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我们在辖区内开展了广泛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对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接纳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探索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宾川县其中3所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认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途径。结果 调查者从广播和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获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较多,占70.00%以上;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知晓率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宣传教育。结论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常抓不懈,它是社会性的宣传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在青少年的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育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也有《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等要求,应该说学校相关健康教育特别是艾滋病与性健康的教育,在各地开展的情况还是颇见成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2006年9月在济南某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中进行了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医科大学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与医学学生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相适应。他们对于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但又有部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回避态度。说明在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迫切的,而且要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特征,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300名大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基本了解,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知存在误区;部分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对HIV/AIDS存在恐惧心理和歧视、性观念性态度较为开放和宽容、拥有艾滋病高危行为、边缘性行为和性交行为;中学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不足,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主要为大众传播方式,绝大多数新生对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结论应对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技能,促进科学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在潍坊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潍坊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以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普及艾滋病科学知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 在组织领导、科学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7.
医专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漯河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通过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并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评价。结果通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漯河医专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有不同程度提高,课前、课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漯河医专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和必要的,可为他们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用于农村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为今后农村艾滋病重点区域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百济乡两个艾滋病疫情高发乡镇各建立一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通过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有效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活动模式,研究科学规范的传染源治疗管理方法,提高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初筛检测率及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结果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项目点开展入户面对面防艾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干预共8 516人,宣传前后各2 76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5.29%和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00.26,P0.05﹚。艾滋病感染者规范治疗率达87.50%。新发感染率持平。结论在农村艾滋病重点区域进行面对面入户宣传,并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有效管理的防治模式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谈健康教育材料的开发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广泛深入地进行全民健康教育乃是遏制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康教育材料作为一种工具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制作适合目标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能够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张丽霞  罗葵安  彭卓维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0):1124-1125,1134
目的了解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状况,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77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3.62%;不同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2.27,P<0.01)。97.74%的从业人员认为要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92.09%的从业人员赞同在中小学开展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92.16%的从业人员希望通过广播、电视获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仍需加强,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广泛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开展健康教育应从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入手,根据对象的需求/需要、认知、行为表现、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分别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途径和方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视的支持性环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法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建立多部门参与防治艾滋病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等现状,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高校683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89.8%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区别,分别有92.8%、94.1%和81.8%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仍有40.4%和37.2%的学生认为拥抱接吻及照顾艾滋病患者可传播艾滋病,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依次为:举办宣传活动、宣传栏和宣传单、课堂教育、讲座或座谈会,以及广播或网络。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仍存在认知误区和消极态度,大一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大四学生,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卿  王树山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701-702,F0004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总结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对于不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方法。我国大学生中艾滋病疫情情况严峻,在大学生中开展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健康教育是我国当前AIDS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简称“防艾”)教育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相关文献,总结出:以防艾生活技能为核心的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式综合干预措施,值得在高校推广。目前,高校开展的防艾生活技能教育对安全套的使用、HIV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和暴露后预防(post exposure prevention, PEP)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教学方法和健康促进尚有不足,高校应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开展对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及干预模式研究。方法对成都地区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 KAP 现状”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8.7%),医药与非医药类专业学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防医学专业知晓率达92.3%,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成都地区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整体倾向积极,但不同群体间有差异。结论关注大学生复杂心理因素,重视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应加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爱观。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解我市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期望,探索在农村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普及和防治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决策参考。2006年6月26日至7月7日我们对临汾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泸水县艾滋病的综合性防治工作情况。方法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其掌握情况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总结艾滋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综合性防治工作开展后,该组人群在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防治等健康知识方面的掌握率较之前有了提高。结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对于确保人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影响,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医学高校大一和大四学生,对其进行艾滋病专题讲座并发放宣传材料,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法对被调查医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有积极转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大一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大四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我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06年,在省、市艾滋病防治专家的指导下,在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围绕创建目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监督检测、行为干预等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健康教育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头戏,现将我区此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各院系2005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3月和12月先后两次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匿名填写回收.期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92.36%,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绝大部分学生均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结论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