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缺陷和给司法实务带来的严重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现行再审制度未有起到保护当事人诉权的作用, 形同虚设, 法律规定由法院、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 为他们滥用实权、任意剥夺当事人诉权、搞权钱交易、司法腐败提供了条件。笔者根据民事诉讼理论和中国的实际, 提出了废除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限制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只要符合形式要件法院即应受理再审等一系列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应摒弃以国家政权主义为主的模式,建立以当事人为主、检察院为辅的模式,以与民法的司法要求相适应,以符合民事诉讼法作为民法救济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应摒弃以国家政权主义为主的模式,建立以当事人为主、检察院为辅的模式,以与民法的司法要求相适应,以符合民事诉讼法作为民法救济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28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其中对再审程序进行的一系列重大修改,可以极大地改变民事诉讼法修改前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滥用而造成的裁判效力不稳定的弊病,增强民事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体现了立法者以维护生效裁判权威、监督纠正裁判不公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宗旨,努力在判决的既判力和个案公正、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之间进行平衡的司法理念。为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诉讼公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5.
浅析民事审前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前程序的功能在于固定争点 ,促进和解 ,防止庭审中突袭性攻击 ,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节约司法资源。这正是庭审前注重证据运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钢 《甘肃农业》2005,(10):139-140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司法不公及司法腐败的重要程序,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却存在废除及进一步加强两种截然相反的改革思路。对两种思路进行客观的剖析和评价能够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科学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民事制裁程序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规范民事制裁程序的法律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制裁程序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民事再审事由“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实施在实践中遇到很多需要进一步明晰的问题,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当事人辩论权利以及如何认定剥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今其运行却产生了严重的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死刑复核程序本身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改革的措施,使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更加完善,更好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完善势在必行。中法两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在法律框架、实践层面上有同亦有异。改革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审前准备程序不能冒进,应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借鉴与我国法律文化相似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大陆法系的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对客观预备合并之诉都已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虽然学者们在认识上有很多的分歧,但该制度的优点是不能被忽视的,如在保护当事人行使诉权、解决纠纷彻底性和矛盾裁判的防止等方面占据独特优势,这些优势是与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相契合的。在有限的司法资源下,如何通过适当的程序让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及时救济,是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策略就是客观预备合并之诉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2.
张冬国 《甘肃农业》2004,(10):104-104
本文在诉权二元说基础上 ,提出诉权两分说 ,即诉权分为程序诉权和实体诉权。程序诉权是指诉权人向法院提出诉讼并请求法院起动审判程序依法审理的权利。它具有程序上的意义 ,是一种程序性权利。实体诉权是指诉权人请求法院对其诉讼请求获得胜诉判决的权。它具有实体上的意义 ,是一种实体性权利。法院与检察院都不享有诉权 ,但检察院可以代理国家和社会公众行使诉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体现出职权主义甚至是超职权主义的特征, 极需改革和完善。通过对刑事侦查程序的内涵与性质的分析, 揭示刑事侦查程序具有行政性与司法性的特征, 从而反思我国侦查程序的缺陷,即司法性的缺失, 尤其表现在法治化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强侦查程序的法治化建设, 取消“法外侦查”,取消检察院侦查权、强化其侦查监督权, 侦羁分离, 扩大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由于法律机制不合理,我国的执行异议制度不能有效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利,导致其违背了民事司法的基本精神。文章对该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作了具体分析,并上升到诉讼价值的高度进行评价。建议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设立“执行异议之诉”。并在考虑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和司法实际的基础上,对设立执行异议之诉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定罪与量刑是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两项基本任务。重定罪轻量刑是外国的传统,量刑历来未被重视。司法实践中,量刑主体错位、粗放的量刑方法、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的缺乏日显弊端。应从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完善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权、保障当事人参与量刑等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5,(2):55
江苏省灌南县百禄镇读者徐某来电:我与朋友因纠纷打官司,因条件限制,在法定举证期间内没有提交对我有利的证据。现在原判决已生效,而我又找到了足以推翻原判决内容的证据。请问:我可以申请再审吗?答: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法院或者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申请,法院应当再审。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丰市三农镇读者李某来电:我与朋友因生意纠纷打官司。因在法定举证期间内没有提交对我有利证据,败诉了。现在原判决已生效,而我又找到足以推翻原判决内容的证据。请问:我可以申请再审吗?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独立性,传统的"调解型"审判方式是改革的最大障碍。应在平衡程序正当性与效率性价值、审前程序独立性与庭审实质性的基础上,从完善审前证据交换制度入手,实现"调审分离"。  相似文献   

20.
陈乐 《甘肃农业》2006,(1):168-169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既是法院的工作程序,又是当事人诉讼程序,既独立于庭审程序,又与其共同构成完整的审判程序。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对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维持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但由于观念、设计等原因,我国现行的民诉法却只用了7个条文的简约篇幅规定了“审判前的准备”活动,且条文粗化、不系统、可操作性差,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审前准备程序。因此,在法院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司法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压力面前,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相对完善的审前准备程序,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