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多数蒙古族题材电影重点展现的文化符号。通过分析电影《季风中的马》和《长调》,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传统草原文化为精神支撑的蒙古族人民生存状态的影像表达,并试图找出新时期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发展成熟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江格尔》是一部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几百年来,在蒙古族人民,特别是卫拉特蒙古(今新疆蒙古族)人民中间,靠着“江格尔奇”(专唱《江格尔》的民间歌手)们的集体创作和口头演唱,世世代代流传到今天。《江格尔》之所以能够在蒙古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和深受喜爱,是因为它通过离奇动人的情节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生动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蒙古族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堪称是一幅蒙古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蒙古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武装起义反抗反动派的斗争生活。本论文以作者多次到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的文化渊源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力求客观地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社会交往的经验总结 ,也是其智慧的结晶 ,其中有许多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理。青海蒙古族谚语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思想内涵和结构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了青海蒙古族谚语的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谜语是在蒙古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土壤里滋长出来的艺术鲜花。它直接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因而,研究蒙古族谜语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蒙古族谜语,它首先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孕育成型,尔后经过文人的搜集整理,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和创作。如果我们把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之间问世的蒙古族民间叙事诗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远古文学的经典。在蒙古语族人民的英雄史诗中,除举世闻名的长篇史诗《江格尔》和《格斯尔》外,有记录的其他中小型英雄史诗及异文有550部以上。虽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一些,但是研究成果比较突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和《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等两部学术著作,可谓是我国蒙古族英雄史诗宏观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7.
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在蒙古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百年来,它为人民以口耳相授,世代相传,广泛地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来源于蒙文《格斯尔可汗传》史诗?还是蒙文《格斯尔可汗传》史诗来源于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这是“格斯尔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  相似文献   

8.
贡桑诺尔布是清末蒙古王公 ,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他一生中起伏不定 ,思想历程复杂。既有“开溯漠风气之先”的革新壮举 ,又有“民族分裂”的历史倒退 ,乃至后期退出历史舞台。这么一个富有争议的近代史著名人物 ,囿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其思想历程也表现为进步和落后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研究的蒙古族经济史虽然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科学,但它的理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蒙古学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对它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在有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但多数是以蒙古族历史和语言为主干学科,而对蒙古族经济特别是经济史的研究却是不够深入和很少设置专门机构的。在研究蒙古族历史方面,一般是政治思想发展史和文学发展史的内容较多。极少数国家出版过有关蒙古族经济方面的部分史料,然而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蒙古古代三大名著之一的《蒙古源流》,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蒙古族人民对整个人类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自该书问世三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传抄、翻译以及研究一直未曾间断,形成了连绵不绝的涓涓细流。在诸多蒙文史籍中,《蒙古源流》的流传可以说是最富特色。它拥有的版本之多和流传的范围之广,是其它蒙文古籍所不及的;它流传情况的复杂,亦令研究者们颇费脑筋。单就蒙文抄本、木刻本来说,见于著录的就约有30多种,分别收藏于我国的呼和浩特、北京。沈阳等地以及蒙古和俄罗斯等国的藏书机构中。《蒙古源流…  相似文献   

11.
十七世纪,蒙古地(?)陆续出现了一些蒙古人用蒙文写成的史籍,如《阿勒坦汗传》、《黄金史纲》、《黄金史》、《黄史》、《蒙古源流》、《阿萨拉格齐史》等。这些蒙文史籍对研究蒙古史,尤其是明代蒙古史有很大的价值。明代有关蒙古族历史的汉文史料极为丰富,但其内容大多是关于明朝与北方蒙古的关系,如军事冲突,以及封贡、互市等活动。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地方。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人民都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民兼通汉语,青海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尔语,还有少数蒙古族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而转用了其他民族语言。 蒙古语言文字不但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而且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省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叙事民歌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英译科尔沁叙事民歌有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英译现状梳理,以《陕北民歌》《阿诗玛》与《玛纳斯》等民族典籍译介成功案例为参照,紧密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特点,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从“底本选择”“团队翻译”和“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旨在助推更多的蒙古族文学典籍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蒙古语言不但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蒙古族文化、历史的载体。它的语法结构、语义构成、语义演变等都表现着特定的文化蕴涵,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建院20年来,从事蒙古史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辞清贫,不避艰辛,筚路蓝缕,安于寂寞,头顶一盏青灯,面对重叠黄卷,纵横驰骋于蒙古史研究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概要介绍如下。一、蒙元史研究蒙古族族源问题是一个学术界争论多年的问题。目前,我国蒙古史学界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源于东胡。留金锁《古代蒙古及蒙古汗国的建立》(1980年)从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论述了蒙古人与东胡的诸多相似、相同之处。认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蒙古族起源于东胡。”我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蒙古族通史》(1991年…  相似文献   

16.
《江格尔》中所蕴含的人生理想,不仅涉及到了人类共同的理想主题,而且对理想的领袖人物进行了精心设计,是蒙古族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辨证的审视,对生活中的假丑恶进行排斥,对真善美加以放大的产物。史诗中所体现出的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战斗的人格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闻名于世的佛经巨著蒙文《甘珠尔》经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是研究蒙古族文化史、科技史、宗教史、文艺理论、翻译理论、语言学、天文学、哲学、医学以及气功理论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历史上,蒙文《甘珠尔》经曾两次正式成书。第一次为1602—1607年和1628—1629年,由锡哷图固师与公噶斡节尔、萨姆丹僧格等主持;第二次是循清康熙帝圣旨,于1717—1720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属于人民的。中、朝人民几千年的友好史册,既凝聚着汉族人民与朝鲜人民之间的血汗结晶,又载记着我国边区少数民族与朝鲜人民共同奋斗结下的友谊硕果。朝鲜《李朝实录》,以大量、丰富的史实,生动地描绘了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友好历史。它通过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历史活动,在中、朝人民之间搭起了又一座友谊之桥,这种友谊是很值得回顾的。本文拟就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相互接近,经济交流,通婚、语言交往和风俗的相互影响,以及朝鲜族在清帝国草创时期的历史贡献等,谈一点个人浅见,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江格尔》是一部气势恢弘的蒙古族史诗,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由广大蒙古族群众创作而成,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中最优秀的一部,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在《江格尔》史诗中有两个基本母题系列即:婚姻型母题系列、征战型母题系列。透过这两个系列可以看到蒙古族原始思维审美意识,及审美意识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讲演,号召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工作,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讲话经过整理形成名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方面工作中,“为人民服务”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观。新时代重温《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