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运重建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1991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6例股骨颈骨折手术内同时采取血管束植入,带血管蒂、肌蒂骨膜(骨)瓣移位或移植,并对部分植入血管或移植骨瓣血管进行对接吻合连通血液循环。结果:36例1-9年随访,其中35例在2-5个月骨折愈合,单纯血管束植入术中,1例年长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为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常规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在骨折端进行植入血管的对接吻合连接血运是一个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运重建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1991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6例股骨颈骨折手术内固定同时采取血管束植入,带血管蒂、肌蒂骨膜(骨)瓣移位或移植,并对部分植入血管或移植骨瓣血管进行对接吻合连通血液循环.结果36例1~9年随访,其中35例在2~5个月骨折愈合,单纯血管束植入术中,1例年长者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为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常规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在骨折端进行植入血管的对接吻合连接血运是一个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通过对31例5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率达96.8%,优良率达92.9%.切除该肌骨瓣不影响臀中肌功能,骨块用七号丝线固定.对采用Watson—Jones氏切口行切开整复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本法可首选.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三翼钉,加压螺钉,多针固定,肌蒂骨瓣移植加固定4种方法,对比骨折愈合率,髋关节功能恢复,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三翼钉固定21例。加压螺钉固定25例。多针固定35例。带肌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26例。骨折愈合89例(83.1%)。髋关节功能优良75例(84.2%)。差11例(12.3%)。骨折不愈合18例(16.9%)。股骨头坏死21例(19.5%)。结论:内固定手术对股骨颈骨折有意义。70岁以下的患者均可应用。三翼钉的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高,不宜采用;加压螺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但股骨头坏死率较高,不宜作为首选方法;多针内固定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可作首选内固定;肌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率高。但手术操作复杂,不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加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Moore切口,应用带旋股内动脉支大转子支骨瓣转移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26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股骨头坏死率7.7%。结论:该术式有解剖学基础,简便易行,是治疗中青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较好方法,尤适用于股骨颈后方有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股方肌骨瓣移位加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998年4月,我科应用股方肌骨瓣移位加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骨颈骨折内外固定疗效对比党晓谦,王坤正,刘安庆,史明起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无公认可行方法。自1989年,作者选择了经皮穿多根骨园针固定,经皮穿导针、小切口上加压螺旋钉内固定,以及经皮穿骨园针,外加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颈骨折共96例。现就三...  相似文献   

8.
贺宁  刘卫民  苗丽 《中国骨伤》2000,13(1):25-25
我院自1993年7月~1996年9月在电视X光监视下,闭合穿刺插入多根三角针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此法简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2~73岁,平均657岁。头下型12例,头颈型16例,基底型8例。GardenⅡ型9例,Ⅲ型21例,Ⅳ型6例。并发心脑...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临床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临床选择李强吴水培编译曾炳芳*审校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与关节成形的比较研究,显示内固定具有安全、有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治疗。而选择内固定手术的依据有间接和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患者伤前的机能状态、骨代谢性能和骨折的类型;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希  刘智 《中国骨伤》2014,27(8):706-708
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尤其空心钉的应用,较髋关节置换具有微创、经济、操作简便的优势,成为近年来骨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空心钉的构型问题仍存在争议,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3枚空心钉平行置入的倒三角构型固定方法在生物力学及临床效果方面优于正三角构型,而非平行的强斜置钉技术能使螺钉分担更多体重,减少术后并发症,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股骨颈短缩等难题仍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如何把握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了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万垠  湛梅圣  王浩  冯硝刚  高小平 《骨科》2012,3(4):185-186,190
目的探讨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采取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5.0~25.0个月,平均19.8个月,其中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随访期间未发现股骨颈缩短、股骨颈旋转及脱钉现象。结论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且能有效避免空心钉脱出,防止粉碎性骨折断端松动、出现股骨颈短缩,有效防止术后股骨颈旋转。  相似文献   

13.
段军  张国富 《骨科》2014,5(4):204-205,217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利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情况,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0~24.0个月,平均10.6个月.本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不连、股骨头坏死、髋内翻、内固定失败等情况发生.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使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治疗32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1~59岁,平均46岁.根据Garden股骨颈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16例,Ⅳ型10例.根据患者术前X线及CT检查所示股骨头移位方向,将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分为:成角嵌插移位(11例)、旋转分离移位(15例)、外展嵌插移位(6例)三种类型.对于旋转分离和成角嵌插移位型骨折采用前方进针法,于股动脉外侧旁开1.5 cm处在X线透视下垂直向股骨头内锤入1~3枚直径3~3.5 mm的克氏针,进针深度约2~3 cm,克氏针向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复位.外展嵌插移位型骨折采用侧方进针法,于大转子外侧向近端倾斜10°~15.锤入1~3枚3~3.5 mm直径的克氏针至股骨头内,向近端用力撬拨,使嵌插的骨折分离并复位,如仍不能复位,再于股骨干部垂直穿入1枚克氏针作为对抗针辅助骨折复位.复位满意后拧入空心钉固定.结果 32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2例最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经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0 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术后Garden指数评价29例为解剖复位,1例为可接受复位.30例闭合复位患者中,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28例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时间为6个月;1例术前为旋转分离移位患者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论 使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率和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9月~2009年11月,本组共收治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02例,其中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联合空心加压螺钉(A组)治疗31例,股方肌骨瓣联合空心加压螺钉(B组)治疗29例,缝匠肌骨瓣联合加空心加压螺钉(C组)治疗18例,单纯空心加压螺钉(D组)治疗2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双柱理论分型指导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正常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将股骨转子部分为两柱,以髓腔中线为界,中线以外的大转子部作为外侧柱,中线以内的小转子部作为内侧柱;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根据分量原理:由股骨头颈传导下来的负重应力在股骨转子间分为水平和垂直应力,内侧柱主要分担垂直应力,外侧柱主要分担水平应力。将骨折复位后,连续性恢复,且能有效传导应力的柱定义为稳定柱,反之为不稳定柱;整个转子部,如内外侧两个柱均为稳定柱,就是稳定的转子部(A型);如其中一个柱为稳定柱,另一个柱不稳定,就是部分稳定的转子部(B型),B1型为外侧柱不稳定,B2型为内侧柱不稳定。如内外侧两个柱均为不稳定柱,就是不稳定的转子部(C型)。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60岁及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住院患者128例,根据双柱理论分为A型50例,B1型18例,B2型52例,C型8例。然后根据分型结果选择固定方式:A、B1、B2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螺钉(PFNA)固定,C型采用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固定治疗。术后1、2、3、6、12、24个月时进行门诊复诊,通过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有无内固定失败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方法。 结果1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0 ± 0.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4.5 ± 2.0)周,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无内固定钉松脱,髋内翻,股骨头切割,断钉病例。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78~96分,平均(88 ± 4)分,其中优76例、良44例、可8例,优良率93.8%。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双柱理论简单易记,有助于选择理想的内固定和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是治疗中的一个难题。由于血液供应差,复位常不满意,易造成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自1998-2004年对25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分别采用缝匠肌肌蒂髂骨瓣与股方肌肌骨瓣和多枚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通过1~3.5年术后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至2007年间,本组共收治疗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79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失败,行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加外侧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并获随访的2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受伤原因为高处跌落、摔伤或交通事故,手术时间为伤后2—14d;骨折分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7例,其中经颈型17例,头下型5例。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7例,复位良好者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有5例(22.7%),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17例(77.2%)。5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仅3例有轻度疼痛或无明显疼痛而不需要行关节置换,均建议行体外震波治疗,另外2例股骨头坏死塌陷明显,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为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结论虽然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未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但由于其与传统的切口相比,仍然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两种不同穿针布局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18年4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40例,随访1年以上121例,其中采用传统组治疗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45~74(65.4±8.4)岁;改良组治疗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12~7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3~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55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8个月~6年 ,平均32.5个月。结果两组在合并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伤后入院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5 % ,B组18.3 % )、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 (A组14~21d ,B组90d)及功能评价 (A组优良率88.7 % ,差6.3 % ;B组优良率73.2 % ,差24.4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 :(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 ;(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治疗时间短 ;(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