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福艳  宁媛 《护理学杂志》2008,23(15):33-34
目的 探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患儿发热伴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伴便秘患儿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通过输液器点滴灌肠的方法治疗,同时在治疗前期、中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体温降至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应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发热伴便秘患儿,并在治疗前做好忘儿心理护理,治疗中仔细观察患儿反应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达到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瑛 《护理学杂志》2009,24(10):24-2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72例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组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呕吐症状显著改善,KPS、QOL评分上升,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用中药保留灌肠姑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B1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胀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6例腹胀伴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食欲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便秘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B1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胀伴便秘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术,41位复位成功,术后严密观察,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72例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组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呕吐症状显著改善,KPS、QOL评分上升,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用中药保留灌肠姑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58例,采用中药灌肠辅助微波理疗,并予情志、饮食、生活等护理。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39例治愈,18例有效,总有效率98.2%。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娟  李玲 《护理学杂志》2013,28(7):23-24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与防治措施。方法对5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进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做好高热、营养支持、皮肤、口腔、预防出血等综合护理干预,切实做好隔离与防护措施。结果 53例中48例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5例放弃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其他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加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疗和隔离管理,实施及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实施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资料。结果 33例患儿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患儿转手术复位成功。治疗期间未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出院后均获6个月随访,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实施空气灌肠复位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实施规范护理,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中药灌肠加电针治疗及护理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将46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中药灌肠和电针治疗及护理,并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电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教育等系统化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一次性复位成功36例(90.00%),2例经2次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患者经中转手术治疗成功复位。患儿均获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安全、有效。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化护理能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护理体会山西省阳泉市中医医院刘秀平1992年8月至1994年7月,我科采用以中药灌肠为主的方法治疗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有临床症状,经妇科及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  相似文献   

12.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妮华 《护理学杂志》2003,18(3):204-204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随机将86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6,P<0.05),提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衰康胶囊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并口服肾衰康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个周期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康胶囊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严谨的疗效观察及适时护理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IA)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诊治策略,提高肛门成形术后腹胀,便秘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80-1999年162例IA术后腹胀,便秘的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儿中3例为低位IA,一期经会阴肛门成形术后出现腹胀,便秘,2例存在肛门狭窄,另1例为高位IA并多发畸形。术前诊断为IA合并HD行巨结肠根治术3例,其中1例肛门狭窄合并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于术中取材冰冻诊断为HD,术后病理诊断为继发性巨结肠;保守治疗1例为肛门狭窄并发继发性巨结肠,经扩肛和灌肠后症状消失。最后诊断为IA合并HD2例。4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肛门狭窄是肛门成形术后腹胀,便秘的常见原因,IA合并HD极少见,,可通过肛门指检,钡灌肠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5.
耳穴贴压与常规通便治疗肾脏疾病便秘效果及成本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并比较耳穴贴压与一般通便疗法治疗肾脏疾病便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直接成本,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将108例肾脏疾病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实证27例、虚证23例)和观察组(58例,实证30例、虚证28例),对照组实证采用中药灌肠,虚症口服润肠片、开塞露纳肛交替使用;观察组实证采用六神丸耳穴贴压,虚症采用磁珠耳穴贴压。根据成本核算原理,对两组所使用的材料和护理人力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单人次护理成本较对照组减少339.0元,每项次操作耗时缩短2.5min。结论耳穴贴压治疗肾性便秘效果优于一般通便疗法,且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用药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口服组阿司匹林口服给药;灌肠组采用保留灌肠给药。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发热持续时间、患儿的胃肠道反应及合作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灌肠法给药疗效更佳,且患儿易耐受,配合度好,家属更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预防护理。 结果 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137例,发热51例,便秘74例,恶心呕吐114例,溶瘤综合征2例。1例溶瘤综合征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171例经处理均顺利恢复出院。 结论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区疼痛、发热、便秘、恶心呕吐等。应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观察和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儿科危重症之一,我科1987~1990年对34例急性肾衰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并与同期32例未进行灌肠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急性肾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14岁;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3~14岁。二、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合理饮食、抗感染、利尿、降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9.
易红春 《护理学杂志》1993,8(5):224-224
1991~1993年,我科对50例痢疾患儿在应用液体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中有关方剂制成汤剂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组),与同期应用液体治疗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两组100例,最大年龄6岁,最小年龄6个月;发病时间最短8个小时,最长4天;其中发热67例,有13例伴抽搐;腹泻98例,粘液红白冻子便71例,  相似文献   

20.
红藤汤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药红藤汤治疗生盆腔炎疗效,将18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96例,用红藤汤点滴保留灌肠;对照Ⅰ组40例,用红藤汤采用传统方法灌怕;对照Ⅱ组44例,采用胎盘组织液加抗生素治疗。结果:3组治疗效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中药红藤汤点滴保留灌肠,对肛门刺激小、药液保留时间长,能够充分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