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切除术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价值及其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2~2003年用肝切除术治疗272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中控制出血及围手术期处理等问题.结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手术死亡率为2.00%,其中原发性肝癌185例,术后1、3和5 a生存率分别为83.32%、45.87%和18.43%.结论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中控制出血及肝切除量,减少手术时间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扣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脾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在48例肝脾外伤手术中应用CATS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回输术野血,全部病人均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Ⅱ导联心电图.术中将回收的洗涤红细胞回输,记录术野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即洗涤后的浓缩红细胞)、异体输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术野出血(含冲洗液)1561ml,经洗涤处理后回输浓缩红细胞平均每例623ml.全组病人除3例输入新鲜冰冻血浆400ml以外,无肺水肿、心衰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减少肝脾外伤手术中红细胞的丢失,维持有效循环,同时节约大量库存血,也无输血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忠  何静  陈方祥  罗梅  郭庆山 《重庆医学》2007,36(21):2150-2151
目的 观察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减少输库存血量和输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 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70例接受脊柱前路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结果 70例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平均为620.50ml,术后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有效减少脊柱前路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库存血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机在异位妊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30例异位妊娠破裂伴有腹腔内大出血患者,实行自体血液回输.共回收原血30 000 ml,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24 000 ml自体血液.全部采用自体血液同输机新技术同输.结果:术后回访患者无不适、过敏溶血反应、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异位妊娠破裂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同输机回输血液,安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2年至2003年将单纯性肝脾破裂手术中腹腔血进行回收、自体回输,同时对病人进行术前及术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和体温观察。结果 所有病人均未输异体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输血反应,无感染,血液回输效果好。结论 肝脾破裂手术中血液自体回输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技术,是解决血源紧张和避免输血传播疾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心脏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对患者术后用血量和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根据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分配到自体血回输组(试验1,2组)及非自体血回输组(对照组)中.试验1,2组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经过滤、离心、洗涤后直接回输给患者.分别统计术后输注异体血液量及术后心包、纵膈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关节置换择期手术患者67例,使用Cell Saver 全自动血液回输机行自体血液回输,并联合控制性降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血压、心率、回输自体血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观察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7例患者共回输35 175mL,平均回输525mL,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和血液的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脾破裂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采用京精3000P型血液回收机对56例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结果:56例回输血量64 400ml,平均1150ml,各项检测结果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可减少输注异体血,是经济、安全、实用的节约用血方法,对抢救大出血患者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回输血技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方法采用国产自体血液回输机,对8例贴近多个肝门的肝巨大血管瘤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修补损伤血管。结果全组8例全部痊愈出院,除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毫升外,其余7例术中均未输血。结论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切除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0年8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血管瘤26例,肝囊肿7例,肝炎性假瘤3例,右肝错构瘤、肝脏平滑肌瘤、肝结核瘤和炎性肉芽肿各2例,肝细胞腺瘤、右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右后叶结节性坏死各l例。结果:共行肝左外叶切除术18例,肝左或右叶瘤体局部切除术14例,右后叶切除或部分切除术8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右前叶部分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和胰头异位肝囊肿切除术各l例。9例术中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2例应用自体血回输。5例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膈下感染、胆漏等并发症。47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多数有症状、体积较大或怀疑恶变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安全有效;借助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和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外科无感染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血液回收机对42例外科大手术患者手术野的出血进行收集.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输异体血量.回输自体血前后的Hb、Hct及凝血功能变化和输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应用自体血液回收使76.2%的患者避免了术中异体血的输入,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儿童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癫痫手术的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自体血回输分为自体血组和非自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术中术后情况及异体输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自体血组26例(60.5%),非自体血组17例(39.5%).自体血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灶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大于非自体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者10例(38.5%),非自体血组9例(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术中血浆的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能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输注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癫痫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急诊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11年6月上海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对322例急诊妇科手术(宫外孕304例、卵巢黄体破裂18例)使用自体血回输,记录回输血液量及并发症。结果术中血液回输共计231271ml,平均每人760.76m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大量新鲜血液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节省异体血用量,并且可以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同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从2007年7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的129例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采取自体血液回输供斑,并检测手术前后FIB,Hb,HCT,PT等指标.结果:患者手术中血液回输率达到74%以上,FIB,Hb,HCT,PT等在手术结束后虽有显著性下降(P<0.05),但术后5天后均恢复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自体血液回输,可减少副反应,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自体回输血配合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输机,32例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瘤体大小12 cm×15cm~18 cm×40 cm.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全组32例均完整切除瘤体并痊愈出院,其中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 ml;4例术中输外源性同型血400~800 ml;其余27例术中未输外源性同型血.术中有8例仅采用Pringle法切肝,其余24例用全肝血流阻断法,阻断时间5~30 min,平均16 min.结论 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时临床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41例,麻醉后实施采血并进行ANH自体输血。观察患者术前、血液稀释后、采血后、回输血前、回输血后、术后1 d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回输自体血后、术后1 d,Hb分别为(112.25±4.11﹚g/L、(119.15±5.62﹚g/L与Hct水平分别为(0.32±0.01﹚、(0.35±0.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能够有效避免术中输入异体血,明显减少红细胞的丢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围手术期几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年龄65~74岁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自体血回收,使大部分老年患者减少或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大致正常.结论 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老年骨科大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输注异体血,术后未出现出凝血功能障碍,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骨科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输机对30例腰椎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血液回输,同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血常规、血清电解质检查。结果通过血常规测定,红细胞回收率90%以上,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输血反应及感染,血液回收效果良好。异体输血回避率100%,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结论腰椎手术中失血量较多,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减少自体血丢失和异体血输入,既节约血液,又可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术中出血量分为2组,A组(自体血回输组)术中出血量≥300 ml,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B组(非自体血回输组)术中出血量< 300 ml,不进行自体血回输.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及使用血液回收装置的必要性.结果 共2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A组169例,B组51例,A组患者中使用自体血回输后仅13例(7.7%)需要行同种异体输血,B组未使用同种异体血.其中A组行多节段(3个及以上)减压融合术的患者中,4例(22.2%)输同种异体血,明显高于1~2个节段手术的患者异体输血比例(P<0.05).A组和B组比较,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f(173.0±44.7)min vs.(135.9±45.6)min,P=0.0000]和术中出血量[(628.9±306.9)mlvs.(287.6±203.4)ml,P=0.0000]明显增高.结论 术中自体血回输基本满足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输血要求,明显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8例腰椎手术和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在术中进行自体血液回输,观察回输量及异体输血量、发热、血红蛋自尿及过敏反应等,检查术后第1、3、7天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8例腰椎手术和6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回收血量400~1000 ml,平均579 ml。自体血液回输无输血反应,电解质、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可有效降低输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