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配伍对玄胡索散中甘草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配伍对玄胡索散中甘草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玄胡索散分煎液、合煎液中有效单体-甘草酸含量,以比色法测定组方前后的有效部位-甘草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水煎液中,甘草酸的溶出率较单煎减少;在醇煎液中,组方前后,甘草酸的溶出率无明显变化。组方前后,甘草总黄酮的溶出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中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使甘草酸的溶出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立国  闫志慧  陈露  倪力军 《中草药》2013,44(23):3328-3333
目的 研究粒径对常用中药甘草粉末中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的质量分数及其体外溶出性能的影响,为甘草粉末的制备提供适宜的粒径范围。方法 将甘草粉碎、过筛制成7种不同粒径规格的样品并进行其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采用TCL法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分析样品中甘草酸、甘草苷的量及其体外溶出性能。结果 样品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大。2种成分的量在300~900 μm、105~300 μm及小于105 μm这3种粒径间波动比较平稳,且粒径105~150 μm样品有效成分有良好的体外释放度。结论 在甘草粉末制备过程中,将粒径控制在105~150 μm,可使样品中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的量较高、稳定并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射线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中三萜类及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提高栽培甘草的突变率,为甘草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不同辐射剂量的X射线对甘草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栽培1年后采收。采用HPLC测定甘草样品中2种三萜类成分(甘草酸、异甘草酸)及4种黄酮类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及异甘草素)的含量,计算各成分产量,应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X射线辐照样品中三萜类和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及产量均高于空白组。各有效成分产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当辐射剂量为5 Gy时,各化合物的产量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提高;当辐射剂量增加至10 Gy时,各化合物产量有所下降;当辐射剂量增加至20 Gy时,化合物产量再次明显提高,并在辐射剂量为50 Gy时达到最大值。结论:X射线辐照处理能增加甘草生物量及其有效物质的含量和产量,其机制可能是X射线引起甘草基因突变,从而引起代谢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稀土元素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元素铕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合成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稀土元素Eu3 对甘草愈伤组织的生物量积累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0.1 mg/L的稀土元素Eu3 ,愈伤组织的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对照的2.7倍,甘草素含量更达对照的4倍.  相似文献   

6.
XDA-1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比较了四种大孔树脂对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静态分离性能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孔树脂XDA-1,对它的动态吸附分离条件如上样液浓度、洗脱溶剂及洗脱流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树脂XDA-1对甘草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大,易于洗脱,分离效果好,最终的黄酮收集液中不含甘草酸。本实验的优化条件为:上样液pH=5,甘草酸浓度为1.5 mg/mL,总黄酮浓度为0.75 mg/mL,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液采用1.5 BV/h 45%的乙醇为最佳。再用含1%NaOH的80%乙醇以1.5 BV/h流速洗脱,得到甘草酸。总黄酮的收率为69.7%,甘草酸收率为52%,纯度为65.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凉粉草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染色体倍性鉴定技术与基因组大小检测方法。方法:以收集的36份凉粉草栽培种质及1份野生种质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术估测凉粉草基因组大小,并以二倍体为对照,计算凉粉草染色体倍性。结果:内参与待测样品峰值能完全分开,无重叠峰,峰形清晰集中,可对凉粉草基因组大小进行有效估测。鉴定凉粉草供试材料中12份为二倍体,基因组大小为1.14~1.35 Gb;20份为三倍体,基因组大小为1.74~2.01 Gb;5份为四倍体,基因组大小为2.42~2.47 Gb。结论:成功建立了凉粉草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染色体倍性鉴定技术与基因组大小检测方法,凉粉草不同种质倍性水平丰富,不同凉粉草种质的倍性水平与其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热休克蛋白的影响。方法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缺血组、甘草总黄酮小剂量组、甘草总黄酮大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缺血前30 min舌下静脉给药,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结果甘草总黄酮治疗组与缺血组相比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HSP70的表达增加。结论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aCl胁迫对甘草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甘草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培养,以含有不同质量浓度NaCl的营养液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后10,20,30,40 d动态取样,测定甘草的生长、生理指标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处理20,30,40 d时,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植株株高、甘草根鲜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30,40 d时,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20 d,0.6%和0.8%处理组的甘草叶片SOD酶活性和叶绿体色素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30 d,0.6%和0.8%NaCl处理的甘草中甘草酸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20 d和30 d,0.6%,0.8%NaCl处理的甘草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NaCl胁迫下,甘草生长受到了抑制,并通过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绿体色素含量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来提高自身耐盐性,同时也提高了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甘草中甘草酸的微波萃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 研究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甘草酸含量和提取总时间的影响,确定微波萃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并与超声波提取法、室温冷浸法和索氏提取法比较。结果 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0.5%氨水为提取溶媒,微波功率为2000W,体系温度升至60℃后保温提取40min。微波萃取54min与索氏提取4h、室温冷浸44.3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结论 微波萃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的特点,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甘草及其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为对照,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甘草及其炮制品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野生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特点及其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 ,为揭示甘草酸的积累规律以及科学利用和保护野生甘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单株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的解析调查以及不同器官、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粗度药材的甘草酸含量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格局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一株完整的甘草地下部分由种子根、不定根、水平地下茎和垂直地下茎以及吸收根组成 ;2年生以下水平地下茎的甘草酸含量较低 ;直径 0 .5cm以下的不定根甘草酸含量较低 ;水平地下茎和不定根与垂直地下茎之间甘草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而水平地下茎与不定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甘草以水平地下茎为纽带 ,将不定根、垂直地下茎和吸收根连接成 1个庞大的地下网络系统 ;其器官类型、生长年龄、根系粗度以及生长部位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甘草酸含量的积累 ,不定根和垂直地下茎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水平茎中甘草酸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甘草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甘草酸粗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甘草酸粗品收率及251nm处紫外吸光度值为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酸沉PH值(C)3个因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及药材粉碎度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甘草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1。加水量≥24倍甘草能得到较完全提取。不同粉碎度提取所得的甘草酸粗品收率依次为:最粗粉≌粗粉>细粉>饮片。结论:加水回流2次(15倍,1.25h,12倍,1h),酸沉为PH1。加水量≥24倍基本能提取完全。提取时以最粗粉或粗粉作为原料,软饮片及细粉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拟在人工模拟的高甘草酸含量环境下,探寻甘草中次生代谢产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筛选出与甘草酸含量明显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根部浸泡甘草酸铵溶液,分析浸泡后72 h内甘草根中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成分与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浓度1.0mmol· L-1甘草酸的根部浸泡对于在甘草中模拟高甘草酸含量环境是切实可行的,且在短时外源甘草酸刺激时,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源甘草酸刺激对甘草植株体内甘草酸的合成积累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甘草酸的积累与甘草苷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种源对甘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播种苗生长的影响,揭示种源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含水量、种皮透性、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后测定幼苗和一年生苗的生长指标。结果上海庙种源种子的千粒质量大于巴音乌素种源,上海庙种源和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的单粒质量分别为12.3和11.7mg。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种皮的透水性较上海庙种源强,电导率测定值是上海庙种源的2倍。上海庙种源种子的硬实率较高,种子耐贮藏性和种子活力较强。巴音乌素种源未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上海庙种源,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上海庙种源。两种源未处理和处理过的种子均以小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两种源幼苗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上海庙种源一年生播种苗的多数生长指标略高于巴音乌素种源,但两种源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种源对甘草种子的物理特性、种皮的透性、种子的发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种源和种子大小对甘草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对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 :采用土壤干旱胁迫处理二年生甘草 60d ,测定地上茎叶和地下根及根茎各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结果 :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 ,甘草地上地下各器官生长均受到抑制 ,但对地上器官的生长抑制更加明显。结论 :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器官特异性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50%的干旱条件下 ,人工种植甘草的产量和质量可兼顾。  相似文献   

18.
乌拉尔甘草中虎耳草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燕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295-295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30%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性质及光谱学鉴定。结果:从其药用部位中分得虎耳草甙。结论:为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废渣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疆产甘草废渣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槐香豆素C(1)、3β-O-对羟基-反-肉桂酰-齐墩果酸(2)、3-羰基甘草次酸(3)、3β,18-O-异丙叉-8(14),15-异右松脂烷二烯(4)、3β,18-O-异丙叉-7,15-异右松脂烷二烯(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槐香豆素C;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