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SimpsonⅠ切除2例,SimpsonⅡ切除7例,SimpsonⅢ切除4例,SimpsonⅣ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肿瘤按病理分型:纤维型3例,内皮型7例,血管型4例,混合细胞型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3年,SimpsonⅠ、Ⅱ者无复发,SimpsonⅢ、Ⅳ者各复发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可提高全切率,术中在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术后行放射治疗,可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采用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视力下降1例,不全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早期尽量阻断肿瘤的基底供血,利用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辨别肿瘤与毗邻结构的关系,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粘连,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手术预后.对残余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进行治疗有助控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蝶骨嵴脑膜瘤患者48例患者沿蝶骨嵴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分开侧裂池,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用该法全切4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9年,影像学检查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使大部分肿瘤达到镜下全切,且能有效保护颅底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40例蝶骨嵴脑膜瘤特点,利用显微方法提高全切率。方法:对98年后.我科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40例回顾性研究。结果:外侧组全切率100%,中侧组90%,内侧组70%,死亡0例,外展神经受损1例.滑车神经受损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据颅底显微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可显著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巨大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探讨提高巨大脑膜瘤全切率及安全性的方法.方法总结我院神经外科1997年2月~2003年7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22例颅内各部位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的治疗经验.其中,大脑半球凸面脑膜瘤3例,大脑镰旁脑膜瘤1例,矢状窦旁脑膜瘤5例,中颅窝底脑膜瘤3例,枕下脑膜瘤4例,蝶骨嵴脑膜瘤4例,前颅底脑膜瘤2例.结果显微手术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微创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可提高颅内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复发,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病人手术后生存质量;当肿瘤巨大或肿瘤邻近脑干或重要大血管时,肿瘤全切除不可取,应考虑次全切除,手术后采用伽玛刀处理残留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对15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侧型9例均达肿瘤全切,无并发症;内侧型6例,12例全切除,术后偏瘫2例,死亡1例。结论:宜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对外侧型者全切除多无困难;内侧型者术中宜尽早离断肿瘤的主要血供,体积较大显露基底困难者,可先行包膜内分块切除,而后剥离切除其囊壁。术中应注意保护邻近的视神经、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7.
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RM)是脑膜瘤常见类型之一.尤其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深,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密切,且供血动脉复杂,因而手术全切难度大,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作者自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翼点入路对36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进行显微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蝶骨嵴脑膜瘤29例,术中应用良好的显微技术,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切除按Simpsons法分级,Ⅰ级23例(79.3%),Ⅱ级4例(13.8%),Ⅲ级2例(6.9%)。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2.2年,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在熟练掌握术区显微解剖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可明显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对于下丘脑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粘连过于紧密的肿瘤,手术风险较大,可考虑姑息手术结合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颅底、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前颅底、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本组21例中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2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4例;术后复发1例再次手术切除;术中无死亡或出现凶险大出血病例。结论:肿瘤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术中保护重要神经与血管,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蝶骨嵴脑膜瘤均采用以蝶骨嵴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消失或改善.2例动眼神经麻痹3个月后逐渐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蝶骨嵴脑膜瘤采取以蝶骨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术中先处理肿瘤基底,掏空瘤内,扩大术野,并保护好神经和血管,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方式并总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和其中2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 Ⅰ级和Ⅱ级)18例(66.67%),次全切9例(33.33%),死亡1例。术后患者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及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恢复。随访25例6个月-7年,复发3例,1例行二次手术。结论: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周围结构受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切除方式,熟练掌握术区解剖及显微手术操作,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蝶骨嵴脑膜瘤比较多见,国内资料约占脑膜瘤总数的12%左右。肿瘤体积一般比较大,供血丰富,手术难度大,全切率在60%到74%之间,尤其是内侧型肿瘤的全切除,仍然是神经外科困难手术之一。作者对89.1—96.1期间,在我科手术的25例蝶骨嵴脑膜瘤病人的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分型、手术人路、切除方式并总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和其中12例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Ⅰ级和Ⅱ级)11例(73.33%),次全切3例(20.00%),死亡1例。术后患者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及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恢复。随访12例6个月-5年,复发3例,1例行二次手术。结论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周围结构受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切除方式,熟练掌握术区解剖及显微手术操作,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48例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肿瘤主体所在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显微操作切除肿瘤。适当病例术前进行栓塞,残余肿瘤采取伽马刀治疗。结果病变切除达到Simp-sonl、2级病例所占百分比为:鞍结节及鞍旁脑膜瘤79%(11/14),前床突及蝶骨嵴内侧脑膜瘤62%(16/26),岩斜区及蝶岩斜区脑膜瘤63%(5/8),病死率为4%。结论根据肿瘤大小与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操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39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骑跨大脑镰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手术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39例,其中34例肿瘤SimposonⅠ级切除,3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Ⅳ级。术后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手术死亡1例,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骑跨大脑镰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如果全切肿瘤可能带来重要的神经功能损害,应考虑分期手术或者残留部分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可达SimpsonⅠ—Ⅳ级;良好的手术暴露、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程华  张世辉  文波 《华西医学》2007,22(3):620-620
蝶骨嵴脑膜瘤,特别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因位置深,周围重要结构多而手术难度大,手术配合要求高,手术全切率较低而死亡率高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和手术护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5年3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大蝶骨嵴脑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可对中颅窝蝶骨嵴、鞍区进行良好暴露,本组采用该手术方式切除巨大蝶骨嵴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明显降低了伤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MRI诊断。方法 本组经手术病例证实的1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男6例,女10例,结果 1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中,T1WI大多为等信号,T2WI大多为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部分肿瘤与海绵窦、颈内动脉及星期五上裂关系密切,结论 MRI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及术前定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通过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鞍区脑膜瘤病例,其中鞍结节脑膜瘤3例,前床突脑膜瘤2例,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病变均通过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全切除(Simpson Ⅰ级),术后出现尿崩2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例,均通过治疗约1~2周好转,所有病例视力及视野缺损术后改善.结论 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较好方法.能更微创地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治疗中的分型,术前评估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03~2008年临床治疗蝶骨嵴脑膜瘤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蝶骨嵴内侧型18例,中1/3型12例,外1/3型9例。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显微镜下翼点开颅。结果:术后达Simpson1Ⅰ级切除17例,Simpson1Ⅱ级切除14例。术后8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5例脑梗塞,1例永久性面瘫,1例尿崩,电解质紊乱,1例二次开颅血肿清除。13例随访1~2年,无复发,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完善严谨的术前评估,熟练的颅底解剖和显微操作技术,临床实践的积累和学习的不断更新是做好蝶骨嵴脑膜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