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提出一种利用废旧轮胎的新型村镇建筑简易隔震结构,该结构利用叠层轮胎片制成隔震支座,配合两层齿型圈梁作为房屋隔震层进行隔震。对平面尺寸为180mm×180mm的叠层轮胎隔震支座进行了不同叠层层数下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发现支座竖向极限压应力离散性较大,取下包络线得到,叠层轮胎隔震支座竖向压应力为9MPa。对叠层轮胎隔震支座进行了不同叠层层数、不同设计压应力下竖向压缩刚度试验,分析得到,随叠层层数自4层增至8层,竖向压缩刚度最高下降53.58%;随设计压应力从3MPa增至6MPa,竖向压缩刚度最高上升80.19%。对叠层轮胎隔震支座进行了不同叠层层数、不同设计压应力下竖向变形性能试验,发现各支座第1次循环竖向刚度较其他循环小,其余循环下支座竖向刚度稳定,变化量小于1%。分析得到该结构竖向力学性能稳定,隔震效果良好,适合我国广大村镇建筑。  相似文献   

2.
悬挑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分析及设计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复杂结构形式的出现,悬挑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分析得到工程设计人员的重视.北京当代MOMA工程的几栋塔楼普遍存在高位悬挑结构,超出规范规定的悬挑尺寸,对竖向地震作用比较敏感.在设计时针对悬挑结构及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采用比较精确的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了竖向地震的计算.对竖向地震作用下各层构件的轴重比、悬挑部分构件轴力的竖向地震效应、悬挑部位的竖向加速度分布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对设计使用的竖向地震作用作了定量的分析,给出悬挑部位的竖向地震效应的设计用值.对悬挑部分进行设计时采用中震弹性的性能化设计目标,对悬挑结构非常关键的几榀斜撑进行了防倒塌分析,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陶皎蛟  苏子将  马俊 《四川建筑》2007,27(3):117-118
利用ANSYS程序对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建模。在考虑了马桑溪桥重力及斜拉索初应力的情况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其自振频率和振型特征。采用标准反应谱作为输入谱曲线,分别考虑了横向、竖向、纵向及其组合输入(纵向 竖向,横向 竖向),并按CQC方法进行振型组合,得到马桑溪桥的地震响应。通过对位移响应结果和内力响应结果的分析、验算,由地震荷载引起的内力远小于由恒载活载引起的内力,证明地震荷载不控制该桥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对单侧大跨度屋盖做风振响应分析时,考虑竖向风荷载与不考虑竖向风荷载的区别,结合实际工程,对其做了CFD数值风洞计算,得到最不利风向角为正对看台的180°风向角,以及该风向角度下屋盖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分布情况,再利用Kaimal顺风向风速谱和Panofsky竖向风速谱编制程序输出风速时程,对屋盖结构进行了考虑竖向风和不考虑竖向风两种工况的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竖向风与否对风振系数影响并不大,但考虑竖向风作用时其节点位移将是不考虑时的2倍左右,其振动幅值也有所增大,在做大跨度屋盖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总图设计中竖向设计的方法和原理,对总图设计中的场地平整、场地与道路竖向设计、建构筑物竖向设计、以及局部竖向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总图竖向优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场地竖向设计经验,对总图设计中的竖向设计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介绍了场地竖向设计工作的意义、内容及设计流程,重点阐述了场地竖向设计的方法及难点,对场地竖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场地竖向设计的意义与任务,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竖向设计中的应用,并以太原市某地块竖向设计为例,阐述了竖向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述降水分析的比奥固结理论,然后用ADINA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基坑及其周围土体的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得到了对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旋转型三维隔震体系的受力性能及隔震效果,建立了其考虑摩擦因素的竖向刚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包含初始承载力的竖向滞回模型,并给出了关键参数的计算式。对隔震支座模型进行了竖向压缩拟静力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得到摩擦系数与倾斜角度对竖向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使用该隔震体系的核反应堆厂房进行水平及竖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比较结构在基准地震、安全停堆地震、超设计基准地震下的地震响应,发现隔震层及上部各楼层加速度响应均有显著减小。进一步得到了厂房内部关键节点的加速度反应谱,发现该体系可将核反应堆厂房隔震结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0.3g提升至0.6g,可有效地增加核电厂选址范围。  相似文献   

10.
采用SAP2000软件模拟一栋600m高的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考虑了三种不同的竖向施工标高找平方式,分别是逐层找平、三层找平一次、六层找平一次,得到了不同施工找平方式下结构的竖向变形、竖向变形差及水平构件内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施工找平方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其影响规律,基于逐层施工找平过程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每层竖向构件预留长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层的预留长度,使计算期时得到的结构实际层高与设计层高一致,此种竖向构件预留长度的算法对超高层建筑的现场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袁珏 《华中建筑》2004,22(4):106-107
西沱是长江沿岸唯垂直等高线布局的场镇,随着三峡工程的发展,西沱镇175m水位以下全部被淹,美丽壮观的云梯街将不复存在,在这次国际景赛中,尝试提出一些方法和技术措施以重现西沱辉煌.  相似文献   

12.
刘建华 《山西建筑》2010,36(23):26-27
介绍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红花路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构思,具体对其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景观元素作了阐述,通过运用传统岭南建筑的一些元素,结合现代的一些手法,从而打造成一条现代的岭南商业街。  相似文献   

13.
郭彬  芮潇 《山西建筑》2012,38(17):22-24
以南京夫子庙街区的改造为例,以城市文脉为切入点,提出了步行街改造要坚持商业物质空间和市民生活空间相结合、街道横向物质空间和纵向文化内涵相结合的文脉化设计理念,从而使街区的功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浅谈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春 《重庆建筑》2006,(9):18-20
文章主要阐述了城市步行街(区)在城市生活中的意义,概述了城市步行街(区)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指出历史商业街的广告牌,不仅起到烘托商业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历史商业街整体立面形象的影响,通过对中山路商业街广告牌的现场调研,针对历史商业街中广告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广告牌与历史建筑能更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城市街谷污染物的扩散机制及相关研究方法。选择CFD数值模拟法,对杭州市中山路街谷进行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从水平断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对街谷形态及其内部污染物的扩散、分布进行了三维的分析研究,进而总结了街谷形态及其污染物扩散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基于促进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扩散、稀释的相关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城市建筑》2014,(11):102-102
本文结合人本精神、场所精神、城市文脉等理论,阐述了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特色化设计要素。以求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完善其设计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何雪松 《山西建筑》2010,36(30):36-38
阐述了大同市城市街景立面整治的意义和原则,详细介绍了本次街景立面整治实施的具体步骤,并对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为今后其他城市的街景整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喆  戴俭  傅岳峰  刘刚  吕元 《新建筑》2007,(4):76-79
通过对整治街道范围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北京西单北大街沿线的特色与问题。在政府主导和业主主导分类的基础上,以延续商脉、承接文脉、体现时代精神为原则,提出了环境综合整治的设计策略和街道空间、景观绿化和建筑整治的设计理念。在保护传统街道特色的前提下,突出特色、培育商机,对重点建筑和节点进行深入设计,从而聚拢人气,带动商气,增进财气。  相似文献   

20.
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入手,对其地形、地貌、分类、道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基本特征及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得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游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