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PPH)术与常规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采用改良PPH术(改良组)68例,常规PPH术(常规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愈合时间、肛门失禁、肛门水肿、尿潴留等。结果:2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患者肛门水肿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而2组术后肛门失禁及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安全可行,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和对照组(178例),分别采用PPH联合痔切除术和单纯痔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别。其术后并发症中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痔切除术组,而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程度差别不大。结论:应用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具有出血少、疼痛水肿轻微、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68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购合器痔上黏膜环间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bemorrhoids,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PPH治疗Ⅲ~Ⅳ度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肛门平整无水肿,排便后未见痔核脱出及肛门异物感,无肛管缩小和肛门狭窄.结论: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可采取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71-1072
目的:探讨内扎外剥皮瓣转移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重度环状混合痔采取内扎外剥皮瓣转移术患者65例与内扎外切术患者65例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8.64%,对照组治愈率为87.69%;治疗组住院时间为(7±2)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2)d,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内扎外剥皮瓣转移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有明显优势。结论:内扎外剥皮瓣转移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春连  卢永刚 《广西医学》2011,33(11):1484-1485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均行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 60例术后肛缘平整美观,无水肿、皮赘突起、吻合口裂开、大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前列腺损伤、肛瘘等.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环切技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采用外痔环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节钉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结果各病例术后均可达到临床治愈,肛缘平整,肛门功能完好。结论双环状手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2007年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点剥扎加部分黏膜环形切除术和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三点剥扎加部分黏膜环彤切除术和环切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对Ⅰ期愈合人数、术后水肿、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尿困难、术后异物感、术后肛门狭窄、伤口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发现三点剥扎加部分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优势明显:结论三点剥扎加部分黏膜环形切除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较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术后总体疗效、愈合时间、痛感、术后出血、创缘水肿、尿潴留及肛门狭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在总体疗效、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在术后创口痛感、创缘水肿、术后出血、尿潴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可有效解决重度环状混合痔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国龙 《大家健康》2013,(13):86-87
目的观察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相关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混合环状痔患者120例,且内痔符合Ⅱ-Ⅳ期诊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纪录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6例,水肿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术后疼痛7例,水肿3例,尿潴留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较传统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与单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对照组行单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水肿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水肿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皮桥下组织剥离+荷包缝合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症状,促进手术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于瑞昌市人民医院接受外剥内扎术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13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术后未发生肛缘水肿的47例患者分为康复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为21.67%,其中11.67%为炎症水肿,10.00%为充血性水肿。2组患者性别、年龄、混合痔程度、术后是否松解括约肌、术后中药熏洗及术后久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不当、术后饮食不当、术后运动不当、环状混合痔、肛门正中混合痔、术前合并炎症、术后排便异常、术前合并感染及术后久坐均为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单因素(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手术操作不当、术后饮食不当、术后运动不当、环状混合痔、肛门正中混合痔、术前合并炎症、术前合并感染及术后久坐均为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相关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混合环状痔患者120例,且内痔符合Ⅱ-Ⅳ期诊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纪录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6例,水肿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术后疼痛7例,水肿3例,尿潴留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较传统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环状混合痔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配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术联合痔核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痊愈,2例患者治疗为显效。全部患者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正常,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重度环状混合痔实施PPH术配合采取外剥内扎术,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环状混合痔手术方法 "M形交错皮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60例作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整形外科的设计理念和其手术操作模式,采用M形交错皮瓣的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即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和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创缘水肿、排尿困难、肛缘皮赘和创面愈合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环状混合痔患者可以采用M形交错皮瓣进后行治疗,该术式可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且手术相对简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环状混合痔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运用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其临床治愈率、术后肛门疼痛、水肿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坠胀、术后肛门狭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在保证临床治愈率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肛门直肠的结构及功能,有效的减少术后肛门坠胀及肛门狭窄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环状混合痔术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能预防和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避免肛门狭窄。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是所有患者混合痔都能采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文章目的是通过比较归纳寻找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环状混合痔术中的最佳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结果:1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创面愈合时间为(12.7±3.4)d,术后无疼痛感6例,占3.75%,有疼痛感154例,占96.25%,其中Ⅰ°疼痛75例,Ⅱ°疼痛66例,Ⅲ°疼痛13例,术后无水肿121例,占75.6%,出现水肿39例,占24.4%,其中Ⅰ°水肿36例,Ⅱ°水肿3例。结论: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和术后水肿发生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学义 《当代医学》2013,(12):93-94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性PPH术并对部分痔核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43例,显效3例,全部病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