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建立孕兔宫内窘迫模型,探讨硫酸镁(MgSO4)胎兔脑损伤后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孕兔39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9)、缺血缺氧脑病组(n=9)和MgSO4保护组(n=9),缺血缺氧组和MgSO4保护组建立孕兔开腹子宫动脉结扎胎兔官内窘迫缺血缺氧模型,并且MgSO4保护组在建立模型前给予腹腔注射MgSO4(100mg/kg),分别开腹取各组胎兔脑组织做病理及NMDAr1表达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比较,缺血缺氧脑病组和MgSO4保护组NMDArl表达强阳性,脑组织结构层次被破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MgSO4保护组NMDArl免疫反应强度低于缺血缺氧脑病组,而脑组织结构层次完整性优于缺血缺氧脑病组。结论MgSO4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NMDArl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缺血缺氧病理性脑损伤。对NMDA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孕兔宫内窘迫模型,探讨胎兔脑一氧化氮(NO)、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口一SOD)含量变化规律。方法新西兰大白孕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9)和宫内缺血缺氧组(n=9),宫内缺血缺氧组建立孕兔开腹子宫动脉结扎胎兔宫内窘迫缺血缺氧模型,分别开腹取各组胎兔脑匀浆液测定NO、iNOS和T—SOD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和宫内缺血缺氧组NO、iNO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T—SOD的含量明显降低Ⅱ)〈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宫内缺血缺氧组NO、iNOS显著升高U)〈O.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OD降低不显著(P=0.399)。结论通过检测孕兔宫内窘迫模型NO、iNOS和T—SOD显示,胎兔缺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操作及子宫动脉结扎对脑组织内自由基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探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5只,孕鼠随机分为 Sham组、I/R组和T/M组三组,每组各5只.于妊娠第19天以3.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通过无损伤动脉钳钳夹双侧子宫、卵巢血管20 min建立缺血缺氧宫内窘迫模型.T/M组缺血前30 min,45 mg· kg-1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腹腔注射,Sham组和I/R组于相同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Sham组只进行开关腹手术,不钳夹子宫卵巢动脉.各组孕鼠缺氧20 min后拆除动脉夹以恢复血供,并逐层关腹.各组均于手术后24 h取标本.计算胎鼠死亡率.每组随机抽取10只胎鼠取脑组织制备标本,检测组织丙二醛水平;行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胎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胎鼠死亡率:I/R组胎鼠死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5);T/M治疗组胎鼠死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Sham组比较,I/R组胎鼠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T/M组胎鼠脑组织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能够减轻对宫内窘迫胎鼠脑组织细胞损伤,对缺血缺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对宫内缺氧胎鼠脑组织的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宫内缺氧胎鼠脑组织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妊娠19 d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MT处理组。建立大鼠30 min I-R宫内窘迫模型。MT组孕鼠在阻断血供前1 h腹腔注射MT(10 mg/kg)。分别于再灌注1、6和24 h剖宫取胎鼠,测定胎鼠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脑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I-R组较S组胎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同时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上述改变亦趋于明显。与I-R组比较,MT组能提高胎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减少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结论 MT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胎鼠脑组织宫内缺氧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弹演习火炮打击后,不同位置掩体保护下兔肠组织病理及NMDAr1表达的变化。方法闽南山地团进攻演习,按照模拟战地士兵隐蔽情况,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远离火炮打击的空白对照组及火炮打击区域的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火炮打击6h后,各组存活兔取肠组织,观察其病理损伤形态学及NMDAr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NMDAr1表达强阳性,肠组织结构层紊乱,间质出血。炎症细胞浸润;迎面隐蔽组肠组织结构损伤程度及NMDAr1免疫反应强度均高于反角隐蔽组。结论火炮打击后兔肠组织应激损伤反应强烈,反角掩体保护能够减轻肠组织损伤,NMDAr1参与肠组织损伤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组织ICAM-1表达的作用。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乌司他丁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0.5h经尾静脉注入乌司他丁注射液1万U,术后6、12、24h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梗死灶周围脑组织ICAM-1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坏死周边区ICAM-1的表达逐渐增多,并于24h达高峰;乌司他丁干预组术后6、12、24h脑组织中ICAM-1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可诱导缺血周边组织ICAM-l表达,乌司他丁可通过降低脑梗死大鼠ICAM-1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7.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depmteinised calf blood iniection,DCBI)对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DCBI对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的脑组织水含量,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光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水含量、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DCBI组脑组织水含量、MDA含量较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下降。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脑皮层细胞出现肿胀改变。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水肿加剧,细胞周围呈海绵状。用药组脑细胞仅有轻度肿胀改变。结论:DCBI对大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SOD、MDA的影响及探讨丹参素的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78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 =6);缺氧缺血模型组(n =18);丹参素低剂量组(n =18);丹参素中剂量组(n =18);丹参素高剂量组(n =18).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低氧混合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缺氧缺血处理.丹参素各治疗组按低、中、高剂量分别于造模后0、24 h两个时点按15 mg/kg、30 mg/kg、60 mg/kg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 ml的丹参素注射液.缺氧缺血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假手术组于缺氧缺血后6 h,HIBD组与各丹参素组于缺氧缺血后6 h、24 h、48 h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匀浆SOD、MDA.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模型组新生大鼠大脑中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应用丹参素治疗后MDA水平回降,SOD活性回升,且呈剂量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素有减轻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宫内窘迫胎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18只,交配后获得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6组(n=3):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低、中、高剂量组(P1~P3组)和荷包牡丹碱组(B组)。S组和IR组孕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 L。P_1~P_3组孕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异丙酚10、30、50 mg·kg~(-1)。B组在注射异丙酚50 mg·kg~(-1)的同时,腹腔注射荷包牡丹碱5 mg·kg~(-1)。夹闭子宫卵巢动脉11 min。再灌注3 d后取材,每只孕鼠各取2只胎鼠,每组6只。制作切片,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指数(LI)。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检测胎鼠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S组LI为7.2±0.9,MDA为(3.86±0.20)μmol·g~(-1),与之相比,IR组的LI为71.9±2.8,MDA为(9.10±0.45)μmol·g~(-1)(P<0.01)。与IR相比,异丙酚各组的LI分别为40.8±2.6,21.4±1.4,20.1±1.3,MDA分别为(7.32±0.41),(5.65±0.27),(5.44±0.28)μmol·g~(-1)(P<0.05)。B组的LI,MDA分别为(51.2±2.3),(7.54±0.31)μmol·g~(-1),翻转了异丙酚的保护作用。结论异丙酚对宫内窘迫胎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出生7 d 新生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4)和艾灸组(n=20)。假手术组只做颈部手术,不闭合颈 总动脉,不缺氧;模型组行颈总动脉闭合术,并给予缺氧处理;艾灸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每日1次,35 min/次。采用TTC染色检测小鼠脑梗死的面积;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和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免疫荧光染 色检测脑组织CD11b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增大,患侧脑组织大量细胞坏死脱 落,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缩小,患侧脑组 织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炎症细胞较少,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艾灸具有减轻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 损伤的作用,这可能与其减少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乙烯二噻烯抗家兔实验性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兔按照生化指标随机分为5组(n=6),模型对照组及受试物组给予高脂饲料;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受试物组高、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灌胃给予30、10me/kg乙烯二噻烯西黄芪胶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辛伐他汀5mg/kg西黄芪胶溶液,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20%西黄芪胶溶液。实验结束考察动物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情况。结果9周后受试物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受试物低、高剂量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低于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乙烯二噻烯高、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实验动物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2.
韩永丰  廖达光  刘峰  李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41-1442
目的:探讨黄体酮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5只)、模型组(55只)和黄体酮组(55只),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伤灶周围AQ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黄体酮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黄体酮可以明显减轻创伤后脑水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AQP-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弹演习火炮打击后,不同位置掩体保护下兔脑组织病理及NMDA—R1表达的变化。方法闽南山地团进攻演习,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火炮打击应激损伤后6h,各组存活兔取脑组织,观察其病理损伤形态学及NMDA—R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反角隐蔽组和迎面隐蔽组NMDA—R1表达强阳性,脑组织结构层次被破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出血;迎面隐蔽组NMDA—R1免疫反应强度亦高于反角隐蔽组。结论火炮打击后兔脑组织应激损伤反应强烈,反角掩体保护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NMDA—R1参与脑组织损伤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ADLE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其与脑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180022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n=10):只暴露血管而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I/R,n=10):采用改良的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min后再灌注120min;DADLE处理组分为DADLE2mg/kg组(A,n=10)、DADLE3mg/kg组(B,n=10)和DADLE5mg/kg组(C,n=10):在FR组的基础上于再灌注前经颈外静脉注射DADLE。HE染色观察各组海马CAl区神经元病理变化情况,westernblot测其脑组织内非磷酸化ERK与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状况。结果Sham组ERK与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DADLE处理组与I/R组相比,ER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其中B组、C组ERK与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ERK、P-ERK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明显上调,DADLE可以通过增加ERK的活化而达到降低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发挥脑保护的作用;同时,该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和有“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15.
黄颖  杜娟 《贵州医药》2009,33(7):586-587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8浓度等参数探讨高碳酸血症对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油酸静脉注射建立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并行气管切开连接小型动物呼吸机(呼吸模式为AC模式,潮气量为8 mL/kg;呼吸频率为51次/min;PEEP为5 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0.60)。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外源性CO2吸入,吸入浓度(FiCO2)为0.06,实验对照组不给予外源性CO2吸入。分别观察试验组与实验对照组兔于造模成功后180 min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试验组兔于造模成功后180 min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碳酸血症能够降低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局部和血液IL-8水平,进而减轻肺局部和全身炎症损伤,对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甘草锌复合膜对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8只。以冰醋酸润湿脱脂棉,在家兔右侧靠口角黏膜处烧灼1 min,生理盐水冲洗5min,24 h形成溃疡。溃疡形成后每日8点、12点、16点对家兔进行麻醉,治疗组使用复合膜治疗2 h,对照组使用本院制剂溃疡糊剂治疗2 h,空白组不作治疗,疗程为5 d,每日测量家兔溃疡面最大直径,进行组间对比观察。结果:(1)治疗至第3天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空白组(P<0.05)。(2)在外观治愈的家兔中,对照组家兔组织上皮已修复,但比正常组织薄,固有层纤维比正常组织疏松;治疗组家兔上皮表面不全角化,与正常组织形态基本一致。结论:表皮生长因子甘草锌复合膜疗效确切,可对口腔溃疡动物模型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及丹参与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犬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5g/kg腹腔注射,电针组刺激“百会”、“大椎”穴,疏密波,频率2~15HZ,持续30min,丹参+电针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和电针,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GFAP、iN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P〈O.05或P〈0.01),并且丹参+电针组的评分和含水量显著低于丹参组、电针组(P〈O.05或P〈0.01);HE染色显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上述一致。模型组GFAP、iN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GFAP、iNOS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丹参+电针组的表达明显低于丹参组、电针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和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降低iNOS的表达有关,且二者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杨群华  唐省三 《中国药房》2009,(30):2336-233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I-R、MgSO4及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I-R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脑组织和血清SOD活性,以及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脑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脑I-R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SOD活性和减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