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雨水的南方丘陵城市环境景观基础设施网络问题,以雨水排泄和汇集为导向,以GIS为分析工具,计算出雨水汇集点和排泄路径的适宜性分析图,结合城市内现有环境,如公园、广场、废弃地、绿地等用地选择环境景观基础设施节点,根据现有城市用地布局、水系、道路系统,具体计算出这些环境景观设施廊道,构建一个多功能景观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雨水内涝问题,同时又能改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城市环境景观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衡量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有效解决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国家及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已开展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与评估等研究工作,但相关业务平台开发明显落后。本文从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构建角度,系统阐述了平台框架、所需关键模型技术、数据库设计、GIS平台搭建及平台应用,以期推动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估预警业务化、系统化运行,为解决水环境承载力的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不断增长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量与滞后的数据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有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平台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逐渐不能满足基层监测部门、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亟待更新和完善。对现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业务平台建设思路加以更新和完善,有助于建设功能相对完善的新型平台,从而为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并对政府决策和预报预警提供更为及时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海洋移动式平台应用的安全信息预警与保护装置的研制,实现具有移动式平台海上安全信息采集、记录、预警、保护及再现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监测为排水设施提供了最为准确的基础性资料,这对于城市发展与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从当前排水监测工作的实施现状不难分析,落后的仪器设备、滞后的排水监测体系以及管理经验的缺乏都是当前排水监测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排水监测以及突发性排水事件的处理,这对于城市排水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加大太湖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程,被视为掌握流域水质规律、预警太湖蓝藻暴发的必要系统.本文概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介绍了系统建设框架,结合实践从历史经验回顾、管理需求辨析、系统要素联接和预警技术评估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绿色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殡葬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绿色殡葬低碳化发展的方法,以期促进城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浮式平台作业过程中的结构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浮式平台的结构安全监测系统,通过CAN总线通讯和RS485总线通讯,实现各类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获取平台结构应力监测数据以及姿态监测数据,并通过PyQt搭建软件界面,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显示,同时进行后台监测数据存储.系统支持设置预警阈值进行平台结构的故障预警,也可对...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实训平台是针对我国水污染与监测治理现状一项重要的综合设计,旨在改善水质环境与污染控制,推动我国污水处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技术与思维的推动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各项内容都有了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有助于推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雾霾频发、水质恶化、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全面发展的严峻现实。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犹如大厦之基石。为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没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对该建没方案颁布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方案的主要内容加以解读,并指出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要点,希冀为方案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冰情及其险情等海冰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发送是海冰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海冰是渤海及北黄海海域的重要海洋灾害之一,依据政府职能部门、用海企业、社会公众、科研人员等用户对海冰监测信息产品的需求,对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冰情和灾情数据查询、分析、动态显示与发布,以及海冰灾害风险分析与事故应急响应等主要功能,进而实现海上石油平台、滨海核电、高值养殖等典型涉海用户的冰情监测与风险信息的动态管理,以及相关行政区域的灾情信息传送。  相似文献   

12.
太湖蓝藻预警监测一直是政府及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工作并已经成为日常监测任务,但由于数据汇总和日统计评价工作量大,每项指标评判靠人工处理效率明显低下,蓝藻预警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系统以蓝藻监测和上报的实际业务需求为基础,综合了地表水各项指标的评价功能,并运用网络平台方便灵活地与其他部门共享蓝藻监测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分析人员工作效率,同时还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同时相、不同空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HJ-1B红外相机数据及Landsat-8热红外数据计算获取了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表温度分布信息,并基于校正的海湾平均温度法得到三种星源数据的核电站温排水分布。分析显示:在红沿河核电站温排水监测中,Landsat-8监测结果精度最高,且能体现最多的温升细节信息;HJ-1B与MODIS数据因受制于较低空间分辨率所导致的“混合像元”效应,监测结果精度较低。考虑到不同温排水扩散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在监测工作中应综合利用不同时间及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同时,无人机载红外载荷监测方式有望成为卫星遥感监测手段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危险废物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快速提升和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已逐渐成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现状,探讨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的建设内容,建立了典型示范基地以验证平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险废物污染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为政府环境应急管理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海洋石油平台腐蚀现状,确保导管架处于阴极保护状态。方法对近3年导管架阴极保护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讨论,根据不同位置的电位电流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各个观测点位的腐蚀状态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研究表明,该系统电位电流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翔实可靠,所收集到的导管架节点电极电位均在保护范围内。就现阶段而言,导管架牺牲阳极输出电流基本趋于稳定。结论该平台阴极保护监测设备运行良好,所测点位均处于阴极保护状态,且基本达到完全极化,对该海域新建平台防腐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徐州市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背景、适用范围与构成,明确了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在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徐州市应急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的职责与建设现状,总结了徐州市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保障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爆发,需要科学、有效地监测蓝藻水华的状态和变化趋势。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例,建立基于多源卫星监测、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等多方式的湖泊蓝藻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湖泊蓝藻天地一体化监测业务化运行平台。指出将此平台运用于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是湖泊蓝藻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区别于传统放射性(La)的新的钟摆型(Lb)海面数据采集航线方案,同时基于对变分分析插值方法(DIVA)参数的校正,构建了温排水海面监测试验的最优化应用模式。在两种航线方案数据采集基础之上,分别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克里金法(Kriging)、基于变分分析的插值方法进行空间拟合,分析不同结果的差异性和适用性。通过保留采样点的实测数据验证表明,Lb采集航线中的各方法误差绝对均值和均方差均低于La航线0.02左右,DIVA法误差绝对均值和均方差在Lb中均低于其他方法0.03以上;对基于遥感影像的交叉验证表明,Lb中各方法误差绝对均值在0.2~0.4之间,La在0.5~0.8之间,DIVA法在Lb中误差均值达到最小,为0.27。结果表明,钟摆型海面数据采集航线与基于变分分析插值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有效的抑制了自然增温对温排水监测的影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理论与方法研究过程,指出了其特征,总结了当前常见研究模式,介绍了实践现状,最后对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介绍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及应用,提出了标准化、智能化、实用性、统一性、可升级和可扩展性相结合的系统建设原则,从加强运营维护、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审核数据五方面探讨了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强调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文章最后对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推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展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