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裂缝与井筒连通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基岩、裂缝和溶洞组成的三重介质油藏,建立了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三重介质油藏的渗流规律,分析了审流系数和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响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自动拟合进行试井解释的新方法,并编制了应用软件。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解释结果与现场调试资料吻合,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塔河、塔中等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相继开发,深入研究这类油气藏的试井动态特征成为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国内外缝洞型碳酸盐岩的研究资料,对该类油气藏试井理论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总结了该类油气藏试井曲线的主要特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基岩、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藏,在考虑裂缝和溶洞与井筒连通的情况下,给出三重介质试井物理模型的描述,提出双渗三重介质的概念,建立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双渗三重介质油藏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绘制了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典型曲线,分析了窜流系数、储容比、渗透率比对曲线特征的影响.曲线分析表明,完整的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曲线在半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台阶,在双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凹陷.曲线上台阶或凹陷的位置和形态与基岩、裂缝和溶洞三者之间的窜流系数和储容比有关.窜流系数主要影响下凹段出现时间的早晚,弹性储容比影响下凹段的深度和宽度.对比分析了双渗三重介质和普通三重介质在试井曲线特征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试井分析最优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何实现试井资料的自动分析,保证解释结果的唯一性,一直是人们在积极探索的目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试井分析最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是一种遵循“适者生存”原则的快速搜索方法.该方法在进化过程中,评价每个解的适应度值以执行交换和变异操作;特别适合于传统优化方法难以解决的非线性和不连续等问题.该方法优越于非线性回归自动拟合试井分析方法.它不需要估计井筒和油藏参数的初值,也不要求目标函数连续可微,并优于简单的遗传算法.它是通过解群体的适应度值,自适应地改变遗传算法的交换概率和变异概率,从而保证群体的多样性和算法的收敛能力,再结合非线性回归自动拟合方法,最终获得最佳的试井分析结果.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重介质模型试井分析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给出了一类三重介质油藏试井物理模型描述,建立了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出了井底压力的拉氏空间解以及早期、中期、晚期压力表达式,分析了压力变化特征,从理论上揭示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存在两个凹陷,这两个凹陷分别反映了第一类孔隙介质与裂缝、第二类孔隙介质与裂缝的窜流特征。本文还提出了新的典型曲线拟合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数值试井自动拟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遗传算法以随机化技术为指导,通过对整个解空间的高效搜索而得到全局最优解,当解空间较大时,常规遗传算法难以同时保证搜索速度和最优解的精度。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应用双种群遗传算法,即利用具有不同搜索策略的2个种群进行联合搜索,既保证了最优解的精度,又提高了搜索速度,将其应用于数值试井自动拟合解释,比常规遗传算法能节省50%以上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三重介质不稳态窜流渗流模型与试井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中存在介质之间发生不稳态窜流的情形,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在不同外边界条件下的三重介质不稳态窜流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绘制了试井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三重介质拟稳态窜流模型相比,不稳态窜流模型所对应的压力导数曲线上的两个"凹子"明显变浅,且下凹不会低于0.25线;同时还分析了储容比以及窜流系数对曲线特征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研究介质之间发生不稳态窜流的三重介质储层中的流体渗流规律,进行压力动态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最优化方法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对由基质、裂缝和溶洞组成的三重介质油藏建立了试井解释模型, 采用全隐式差分格式对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影响的情况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对给出的试井模型与溶洞-井筒连通、缝-洞-井筒连通模型进行了压力特征比较, 分析了介质间的窜流系数、弹性储能比、渗透率比及外边界对压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型包含了溶洞-井筒连通和缝-洞-井筒连通模型, 窜流系数λfv 和λmv 决定过渡段出现的时间, 弹性储能比ωv 和ωf 影响压力导数曲线“凹陷”的深度与宽度, 而渗透率比K0v 则影响窜流过渡段曲线的形状, 封闭边界和等压边界则导致晚期压力导数曲线的“上翘”和“下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渗流方程的反问题出发,提出一种用于多井试井解释的通用方法——曲线自动拟合法。该方法通过一个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估计,使实测数据与油藏数学模型的理论曲线自动拟合。为了判断各井之间地层明显异性的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井试井方法(即多井激动、一井观察试井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多井试井软件。矿场实测和虚拟测试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既可以一次性地解释同一油藏中各激动井与观测井之间的不同渗透率,又节省了测试时间和少用了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遗传算法解释试井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遗传算法用于试井解释,正问题采用数值的方法求出,并对整段压力曲线进行拟合。采用多次循环搜索的办法,有效避免了局部极小问题;采用隐性二进制编码法,有效提高了速度,减小了存储。该算法迭代次数较少,收敛较快,精度较高,解释结果可直接满足需要,也可作为线化反演的可靠初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油藏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与Warrant-Root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边水型缝洞油藏渗流微分方程组,并采用Lord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边水型缝洞油藏直井在拉氏空间中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响应函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理论图版,分析了边水型缝洞三重介质油藏直井渗流特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编制了适合该类型油藏的试井解释软件。此方法对指导该类型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低渗油田的开发中,变形介质对油田开发和试井曲线有一定的影响。基于变形介质的变化规律,建立非线性基本渗流微分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现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对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然后对线性化控制方程进行近似解析求解;②建立非线性控制方程的数值差分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在模型中考虑了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的影响。分析了渗透率变异系数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并绘出了相应的试井图版。分析认为变形介质油藏与常规油藏生产动态明显不同。通过数值解与解析解的结果对比,表明近似解析解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抽汲井的开采工艺特点而导致的井底压力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对这类井,若采用以往自喷井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难以准确地描述整个地层压力变化过程。建立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抽汲井的定产量试井模型,在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系数的情况下,用块中心网格隐式差分格式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后求出数值解,用该模型对m13井进行解释,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井底压力复杂的变化过程,能较准确地解释双渗介质油藏抽汲井生产的非自喷井流动期或恢复期的测试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杏北油田4-6面积加密井网中的杏4-1-2350井和杏4-2-2381井两口采油井和杏4-1-2343井、杏4-1-2353井、杏4-2-2372井、杏4-2-2382井4口注水井的曲线形态进行分析,证明注水井的不稳定试井曲线形态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地层特性,而采油井由于流饱压差较大,原油存在脱气现象,早期压力恢复时间过长,掩盖了地层的非均质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较为经济的注水井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储层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16.
凝析气藏在低于露点压力生产时,井筒附近出现两相流区,使得地层中析出的液体大大影响开发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应用多区复合试井模型,对某复杂凝析气藏中实际试井资料进行处理,提出了在凝析气藏试井中可以确定因析油反凝析引起的地层多相作用区,同时分析了试井过程中出现的曲线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在苏里格气田井位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储层非均质性及特低的渗透率造成苏里格气田有效泄油面积小。为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和气田采收率,需要利用井位优化来确定最优井数及其位置。因此,借助Matlab自带的遗传算法工具箱,采用优化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苏里格气田某区块的井位优化研究。研究中将净现值作为目标函数,将单井控制面积和井位作为变量,优选净现值最大的单井控制面积及井位。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的最优单井控制面积为0.5km2/井|对于最优单井控制面积,遗传算法得到的最优净现值为14.625 9×108元,大于常规井网的净现值14.337 8 ×108元,净现值增加幅度为2.01%|基于遗传算法的井位优化方法克服了常规布井方式的经验依赖性|最优井位分布与渗透率关系密切,渗透率高的部位井数多,反之,井数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