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讨NO3^-—N和DO分别作为吸磷过程电子受体时的峰值浓度,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进行静态平行试验,在按照厌氧/好氧方式运行的EBPR系统中,分别考察了在NO3^--N初始浓度为50mg·L、75mg·L^-1和100mg·L^-1时以及曝气量为16L·h^-1、28L·h^-1和40L·h^-1条件下的吸磷过程。结果表明,在内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决定吸磷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不是电子受体的浓度,而是能否及时地向系统中提供足够的电子受体。与DO相比,NO3^--N作为吸磷过程电子受体时的效率偏低,且被反硝化掉的NO3^--N量与被吸收的PO4^3--P量近似成正比。这说明采用厌氧/好氧方式运行的EBPR系统中也存在反硝化除磷菌,计算发现其占总聚磷菌的比例为17.70%。利用pH变化曲线作为吸磷过程的控制手段实用性不大,以NO3^--N和DO作为吸磷过程电子受体的峰值浓度分别为50.00mg·L^-1和0.4mg·L^-1。  相似文献   

2.
排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排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参照美国EPA 8000系列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将排湖表层沉积物分为上(0~2 cm)、下(2~10 cm)两层,依次分析上下两层沉积物中残留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为9.71~123.62 ng/g,沉积物上层中的OCPs含量明显高于下层。DDD/DDE值则显示上层沉积物DDT的降解主要处在厌氧条件下,而下层处在好氧条件下。较低的α-HCH/γ-HCH值说明周围环境中有林丹的输入。对照Ingersoll风险评估标准,认为排湖上下层沉积物中有机残留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会对该湖水产养殖和底栖食泥生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Bent函数广泛应用于密码学、编码等领域.利用线性化置换多项式构造了GF(pn)上一类新的二次广义Bent函数kΣi=0Trn1(cixpei+1)+σ·Tr1n/2(cm/2xpn/2+1),其中,ci∈GF(pe),n=me,k=「 m/2」-1,σ≡m+ 1mod 2,并给出了这类函数为广义Bent函数的两个充要条件.针对m=pvhr和m =2pvhr这两种情形,p和h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奇素数,给出了GF(pn)上二次广义Bent函数kΣi=0Trn1(cixpei+1)+σ·Tr1n/2(cm/2xpn/2+1)的个数.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所制LiCoPO_4及其掺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CoPO4,并对LiCoPO4进行了掺碳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Li)∶n(Co)=1.5∶16,50℃下煅烧8 h所得样品性能最佳。在0.1C倍率下,样品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35.17 mAh·g^-1,首次放电比容量是113.9 mAh·g^-1,其电化学性能较好。合成掺碳15%的LiCoPO4/C复合材料,在0.1C条件下放电比容量达到121.2 mAh·g^-1,相比纯相LiCoPO4 113.9 mAh·g^-1有很大提高。在1C倍率下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是103.5 mAh·g^-1,相比纯相85.4 mAh·g^-1提高很多,2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还保持有62.3 mAh·g^-1的放电比容量。碳掺杂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还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5a填埋龄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挥发性固体(VS)、有机碳(TOC)和腐殖质等降解及稳定化指标。结果表明,陈腐垃圾中VS和TOC含量较新鲜垃圾显著降低,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VS和TOC含量低于厌氧填埋体1%~2%,但差异不显著;准好氧填埋体的表面沉降量显著高于厌氧填埋体(P〈0.05),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渗滤液和清水回灌引起陈腐垃圾VS含量的差异不明显,但造成了填埋体表面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BDM值与厌氧填埋体相近,且随距离导气管距离和填埋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距离导气管距离越大,层间BDM值差异越大。此外,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腐殖质提取率与HA/FA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PAHs代谢物对PAHs生物降解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芽胞杆菌CN2降解蒽产生的代谢物对蒽生物降解的影响和菲产生的代谢物对菲生物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外加蒽(或菲)代谢物,对蒽(或菲)的降解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蒽156 h累计去除率可提高3.07%~6.10%,菲60 h累计去除率可提高13.14%~30.35%.(2)在芽胞杆菌CN2作用下,蒽(或菲)生物降解过程能够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式较准确地描述,外加代谢物可以增大降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值;从不同时段内蒽(或菲)的降解速率看,反应初期0~2 h内,外加代谢物对蒽(或菲)的降解速率提高最为明显,对蒽可提高0.281~1.20 mg/L·h,对菲可提高0.570~1.13 mg/L·h.(3)外加代谢物对蒽(或菲)降解液的pH值有缓冲作用,使降解液的pH值随降解时间下降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7.
用KOH活化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制作双电层电容器,用接触角测定其润湿性,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炭膜浸润时间最短约为90min,双电层电容器的比电容随比表面积增加而增大。比表面积为1932m^2·g^-1的炭样在1mol·L^-1的H2SO4电解~(677mA·g^-1)中充放电最大比电容为167F·g^-1。  相似文献   

8.
设D是奇素数,运用初等数论的方法给出了在D=3(8m+k)(8m+k+1)+1(m,k∈N,k≤7)的情形下不定方程x^3-1=Dy^2无正整数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蚌埠柠檬酸厂是亚洲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厂,被列为国家淮河流域重点污染企业。以2座我国最大的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780m3)为主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该厂的综合废水,在负荷为11kgCODcr/(m3·d)下,UASB的CODCr去除率达92%~93%.1m3废水产生5m3的沼气。厌氧污泥为颗粒污泥,粒径1~3mm,污泥产率0.05kgSS/1kgCOD,器内底部污泥密度120~140kgSS/m3.后处理系统采用兼氧-好氧方法,去除率在75%,出水达到国家Ⅰ级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可渗透反应墙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原位治理酸性矿井水的碳源问题,以玉米芯为材料,通过模拟废水条件下单因素实验,分析温度、质量浓度、pH值、时间等参数对玉米芯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根据玉米芯水解实验数据建立了玉米芯水解动力学模型,产糖率CG =k1·(e-k1t-e-k2t)/(k2-k1),mg/g;确定了不同温度下还原糖生成速率以及降解速率常数;玉米芯水解活化能Ea为33 342.213 kJ/mol;指前因子为3.068×105.说明玉米芯作为缓释碳源在中低温条件下易水解,为以玉米芯固定SRB方法治理酸性矿山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单质硫和五氧化二钒合成复合材料,应用XRD和SEM表征观察硫-五氧化二钒复合材料,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电池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S)∶n(V2O5)为5∶1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96.7 mAh·g^-1,以0.1 C倍率循环20次后的容量为350 mAh·g^-1。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内部微结构缺陷较多,无序性强,作为活性物质合成镍电极材料,其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电阻较低,导电能力增强,其样品电极以80mA·g^-1恒流充电6h,40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制度下,放电平台电压为1.278V,放电容量高达335.7mAh·g^-1。  相似文献   

13.
分组检验成立的条件及最佳分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分组检验运用条件的讨论,证明了:(1)分组检验成立的条件为概率P∈(0,0.3].(2)分组值k应为k∈[2,-]上的正整数.对于确定的概率P,证明了存在唯一最佳分组值并给出了具体的最佳分组值.  相似文献   

14.
一株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通过间歇曝气方式对底泥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进行了筛选和富集.从底泥中分离出1株反硝化聚磷细菌SYJl,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细菌SYJl属于Acinetobacter sp.菌株SYJl在好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TP最终去除率为68.63%,在厌氧条件下培养48h后,NO2-N及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56%和100%.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论中同余的性质研究丢番图方程x3±8=Dy2(D=D1p,D是无平方因子的正整数,其中D1是不能被3或6k+1之形的素数整除的正整数,p是正奇素数)的解的情况,证明了当D1=3,7(mod8),p=3(8k+7)(8k+8)+1时,方程x3+8=Dy2无正整数解;当D1=7(mod8),p=3(8k+5)(8k+6)+1时,x3-8=Dy2无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6.
如果n及k(n≥k)是两个较大的正整数,那么要计算出最大跳跃数M(n,k)的值非常困难,Brualdi与Jung曾给出了当1≤k≤n≤10时M(n,k)的值,对于k=10,n=19,证明了M(19,10)=33,这证实了Brualdi与Jung的关于最大跳跃数M(2k+1,k+1)的值的猜想在k=9时成立,但是他们的另一个猜想M(n,k)相似文献   

17.
在聚乳酸(PLA)体系中添加无机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银交换体(Ag^+/TiO2),研究纳米Ag^+/TiO2含量对PLA薄膜力学性能、透氧透湿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g^+/TiO2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PLA薄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在含量为1份时,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8.8MPa、断裂伸长率为263.5%、透湿系数为3.8×10^13g·cm/(cm^2·s·Pa)、透氧系数为38×10^15cm^3·cm/(cm^2·s·Pa),薄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的抗菌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判断混凝土养护程度的电阻率法:采用内置铜电极和改进电阻率测量方法,选取自然养护、标准养护、水中养护3种典型的养护制度,通过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来反应混凝土内部的湿度梯度变化,进而反映混凝土养护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电阻率受养护条件的影响十分显著,通过距离表面不同深度处的电阻率差异能够很好反映混凝土的养护程度,不同养护制度主要影响距离表面1~3 cm处混凝土的电阻率.基于混凝土的电阻率,可以将养护质量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养护充分、养护一般和养护不良.对于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来说,28 d距离混凝土的表面2 cm处电阻率<15 kΩ·cm为养护充分,15 kΩ·cm~100 kΩ·cm为养护一般,而>100 kΩ·cm则养护不良.电阻率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现场混凝土工程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SBR反应器中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36d后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粒径2~5mm,对COD去除率保持在90%.对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基质降解和污泥生长动力学研究,得到好氧颗粒污泥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Ks/485.0(mg·L^-1),Vmax/1.2h^-1,生长动力学参数Y/0.156kgMLVSS/COD,Kd/0.30d^-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Au—NiO/TiO2甲醇制氢催化剂,考察了甲醇自热重整和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氧(或水)醇比等对甲醇转化率、氢气产率和二氧化碳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醇自热重整反应,当温度为200℃,进料空速(WHSV)为3.42h^-1,n(O2):n(CH3OH)=0.3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对于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5℃,n(H2O):n(CH3OH)=1.0,液体进料空速为3.4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