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SIRS评分并检测血清hs-CRP,探讨二者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IRS评分的升高,患者死亡率、hs-CRP水平显著升高,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逐渐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aO2、PaCO2及SaO2与SIRS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 SIRS评分及hs-CRP水平与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这两项指标与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以及轻、中、重度AECOPD患者各40例的血浆FIB及hs-CRP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AECOPD各组患者中血浆hs-CRP及FIB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度AECOPD组患者血浆FIB、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AECOPD组患者血浆FIB、hs-CRP水平高于中度组(P〈0.01)。血浆FIB、hs-CRP水平与FEV1%均呈负相关(r=-0.821与r=-0.795,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时hs-CRP及FIB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均急剧上升,其检测结果对判断COPD急性加重时病情轻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纳入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纳入SCOPD组,选取25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hsCRP、IL-6水平,以及SCOPD、AECOPD患者hs-CRP、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SCOPD组和对照组,S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PD组、AECOPD组患者血清hs-CRP、IL-6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IL-6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并且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功能的表现与生活质量有无相关性,并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估方法。方法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进行CAT评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双向有序等级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检验,双变量等级数据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与CAT评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79,相关性较强。结论 CAT可以作为评估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水平,探讨患者营养状况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评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中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5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体重指数超重及肥胖占55.7%,体脂率偏高及肥胖占61.5%,内脏脂肪指数偏高占32.7%,低体重占5.8%。体重指数、基础代谢率、全身肌肉率、下肢肌肉率与呼吸流量峰值呈正相关关系。分组对比发现,体脂率正常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优于体脂率偏低和体脂率偏高的患者。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受营养状况影响,指导肌肉率较低的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肺功能的影响,以评价NAC对COPD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择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OPD的常规药物治疗且所有药物均维持原剂量不变;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NAC)600mg,qd,共治疗8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TNF-α、hs-CRP浓度及PaO2、PaCO2水平和肺功能水平. 结果 NAC治疗8周后,试验组血浆TNF-α、hs-CRP浓度及PaO2、PaCO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功能分级明显改善,较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AC治疗能降低COPD患者血浆TNF-α、hs-CRP浓度;改善PaO2、 PaCO2水平及肺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血清脂联素与体质量指数、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两组血清脂联素与BMI及IL-6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IL-6、脂联素水平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BMI降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6、脂联素、BMI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6、脂联素水平均升高,B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BMI、FEV1%pred、FVC%pred及(FEV1/FVC)%pre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作为气道炎症标志物,在COPD发病中起到促炎作用,且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体质量指数和肺功能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AECOPD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2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等级,收集患者空腹血清白蛋白,采用微型营养评定表、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3个营养指标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定,并分析ALB同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ALB同COPD严重程度分级呈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35,且低AL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明显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组的血清PaCO2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严重程度分级同ALB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ALB水平下降越明显,据此可有效地预测患者预后,可以作为AE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患者中肌肉抑制素、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 情况及相关性,并据BMI 进行分层研究。方法:选择稳定期重度COPD 男性患者为研究组及年龄相仿的中度 COPD 男性为对照组,肺功能仪器检测每位受试者的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 及其预计值;测定身高及体质量, 计算BM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肌肉抑制素;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肌肉抑制 素与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结果:根据BMI 分组的重度COPD 组患者血清中肌肉抑制素及二 氧化碳分压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而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研究组中BMI 低者肌肉抑制素及二氧化碳分压水 平升高更明显,动脉氧分压下降更明显(P<0.05)。BMI 与肌肉抑制素呈负相关,FEV1/ 预计值与肌肉抑制素呈 负相关;肌肉抑制素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与动脉氧分压呈负相关。结论:COPD 患者肌肉抑制素水平越高, BMI 越低,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更突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肌肉抑制素在COPD 疾病有重要作用,肌 肉抑制素可能成为COPD 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WV、ABI与肺功能、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109例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3组:轻中度COPD组42例、重极重度COPD组31例,对照组(无COPD)36例,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ba-PWV、ABI、肺功能、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 轻中度CODP组、重极重度CODP组平均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极重度CODP组平均PWV明显高于轻中度CODP组(P<0.01);3组间平均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与平均PWV均呈负相关(P<0.01);hs-CRP、TNF-a、IL-6分别与平均PWV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COPD患者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PWV与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成正比,PWV与炎性因子呈正相关,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和意义.方法 便利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SP-D水平,另选取62例疑诊肺部疾病但肺部检查并没有出现异常的患者作为对照A组以及62例肺炎患者作为对照B组,分别用同样方法进行BALF中的SP-D水平测定,然后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以及血清CRP的水平及与吸烟指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SP-D水平比对照A组及对照B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ALF中SP-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呈现正相关性,相应指数分别为r=0.1911、0.7646.而与血清中的CRP水平以及吸烟指数呈现负相关性,相应指数为r=-0.9366;r=-0.798.对照A组以及对照B组SP-D水平与肺功能、血清中的CRP水平及吸烟指数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相应指数分别为r=-0.5837、-0.9388;r=-0.8903、-08388.结论 SP-D可能参与了COPD的炎症发病机制,可作为对COPD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血气分析及2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D-二聚体在COPD加重期患者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血浆D-二聚体与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而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COPD急性期反应的指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其增高密切相关。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及COPD无PH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探索CPET在COPD相关性PH无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分为COPD?nonPH组、COPD?PH组、COPD?严重PH组,分别进行常规肺功能及CPET检查。结果:相较于COPD?nonPH,在发生PH后一氧化碳弥散量明显下降[(46.5 ± 21.8)% vs. (64.6 ± 34.0)%,P < 0.05]。COPD?PH组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及摄氧效率斜率均低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PH组通气效率最低点高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明显升高(49.0 ± 24.6 vs. 38.6 ± 11.4 vs. 35.6 ± 9.6,P < 0.05)。峰值心率、呼吸交换率、摄氧效率平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COPD?nonPH患者,COPD?PH患者气体交换和运动耐量显著下降,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加重,CPET可以作为COPD相关性PH病情严重程度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质量评估软件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分级和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分析71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肺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与肺功能分级成正相关,治疗前后分值的变化与肺功能分级无相关性.结论生活质量评估可以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用生活质量评价疗效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8(IL-8)、白三烯B4(LTB4)、前列腺素E2(PGE2) 在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 年 5 月—2019 年5 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 例急性期COPD 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8、LTB4、PGE2 水平,比较不同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8、 LTB4、PGE2 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COPD 的影响因素。 结果 病例组血清IL-8、LTB4、PGE2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患者血清 IL-8、LTB4、PGE2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COPD 患者血清 IL-8、LTB4、PGE2 水平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 s=0.712、0.561、和0.476,P <0.05)。血清IL- 8[Ol ^ R=2.268(95% CI :1.272,3.948)]、LTB4[Ol ^ R=1.847(95% CI :1.161,2.746)]、PGE2[Ol ^ R=2.108(95% CI :1.202,3.326)] 是COPD 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IL-8、LTB4、PGE2 在COPD 患者血清中高表 达,与COPD 发生及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相关,有望成为预测COPD 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观察慢性阻塞行肺疾病(COPD)气肿表型加重期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98例,进行相应HRCT检查,根据HRCT检查结果并结合肺气肿视觉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评分0~8分为无肺气肿组,8~24分为肺气肿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体质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肿可反映COP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能为COPD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炎症机制。方法 纳入220例COPD稳定期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和采集血液样本。分析COPD合并症与临床指标及血浆炎症介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OPD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骨质疏松、支气管扩张、外周血管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评分较高(≥4)组血浆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高于CCI评分较低( P=0.011);CCI评分较高组COPD患者年龄趋高龄、病程更长、症状评分(mMRC评分与CAT评分)均更高,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更多、肺功能更差,与CCI评分较低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rPrP<0.05)。结论 CCI评分较高组具有更严重的症状、功能障碍、炎症因子水平及急性加重入院次数;COPD合并症可能通过全身慢性炎症反应发挥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龚瑞  程新春  郭爱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39-140,14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评估。方法选择62例住院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四组,分别测定肺功能、CAT、6MWD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COPD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组之间的CAT、步行距离有显著性差异,CAT与6MWD、FEV1%呈负相关,6MWD与FEV1%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CAT、6MWD与肺功能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作为日常肺功能的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操作性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补体 C1q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5(complement 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protein 5,CTRP5)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 2017年 12 月收治的40 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将同期40 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稳定期组,并将同期本院的40名体检健康者纳入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 CTRP5的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hs-CRP的含量,并检查各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 和 FEV1%pre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CTRP5 与hs-CRP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清 CTRP5和hs-CRP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均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FEV1/FVC、FEV1% pred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8,P=0.001;χ2=49.63,P=0.003),FEV1/FVC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正常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FEV1% pred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稳定期组的FEV1% pred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的血清CTRP5 与 hs-CRP呈正相关,与 FEV1/FVC、FEV1%pred均呈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的血清CTRP5和hs-CRP水平较高,CTRP5与hs-CRP 存在正相关,与 FEV1%pred 、FEV1/FVC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合并症及二氧化碳分压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以全面了解COP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按照2006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关于重度及极重度COPD的标准,分析我院2008年7~11月60例重度及极重度COPD的临床资料,测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对二氧化碳分压及生命质量作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60例合并肺心病54例(90%)、骨质疏松25例(46.7%)、低蛋白血症24例(40%)、支气管哮喘21例(35%),其他包括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PaCO2≥50mmHg组合并肺心病、骨质疏松及低蛋白血症较PaCO2<50mmHg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总均分,F1、F2、F3、F4因子分与PaCO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度及极重度COPD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此时二氧化碳分压对病情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