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急诊科护理工作。方法对15名急诊科新入科护士实施"专人负责制、必备项目培训制、按区域上岗制、定期考核制"的强化培训。结果培训前新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80.14±12.20、90.29±3.34,培训后上升至90.85±13.34、96.09±5.36。结论通过系统的强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促使其尽快胜任急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适应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加强对急诊科新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增强新护士的应急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方法:对急诊科新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对其进行思想素质、护理基本技能、急救技术的培训.结果: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急诊科新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抢救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急救护理水平.结论:对急诊科新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美华  陈瑜 《护理学杂志》2008,23(12):60-61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为进一步完善护士毕业后规范化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护理"三基"理论与"三基"操作培训、针对不同学历护士采用不同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根据肿瘤专科医院的特点加强专科知识培训.结果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分在85分以上.结论 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能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提高专业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探索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方法,提高肿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方法根据《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要求,结合肿瘤专科医院特点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对37名新护士采用全脱产集中理论授课培训、模拟病房和临床路径的操作培训方案,考核方法采用微信推送题目考核、个案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新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87.08±6.64)分,操作技能(93.59±0.75)分;科室对新入职护士各方面表现的过程考核10名优秀,22名良好,5名合格;对新入职护士晚夜班能力考核26名优秀,11名良好。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使其临床护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专科医院应以《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为蓝本,制定适合自己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以提高临床护士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为进一步完善护士毕业后规范化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护理“三基”理论与“三基”操作培训、针对不同学历护士采用不同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根据肿瘤专科医院的特点加强专科知识培训。结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分在85分以上。结论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能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提高专业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为岗前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及2014年423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37.19±29.74)分,条目均分为(2.49±0.54)分,处于中等水平;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得分最高,为(2.69±0.58)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2.23±0.61)分;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得分亦不高,为(2.36±0.60)分。结论新入职护士各方面能力均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核心能力培训,在已有培训基础上需针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借鉴他人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的方法进行培训,以加快新入职护士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规范化培训对象与周期、规范化培训内容、规范化培训形式、规范化培训考核内容与形式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新护士培训中可借鉴目前我国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按要求完成相应学科的轮转,并明确新护士在所有科室必须完成的具体理论及操作考核内容,有关部门出台一套内容更加详实、要求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全国通用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使新护士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对116名新护士每周集中授课2次,连续3个月,分别进行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护理文书书写等12项专题的岗前培训.结果 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的书写及常见护理表格介绍,法律、法规及常见护理纠纷内容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较为重要.48.28%新护士认为3个月的培训时间过长,可集中在1个月完成;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除职业防护及护士礼仪外)与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需求,建立适宜的岗前培训模式,可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专人帯教,形式多样的岗前培训方法。结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后,从理论、技能操作、独立完成手术配合,参加值班、满意度调查方面进行考评,均成绩达标。结论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和岗位培训,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的做法与成效。方法将耳鼻喉科工作满3年的护士,共31名,分批在急诊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技能和重症监护能力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重在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急救意识和配合抢救能力,并培养重症监护能力。采取集中授课、跟班一对一带教和上具体班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31名护士培训后急救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实施急诊科轮转培训,提高了轮训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救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