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  相似文献   

2.
侯金超  王发亮  薄爱华 《医学综述》2008,14(23):3631-3633
炎症在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由肝脏产生并分泌,是评价炎性反应的一项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在血液循环中的含量和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某些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存在正相关,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内皮素-1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观察 ,旨在了解体外循环 (CPB)对全身血管内皮的急性损伤 /活化 ,以及内皮素在该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治术患者 ,房缺修补术 6例 ,室缺修补术 6例。采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维库溴胺和芬太尼诱导 ,麻醉维持以吸入异氟醚和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胺、芬太尼、安定及氯胺酮等。CPB中非搏动灌注 ,灌注流量为 2 .0~ 2 .6L/ (min·m2 ) ,鼻咽温 3 2~ 3 3℃。于麻醉后CPB前、CPB3 0min、停CPB、停CPB后 1h、2 4h、72h、6个时点采集静脉血 ,动态观察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 (Thrombomodulin ,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和内皮素 - 1在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TM、vWF在CPB3 0min时己显著升高 ,至停CPB时升至最高点 ( 6.3± 2 .1)ng/ml和 ( 2 42 .9± 84.0 ) % (p<0 .0 1) ,而后有下降趋势 ,但至停CPB后 72h仍未恢复到CPB前水平 ( p<0 .0 5或 p<0 .0 1)。ET - 1在整个过程中先下降后上升 ,停CPB后 1h( 72 .6± 16.9)ng/L与 72h( 99.8± 44 .5 )n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CPB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 /活化  相似文献   

4.
彭丽  顾明君 《上海医学》2007,30(12):946-948
血管内皮受损是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检测方法有:①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指标有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等;②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学检查,但普遍认为特异性不高;③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D)测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与狼疮性肾炎(LN)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4例LN患者(LN组)及1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sTM和sEPCR水平。结果 LN组血浆sTM、sEPCR水平分别为(32.87±13.39)ng/ml、(180.97±14.9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4±3.72)ng/ml、(147.68±34.97)ng/ml(P均<0.01)。Ⅳ型LN患者sTM和sEPCR水平均高于Ⅲ型和Ⅴ型患者(P均<0.05)。LN组sTM与sEPCR呈正相关关系(P<0.05);sTM、sEPCR均与尿蛋白水平及狼疮活动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sTM与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LN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浆sTM及sEPCR水平可作为判断LN疾病活动性及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2、3级高血压组VWF、PAI-1水平显著增高(P<0.05),23、级高血压组TM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2、3级高血压组TM、VWF、PAI-1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损伤、抗凝作用减弱、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纤溶活性的下降,可能是其并发心、脑血管血栓性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血必净对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医综合治疗+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营养支持、血液净化、呼吸机等综合治疗。血必净组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滴,2次/d。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当时及治疗第2、5、7d用ELISA法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并与正常者比较。结果 入院时对照组及血必净组患者TM、VWF的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者(P〈0.01)。血必净组两指标在治疗第5、7d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第7d血必净组两指标接近正常者,APACHEⅢ评分、临床生化指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28 例,健康体检妇女70例血浆TM、EPCR的含量.结果:91.4(32/35)卵巢癌患者血浆TM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冠心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败血症患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以探讨sEPCR在不同疾病患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要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建立sEPCR的检测方法,检测30例冠心病,56例糖尿病,63例SLE,30例败血症及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sEPCR水平,结果:sEPCR在糖尿病患血浆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血浆中的sEPCR水平(P<0.001),败血症患血浆sEPC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1),SLE合并血栓及SLE无血栓患的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5及P<001),但SLE并发血栓的sEPCR水平与无血栓患的sEPCR水平差异无显意义(P>0.05),冠心病患血浆中sEP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意义(P>05),结论:sEPCR可能是促使糖尿病患体内高凝状态形成及并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sEPCR与SLE患发生无明显关系,而主要参与SLE患及败血症患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内皮素(endothelin,E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CHB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2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慢性肝炎轻度30例,慢性肝炎中度43例,慢性肝炎重度47例,采用ELISA法测定120例慢性乙型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HBV标志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茹 《华夏医学》2000,13(4):419-420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HBV标志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6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eAg阳性患者血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3.3%,HBsAg阳性和抗-HBe阳性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5.0%和40.8%。结论:HBVDNA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比e系统更敏感,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病毒YMDD变异与治疗前HBV-DNA基线水平的关系。方法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片,100 mg/次,口服,1次/d,并随访1年。于治疗后第3、6、9、12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ELISA方法检测HBV-M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用PCR-RFLP方法检测YMDD变异。结果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HBV-DNA转阴率71.88%(23/32),HBeAg转阴率25.93%(7/27),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18.52%(5/27),ALT复常率62.50%(20/32);治疗前ALT水平为(132.59±66.07)U/L,治疗6个月ALT水平为(46.28±17.89)U/L,治疗12个月ALT水平为(49.78±27.94)U/L,治疗前与治疗6、12个月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32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未发现YMDD变异,治疗12个月发现5例YMDD变异,一年期总变异率15.63%,其中DNA<106copies/mL组1例,变异率为5.88%,DNA≥106copies/mL组4例,变异率26.6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61)。结论治疗前HBV-DNA水平不能预见YMDD变异的发生;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的延长,出现变异株的病例增加;变异株被检出时HBV-DNA水平均未超过用药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群蓉  彭运生  梁辉  曹建华  蔡朝民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173-1174,120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sE-selection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E-selection与CD4/CD8比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 CSF)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 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重型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同期检测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献血员各 2 0例。结果 :GM CSF和TNF 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重型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血清GM CSF水平分别升高至 9.8± 1.2 3(P <0 .0 5 )和 8.36± 1.89(P <0 .0 5 )。在重型肝炎组中 ,血清GM CSF水平与TNF α水平 (r=0 .4 2 6 8,P <0 .0 5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GM CSF与重型乙型肝炎发病关系密切 ,其机制可能与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 ;GM CSF在慢性乙型肝炎肝损害中能起到免疫激活作用 ,通过激活免疫反应 ,间接造成肝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低血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呼吸商(RQ)的关系。方法以20例慢重肝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肝)患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放射法测定比较2组患者血清IGF-1及INS水平,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检测2组患者的呼吸商,探讨其与IGF-1水平的关系。结果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11.9±2.6)μg/L明显低于慢肝组(159.8±35.7)μg/L(P<0.01);慢重肝组中晚期IGF-1水平为(8.99±4.61)μg/L,病死率为60%,早期IGF-1水平为(15.43±3.70)μg/L,病死率为20%,2组间中晚期、早期IGF-1水平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重肝组INS水平(19.2±10.9)mIU/L明显高于慢肝组(10.6±7.3)mIU/L(P<0.05);慢重肝患者IGF-1<19.03μg/L,提示预后不佳;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与ALB、PTA、RQ正相关性(B=0.O45、B=0.O32、B=0.O65,P均<0.05),与INS负相关(B=-0.053,P<0.05),与TBiL、FBG无相关性(B=0.32、B=0.78,P均>0.05)。结论慢重肝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GF-1是反映慢重肝患者预后指标之一,且与低血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阿德福韦酯(代丁)治疗71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口服国产阿德福韦酯(代丁)1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52周。观察用药12、24、52周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HBeAg/anti-HBe)血清转换率。结果患者在治疗12、24、52周时血清HBV-DNA、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周时患者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是31.5%和16.7%,ALT恢复至正常的百分比为74.6%。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并能改善肝功能,是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3′-碱基特异性PCR法(3′-BS-PCR)。结果:55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突变株25例。突变株的检出主要集中在抗-HBe阳性患者中,并随肝损害加重而增加,重型肝炎患者突变株检出率最高。HBV、HCV重叠感染者高于HBV单纯感染者。结论:突变株感染者病情较重,预后差;抗-HBe的出现并不完全意味着病情的缓解;HC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基因突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和血清学特征,以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和HBV 基因亚型、HBV血清标志物HBsAg和HBeAg以及ALT水平,分析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水平复制期和复发期4个时相中HBV基因亚型与血清标志物水平、HBsAg效价与HBV DNA载量、HBeAg及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主要为HBV DNA高载量的B2和中等载量的C2亚型,阳性率分别为59.0%和25.2%。B2亚型与HBsAg、HBeAg和AL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C2亚型与各指标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乙型肝炎不同时相的基因亚型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sAg水平与HBV DNA量、HBeAg和ALT水平分别存在不同的相关性。结论 HBV基因分型和血清学检测可早期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疾病进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