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化院)自主研发的HAT-300甲苯歧化催化剂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750kt/a甲苯歧化装置上成功应用。该HAT-300甲苯歧化催化剂是上海石化院开发的最新一代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于2015年7月通过小试技术评议,在不到一  相似文献   

2.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FREP)芳烃联合装置先后应用了HAT-096和HAT-099两种歧化催化剂,对比了两种催化剂的标定情况.HAT-096催化剂在各项数据上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更换HAT-099催化剂后,C10+芳烃的平均转化率为72.8%,HAT-099催化剂平均转化率为46.6%,平均选择性为89.2%,...  相似文献   

3.
<正> 近日,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分公司共同承担的"HAT-099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工业试验"、"DOT-100重整油脱烯烃技术工业试验"项目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以往的甲苯歧化催化剂相比,HAT-099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可处理较多的C_9以上重质芳烃,具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840 kt/a芳烃联合装置扩能改造及低温热利用情况。改造内容:将吸附剂更换成SPX3003,歧化单元原有进口催化剂替换为国产HAT-099催化剂;歧化循环氢压缩机及反应系统进行了改造,部分精馏塔更换了塔盘;同时利用邻二甲苯塔低温热生产低低压蒸汽,歧化稳定塔通过塔顶汽相与进料换热提高塔进料温度,降低稳定塔再沸炉负荷。对吸附剂SPX-3003和歧化催化剂HAT-099分别进行了72 h的标定,标定结果表明:(1)对二甲苯产量由102.27 t/h提高到115.26 t/h,装置的能耗(以产品计)由373.80千克标油/t降至315.79千克标油/t;(2)反应总转化率及C_8芳烃选择性高,反应产物中的乙苯含量低,芳烃产品收率提高,HAT-099催化剂的性能达到预期效果。改造后的生产实践表明,对二甲苯产能提高,重芳烃产量大幅减少,装置能耗降低,实现了改造目标,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甲苯和重芳烃资源,提高C8芳烃产量,中国石化某炼化公司采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催化剂HAT-300,在现有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上,不改动关键设备,仅改造部分塔的内构件、泵、管线等,实现了装置扩能改造。扩能改造后的运转结果表明,HAT-300型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高,对更高空速、更低氢烃比工况具有较好的的适应性,原料中低价值的重质芳烃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保持优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0.6Mt/a对二甲苯装置的设计情况。歧化单元采用国产HAT-096型甲苯歧化与烷基化催化剂,吸附分离单元采用PAREX工艺,异构化单元采用SK1400异构化催化剂;主要设备采用国外引进内件,国内生产壳体的方案;采用加热炉对流段的热联合、单元内设备问的热联合、重沸炉集中供热、高温位热充分利用等节能措施。装置运行表明,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LD-001、HAT-099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不同来源(变压吸附、乙烯和重整装置)氢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LD-001催化剂期间,补充氢由乙烯装置氢气更换为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62 ℃提升至378 ℃,总转化率下降0.23百分点,C10芳烃转化率下降6.83百分点;使用HAT-099催化剂期间,补充氢采用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56 ℃提升至378 ℃,总转化率下降1.58百分点,C10芳烃转化率下降4.3百分点,催化剂性能明显下降,重整装置氢气中一氧化碳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LD-001、HAT-099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不同来源(变压吸附、乙烯和重整装置)氢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LD-001催化剂期间,补充氢由乙烯装置氢气更换为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62℃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0.23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6.83百分点;使用HAT-099催化剂期间,补充氢采用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56℃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1.57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4.27百分点,催化剂性能明显下降,重整装置氢气中一氧化碳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金陵分公司0.60 Mt/a对二甲苯(PX)联合装置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异构化SKI-400催化剂存在副反应比例大、PX和乙基苯转化能力不足,C8芳烃损失多等问题;歧化单元HAT-096催化剂存在C10芳烃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装置改用新型异构化催化剂Oparis-Plus和歧化催化剂HAT-099后,C8芳烃损失由原来的5%以上下降到2.15%,乙苯转化率由21.1%提高到23.1%,C10芳烃转化率由50.66%提高到65.66%,装置吸附分离进料中PX质量分数上升1.055个百分点,乙苯质量分数下降1.065个百分点,PX联合装置能耗由换剂前的25.51 GJ/t降低至换剂后的23.47 GJ/t,达到了增加高附加值产品PX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某芳烃生产厂的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的Transplus工艺技术及三床层复合体系EM-1100催化剂,平稳运行一年后,为了改善装置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反应器内剩余的空间,在原有催化剂的顶层增添了40 t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HAT-099催化剂。通过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芳烃损失率及C8芳烃产品品质的分析,考察这两种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床层在歧化装置上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复合使用的效果良好,在反应进料量不变的情况下,操作条件和主要性能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上海石化院研制开发的新一代HAT-096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在1998年通过中石化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基础上,于同年10月在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芳烃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开车一次成功,至今运转正常,操作平稳,产品质量稳定。经过9个月运转后,最近进行了72h技术标定。在原料C7芳烃/C9芳烃质量比约75/25、质量空速1.56h-1条件下,平均摩尔转化率为48.6%,苯加C8芳烃摩尔选择性达95.0%,显示了该新型催化剂在高空速、高转化率条件下仍具有高选择性的优良性能。上海石化院HAT-096甲苯歧化催…  相似文献   

12.
芳烃联合生产工艺中歧化装置的调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津石化200 kt/a聚酯工程中芳烃联合生产工艺,结合工艺中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歧化装置原料、产品、催化剂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歧化及烷基转移装置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上海石化节烃厂自建厂以来所用催化剂的国产化及其催化技术开发情况,着重介绍了加氢裂化,异构化,富气及歧化等在石油化工系统有重要影响的经剂的国产化情况,还介绍了该厂催化剂等三剂的技术管理工作,阐述了对石油化工装置催化剂等三剂的技术管理工作的认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芳烃歧化装置应用软测量和先进控制技术的情况.从机理出发,建立了芳烃歧化反应过程宏观反应热软测量模型和反应-分馏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应用预测控制策略,建立了先进控制系统,使装置运行平稳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提高对二甲苯产量的一些方法,如:改变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类型,更换对二甲苯吸附分离吸附剂,改造连续重整装置反应器,新增甲苯歧化装置,增加间二甲苯、乙苯分离装置等.认为提高对二甲苯产量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优化装置操作、改造现有装置和新建装置来实现,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轻烃歧化制LPG和汽油的反应过程,主要是在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经烷烃的裂化和脱氢、烯烃的齐聚和环化、环烷烃的脱氢等过程,催化剂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根据反应机理进行调节以研制出良好的歧化催化剂,把低碳烷烃歧化制取汽油及车用液化气,并确定最佳歧化工艺及参数,是轻烃下游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应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轻烃歧化制汽油及车用液化气》项目小试研究结果:LPG和汽油收率平均达到92%,汽油中芳烃含量达到48%,液化气中C3+C4含量达到94.27%,汽油辛烷值达到86。2000年以来进行了300kg/h轻烃歧化工业中试装置的建设及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歧化装置生产数据,将国外某催化剂(新型剂)和国内的歧化催化剂(对比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剂在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和反应温度上要优于新型剂,但是,对比剂的氢烃比高,大约是新型剂的两倍左右。针对上述对比结果,对国内某工厂的歧化装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反应条件、设备性能等方面分析该装置歧化催化剂国产化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市场纯苯价格高于对二甲苯和甲苯的情形,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利用芳烃/甲苯歧化技术,采用新型分子筛配合金属活性组分为原料,开发了新型高产苯歧化催化剂LYT-1,适用于歧化原料为纯甲苯或传统歧化原料m(甲苯)∶m(C≥9芳烃)为9.0的工况,并首次工业化应用于48万t/a歧化装置。运行标定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压力2.50 MPa、n(氢气)∶n(芳烃)为4、质量空速2.5 h-1、歧化原料m(甲苯)∶m(C≥9芳烃)为9.0的工况下,新型LYT-1催化剂的适应性及运行稳定性较好,其甲苯转化率、苯产物选择性均值分别为51.19%,42.20%;相较于该装置在用的BHAT-1型传统歧化催化剂,其甲苯转化率、苯产物选择性分别提高了9.15,2.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国内歧化装置生产数据,将国外的某型号催化剂(新型剂)和国内某公司开发的歧化催化剂(对比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剂的总体反应性能稍低或与对比剂相当,但新型剂在原料适应性、反应参数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是国内歧化催化剂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对二甲苯增产技术发展趋向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陈庆龄  孔德金  杨卫胜 《石油化工》2004,33(10):909-915
综述了国内外芳烃联合装置中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甲苯择形歧化工艺和重芳烃脱烷基工艺近年来技术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增产二甲苯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向,指出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技术今后发展的重点是高空速、低氢烃比、高选择性和加工更多C9+A的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甲苯择形歧化与苯/C9A烷基转移组合工艺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对二甲苯的技术优势,期待实现工业化;甲苯甲醇甲基化制高浓度对二甲苯技术,随着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此外还简述了具有前瞻性的对二甲苯合成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