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所,其设计影响到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街道的繁华程度同时也是城市形象和品质的象征。文中针对勃利县城市街道的现状情况,分析康华街沿街地段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活力街道的设计原则和对策,从而营造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街道。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主导下,城市的活力正逐渐丧失,城市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生活场所,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容器.因此,建立形态良好的街道空间,营造具有品质的街道氛围,开展丰富的街道生活,能创造出人们渴望的街道活力.进而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增加城市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由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引发的思考,研究对于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的需求,了解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各个要素,深入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的表达及人性化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以丰富整个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江 《山西建筑》2008,34(7):38-39
通过对重庆的街道空间和城市广场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活力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式,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从而丰富空间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张昉  王帅 《中外建筑》2007,(5):60-62
城市滨水区因其所处的独特的空间地段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也是具有都市生活意义的舞台。营造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文化风貌,在生态、经济,社会等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纪金喜  高祝敏 《居业》2023,(1):98-100
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久居城市的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区域多元化。水作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与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纵观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营造现状,很多城市对滨水空间的营造也从一开始的忽视到现在的越来越重视。基于此,本文从城市滨水空间概念以及营造价值出发,阐述了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具体原则,随后分析了当前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已经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现在城市中场所营造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案例,提出一系列城市场所营造的基本原则,为城市场所营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导致城市活力的缺乏,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街道空间的作用、问题和现状,探讨了如何创建充满活力的街道,提出了创建城市街道的方法,解决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活力和街道活力相关理论的研究,认为活力社区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街道多样性、社区功能混合以及适宜的高密度。围合院落式建筑形式对于街道界面连续、日照充分利用、开放社区营造、街块混合度和容积率提升都具有很好适宜性。实践以呼和浩特团结社区为更新对象,考虑社区原有基本条件,并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和文化,依据窄马路、密路网的基本理念,将用地单元划分为小尺度地块。以围合院落为基本形式,建立统一秩序,形成设计方案。最后通过更新前后指标对比、功能混合模型和空间基质分布为评价标准,对更新前后进行对比,认为围合院落式的建筑形式是活力社区营造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长远发展得益于城市活力的营造,滨水空间活力是构成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异质性特征正是城市特色文化挖掘的具体表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是体现异质性城市活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景观空间的设计构成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依托城市滨水空间场所的规划布局,引发"人——场所"的交流。研究该设计策略能为滨水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城市整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规划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了城市规划,才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才使城市保持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这其中,城市规划本身也不断地完善、提高,成为指导城市开发建设更为有力的工具,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理性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笔者在中小城市规划部门工作多年,深感当前我国中小城市规划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深刻地反思,才能超越自身,寻求今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备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理单位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受业主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得以最优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趋势,这其中工业项目投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设备投资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抓好重要设备从设计到采购、制造、  相似文献   

13.
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从传统走向当代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炯 《华中建筑》2003,21(3):18-20
从传统到当代的道路上,建筑创作走向成功的关键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论述了建筑传统中的生命力,旨在倡导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4.
简约与亲切—广州中央广场城市设计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规划师》2001,17(2):99-101
城市广场到底是谁的广场?是属于政府?设计师?还是市民?我想答案应该是最后一个。尤其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段,广场的市民感要求就更为强烈。设计师在设计手法上的谦卑和对市民情感的关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市中央广场的城市设计是通过设计咨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15.
Steven Velegrinis , Director of Urban Design for Perkins+Will in Dubai, and Guest-Editor George Katodrytis liken Gulf cities to the shifting sands that they sit upon. Showing urban development to b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flux in the region, they highlight four key eras in the unprecedente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se cities.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到浙江的宁波参加一个全国的室内设计师年会,会议的组织者请我在会上发表关于室内设计问题的演说,那是2004年11月的一个有些阴霾的日子。宁波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单是一个天一阁就足以让我心仪了。接到邀请之后,我把美国大学的课安排了一下,从洛杉矶飞了14个小时到  相似文献   

17.
谢梦云 《风景园林》2019,26(8):35-38
当今的城市化进程面临诸多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替代了乡村成为国人的主要人居环境。生态文明旨在倡导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荒野景观作为最本真的生态自然,理应成为人们市居生活的重要体验对象与审美对象。荒野哲学以其对人类生存家园损毁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当下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逐渐成为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荒野的价值应该得以重估,荒野景观应当得以复魅。城市对荒野的呼唤、城市审美对荒野的悦纳,是当今中国城乡可持续建设的重大使命。在生态文明的当今社会,人们在市居生活中需要倡导一种审美观念,即荒野审美。荒野审美观的构建正逐渐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地标似乎应该是与地理相关的词。自从人类以经纬度、南北回归线、海岸线、海拔高度为坐标刻度地球标志位置以来,地标以标杆、坐标、等高线等地理学概念出现在地图之中。三山五岳是古代中国人的地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黄河、长江、珠江是中国永远不变的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9.
魏皓严 《规划师》2001,17(4):97-100
在城市社会中,同质性与异质性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相互对立而又彼此支持的两个方面。就城市共同居住生活的层面来看,这二者的互动作用亦从未曾消失过,尤其是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与加剧的当代城市。协调处理共同居住生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即混合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公正与民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Housing provision in South Africa has focussed on the delivery of ownership houses at the expense of other forms of tenure and types of housing. This strategy presumes that people live close to where they work. However, ‘migrant’ workers who do not want to own but need affordable accommodation in the city are still prevalent in urban areas. The focus in this paper is on access to affordable rental housing as a mechanism for inclusion in the city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rooms’ as this appears to be a neglected type of provision on the formal housing agenda.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of the persons occupying these rooms, their strategies for seeking accommodation in the city in the face of a shortage of appropriate and affordable housing, and under conditions of extreme poverty. The paper looks at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rooms are accessed and provided in the city of Johannesburg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hysical aspects of this form of housing.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previous research and policy work on homelessness, transitional and communal housing, backyard rooms, RDP housing evaluation and design strategies for medium density hou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