使得气油比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凝析油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平湖油气田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义 《海洋石油》2003,23(Z1):7-12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第一个开发的复合型油气田 ,主要含油气层段为渐新统花港组油藏 (H2 -H8)和始新统平湖组气藏 (P1 -P1 1 ) ,首期开发区为F1、F2断块 ,二期开发区为B1、B2断块。在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 ,针对花港组油藏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好 ,而平湖组中下部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不好的这种地质和地球物理特点 ,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尝试多种方法预测储层及含油气 ,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文留油田是一个特大型油气田。构造不同部位由于油气聚集因素不同,其富集程度差别很大。受断裂带控制,文东断层下降盘富集程度最高,文留顺向断块带较低;受储层和区城性盖层控制,沙二~下、沙三~3、沙四段富集程度最高,沙二~上最低;受断层控制,油气沿断层呈“刷子状”富集于构造高部位;受岩性控制,沙一、沙二~上、沙三~2、沙三~4油藏局部分布。因此,文留油田今后滚动勘探方向主要有文留构造两翼,已探明油藏周边小断块,文留地垒带南部,沙一、沙三~2岩性相变带和文西断裂带东营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卫城油田卫2块油藏的特点,以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为基础,应用Landmark公司VIP4.0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包,对油藏中油气水三相的非混相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1)注采系统局部不完善区;(2)未注水的弹性开采区;(3)未受油水井控制的储量损失区,根据剩余油分布实施治理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an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such a reservoir by waterflooding. Laboratory analysis of reservoir oil shows that the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for CO2 drive in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29 MPa, lower than the 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of 34 MPa, so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s miscible driv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gas injection is less than that for waterflooding, and the recovery by gas drive is higher than waterflooding. Furthermor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hydrocarbon gas, and the oil recovery by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higher than that by hydrocarbon gas displacement, so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藏形成及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库车坳陷已在5个层系(组)中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藏。从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系统分析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藏形成与演化,指出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多,含油气层系多,且多沿断裂和不整合面分布。油气聚集受盆地构造格局、区域盖层、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注烃类气驱实验研究,了解文留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气开发的一般机理和开发特点。采用PVT分析方法分析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注入溶剂的组份;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13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气驱、水驱、水气交替注气的采收率、压力的变化规律。细管实验研究表明,最小混相压力为47.1MPa,长岩心注天然气驱替实验表现出近混相的特征。天然气驱注气压力低,采收率高,适合于文南油田低渗透挥发性油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油气资源及油气藏类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大型沉积盆地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新生界,约占87%,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约占51%;主原,山地,滩海等复杂地区石油资源量为440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47%,指出我国今后油气勘探潜力很大,但难度及成本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20.
石强 《测井技术》2002,26(4):302-305
塔里木盆地库车凹陷为一前陆盆地,其目的层段侏罗系阳霞组、阿合组为裂缝型砂泥岩储盖组合。油气在这种储盖组合中得以保存即需要有裂缝发育的储集层又要具备裂缝不发育的优质盖层与之匹配。因此,不同类型的储盖组合将会形成不同的油气水关系而导致其油气水性质的复杂性。为了能够对该区油气聚集规律及此类油气藏有深入认识,利用常规测井方法经过岩心薄片鉴定结果检验精度后计算了储层裂缝孔隙度,对裂缝型储层进行评价;同时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盖层评价,对该区开展了储盖组合及含油气性综合性研究;最终确定出该区4种不同的储盖组合类型。对储盖组合与油气聚集关系分析后,指出了最有利油气聚集的储盖组合类型及纵横向分布范围。初步总结出一套裂缝型储盖组合中油气性质测井解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