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不仅导致糖尿病肾病,还可使心脏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长期高血压不仅可致肾衰竭,还可致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因此,评价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尿毒症患者的病因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寿命延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增多,老年人心脏功能是否能够承受动一静脉内瘘成形术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尿毒症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组 ,用M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Dd)、射血分数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肾功能不全组与尿毒症组、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 ;尿毒症组与透析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显著性 ;②肾功能不全组与尿毒症组、透析组相比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增大 ,心功能的改变为舒张功能降低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本院部分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探讨血液透析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与肾移植对尿毒症患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七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在接受治疗前、接受血液透析6个月后以及。肾移植3个月后,行自身对照,对左心室、左心房大小及其它可能影响心脏结构的因素如血压、血色素、尿素氮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可以改善贫血状态和尿毒症毒素水平,但对左心房、左心室结构影响不大。而肾移植可彻底纠正贫血和清除尿毒症毒素,并可使扩大的左心房、左心室缩小。高血压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无差别。结论 在影响尿毒症心脏改变的多种因素中,贫血与尿毒症毒素较高血压等因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本院部分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探讨血液透析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且两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心脏功能和相关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取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胰岛素抵抗情况分析,采用酶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和尿酸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如左前降支(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E)与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率(A)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发现,与LFHD组相比,HFHD组能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尿酸和hs-CRP等指标的水平,同时能显著上调血液中脂联素水平(P0.05)。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LFHD组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等指标的改善并不显著(P0.05),而HFHD组在LAD、LVDd、EF和LVMI等方面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同时能减轻普通血液透析所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尿毒症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因素。约80%尿毒症患者有轻重不同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比正常人群高10~20倍。本研究分析76例尿毒症性心脏损害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特点,旨在探讨超声对尿毒症性心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患者致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是心脏病变死亡率的5~10倍[1],而肾移植术后的心脏病死亡率下降[2]。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06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前后进行心脏检测,旨在探讨肾移植术前不同透析时间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肾移植患者206例,男125例,女81例,年龄18~59岁,平均(35.2±10.2)岁;肾移植前血液透析者时间少于4.6年。由此分为:①无透析组29例;②透  相似文献   

11.
综合超声技术评价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静  唐红 《华西医学》2006,21(1):23-24
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心肌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M型超声、组织多普勒技术(DTI)和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4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心肌的微观结构。以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均匹配的4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左室肥厚,部分患者左室腔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BS值及IBS%值增大,CVIB值减低。结论:尿毒症患者心脏存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心肌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声学参数CVIB可评价心肌的收缩功能,该指标仅与心肌细胞的收缩状态有关,不受心脏前、后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院慢性肾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予以观察和监测,并将血液透析对其的影响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我们在前期研究也发现心血管事件是高通量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改善并提高患者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P300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探讨尿毒症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31例,血液透析滤过组21例,分别接受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①尿毒症患者P300异常率为86.6%,高于健康对照组,表现为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②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治疗后P300的异常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治疗前比较,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上述改变血液透析滤过组较血液透析组更明显。结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血液净化可以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血液透析滤过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前不同血液透析时间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肾移植术前是否血液透析和不同血液透析时间对206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进行分组:透析龄≤1年(90例)、透析龄≤3年(77例)、透析龄>3年(39例)共3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患者肾移植前、肾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降低趋势;心脏各房、室腔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室间隔和室壁搏幅增加,厚度变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测值较肾移植术前明显改善,扩大的左心房、左心室较肾移植术前缩小。尤其术前透析龄≤1年组患者,心肌和心脏明显缩小。肾移植术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升高,舒张晚期峰值流速降低,E/A比值升高,E峰减速时间及等容舒张时间明显缩短。透析龄≤1年、透析龄≤3年、透析龄>3年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最大流速、二尖瓣A峰最大流速、E/A比值、E峰减速时间、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龄≤1年的患者分别与透析龄≤3年、透析龄>3年组患者比较,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逐渐发生变化,应尽可能缩短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时间,避免透析时间多于1年,以提高长期存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张静  金领微  黄筱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205-2206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以左心室肥厚及功能受损最常见,左心室肥厚(LVH)是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较好的尿毒症慢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影响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诸多因素中,微炎症状态可能在MHD患者心肌病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随机选择60例MHD患者,观察CRP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发生发展可能的作用机制,提出预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透析治疗虽然能够延缓尿毒症的进程,但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尿毒症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与预后密切相关,超声心动图对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不同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左房结构及功能损害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付莉  李卡  黄明君 《护士进修杂志》2013,(23):2184-2186
T3NOM0期结肠低分化腺癌是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但通过手术,可以协除肿块,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尿毒症则是肾功能衰竭的晚期表现,必须通过血液透析来排出机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患者各器官功能均受到疾病影响,机体功能下降。临床上结肠低分化腺癌合并尿毒症患者较少,但此类患者机体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及心脏瓣膜钙经相当常见[1],可导致心脏缺血或梗死、心律紊乱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2].肾功能衰竭是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