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1981~2010年西峡县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和近20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得出西峡县30a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159℃/10a,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通过分析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发现气候变暖使冬小麦的播种期推延,返青开春提前,既对冬小麦增产有利,也对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和产量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2.
毛松 《油气储运》2007,(7):47-47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总体而言,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因地而异,但以负面影响为主。根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2007年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将较常年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全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个数较去年偏多。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根据蔡家湖气象台站1971-200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蔡家湖气候变暖的趋势及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市丰都县近5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了降水与气温的变化规律,得出随着年份的增加,总体上气温在不断的上升,降水在不断的减少。根据这些变化简要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以提示我们要着力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米脂县1971-2010年的降水、温度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产量资料,分析了米脂县近4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结果表明:米脂县1971-2010年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48℃;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37 mm;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优势农作物的年产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率马铃薯谷子玉米大豆,在9.7~41.1 kg·hm-2之间。4种优势农作物在优、劣年景差异在1.2~1.7倍之间。研究区优势农作物产量主要受夏季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应可以从农业产业调整、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管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方面进行应对,以保障研究区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夏婵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02-304
通过对朝天椒大田生产的气候、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选取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这4个对朝天椒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析各因子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和日照增加有利于朝天椒的种植发展,但降雨量减少会影响朝天椒的生产。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如温棚育苗、提早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人工增雨和蓄水准备,以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凤翔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娟 《现代农业》2008,(8):110-112
通过对凤翔县40年来气象资料处理分析得出:近40年凤翔县平均气温呈持续变暖趋势,上世纪90年代温度升高了0.5℃;年降水量减少了68.8毫米;年日照时数持续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19.2小时。各季冷暖、旱涝交替出现.变化多端;冬、秋季变化幅度大,春、夏季较平缓。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均有影响,各生育期均有所提前,利、弊不定,对产量的提高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1958~2011年海拔在1 400m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及6~8月年均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将造成粮食产量存在下降的风险。因此,为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对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需要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选育抗高温产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如上综合措施能够较好地减缓气候变化对高寒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桂北地区蟋蟀始鸣和终鸣以及气候变化多年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桂北地区蟋蟀始鸣期呈提前趋势,终鸣期稳定,始终鸣间隔日及生长繁殖季显著延长;桂林雁山近34年来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年来增温特别明显,在增温过程中又以春季增温为主,冬季和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呈弱降温趋势;2~4月平均气温(T2-4)是影响蟋蟀始鸣期和始终鸣间隔日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蟋蟀物候期变化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巴州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60—2001年巴州平原地区气候资料分析得出,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巴州地区年平均气温也处于上升趋势,体现在冬季气温的明显偏高上,并从农作物生长发育、草场变化、病虫害、农药化肥等方面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巴州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防范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使广宁县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向北扩展。该文选取广宁站1951—2000年5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广宁县气候变暖现状及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及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处理,得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生育期内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未呈现明显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湘北棉区的农业气象要素向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方面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也明显有利于油菜冬前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些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福建省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利用1960—2013年福建省17个气象台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反距离空间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1960—2013年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近54年福建省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发生日数呈上升(下降)趋势,而极端温度事件的强度和年极值均呈上升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各指标值均表现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增(递减)的规律,此外,海拔越高极端温度事件各指标值越小。3)年极端温度事件和年平均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与极端温度事件发生日数的相关性最高。4)Hurst指数表明,未来极端高温日数、强度、年最高温度、年极端低温强度和年最低温度仍呈增加趋势,而极端低温日数呈现减少趋势,暖冬的趋势将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气候变化,着重分析了旱区、半旱区、二阴山区的种植结构和应对措施,提出了临夏州“北秋南经”的农业种植模式,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实施北椒南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作物及自然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辽宁省1971年以来近40年气候资料和1981年以来25年物候期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气候倾向率、地理信息系统精细化模拟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主要农作物及自然物候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显著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辽宁地区增温趋势明显,气候变暖显著,2001~2006年全省平均大于10℃积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277.4℃,无霜期延长13d。农作物与自然物候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近36年(1971~2006年)玉米适宜播期提前4d左右,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近8d,冬小麦可种植北界从盖州北移约250km;近25年(1981~2005年)草本植物春季展叶期每10年提前2-4d,草本、木本植物秋季枯黄期每10年推后5~7d。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1960-2012年共53a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981-2012年共31 a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咸阳市秦都区近53 a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主要农作物小麦物候期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3 a以来,在咸阳市秦都区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以1984年为突变点,其中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前期有下降趋势,后期有上升趋势;年最低气温前期有上升趋势,后期有下降趋势,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高温热害及低温冻害发生几率增加的趋势。近31 a来,无霜期平均以7.47 d·10 a~(-1)幅度增加;小麦生育期以6.92 d·10 a~(-1)幅度减少,小麦越冬后营养生长期(返青-抽穗)持续日数呈显著缩短趋势,平均缩短幅度8.83 d·10 a~(-1)。但是,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的生殖生长期(抽穗-成熟)并未明显的缩短,气候变化并未对小麦产量的形成带来负面的影响。无霜期也有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气候变暖一直是全球的焦点问题,它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引起广大人民关注。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进而使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因此,了解气候变暖影响以及针对气候变暖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介绍了我国气候变暖的特点,从辰溪县农业种植作物的变化、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以及农业的投资等方面,列出了气候变暖对辰溪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农业科技化、生态化、高效化等方面阐述了应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对策,以期为保障该县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