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非饱和土吸力测量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吸力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进展 ,包括时域反射计、粒基传感器和电容式吸力仪等 ,分析了含水量、干密度和土的结构对土 -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给出了用张力计和热传导探头测量土 -水特征曲线的方法以及对膨胀土坡吸力的监测 ,吸力已成功用于评价土坡的稳定和取样扰动、控制碾压填土质量、预测路基的回弹模量、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应进一步完善吸力测量技术、积累测量和应用成果 ,并研究提高和保持吸力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和日温差变化,导致路基土吸力变化,所以研究温度对非饱和路基土吸力的影响意义较大。用连通侧管式张力计测得路基土在含水量不变化时不同温度下的基质吸力值,发现基质吸力值并非恒定,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近似线性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值线性升高。分析温度吸力影响的机理后,提出了温度对基质吸力影响的修正公式,使得基质吸力的测量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力学是目前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土水特征曲线体现了非饱和土体的持水能力,它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通常针对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有效的土水特征曲线。基质吸力的测试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张力计法、滤纸法、热传导探头法、渗析法、时域反射计法、压力板仪法等。着重对使用较为广泛的张力计法、滤纸法、时域反射计法、压力板仪法、热传导探头法进行归纳介绍及实践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非饱和土中孔隙分布规律出发,推导出了非饱和土结构强度与基质吸力的关系。理论公式与试验结果相符合,并且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描述非饱和黏性土在静、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征及水-力耦合效应,在塑性增量流动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描述常吸力条件下非饱和黏性土水-力耦合效应的弹塑性双面模型.基于BBM(Barcelona basic model)及Li和Meissner提出的一种塑性硬化准则,并考虑非饱和土的典型土水特征,通过边界面和加载面在...  相似文献   

7.
非饱和土吸力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非饱和土吸力与膨胀力的关系研究基础上,用吸力与内聚力之和代替有效内聚力,并用膨胀力代替吸力,推导出考虑吸力作用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说明吸力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吸力效应对圆柱孔周围土体应力应变的影响,推导了非饱和土中的圆柱孔扩张有效应力析解。在弹性区和塑性区分别采用Hooke定律和修正剑桥模型,将非饱和吸力作为硬化参数,建立圆柱孔周围土体的应力应变控制方程。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欧拉坐标系下的平衡微分方程转至拉格朗日坐标系,非饱和圆柱孔扩张问题则转换为以弹塑性边界为边值条件求解一阶常微分方程组的问题。以弹塑性边界上的应力和初始比体积作为初值,对非饱和土中圆柱孔扩张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扩孔压力作用,圆柱孔周围土体将从弹性状态进入塑性屈服状态,而土体初始吸力的变化对塑性区应力状态影响显著。随着初始吸力的增加,圆柱孔周围相同位置处的土体各应力分量增大,极限扩孔压力也随之增大。对于初始孔隙比较大的疏松土体,吸力增大使得圆孔周围塑性区范围缩小;塑性区土体比体积沿径向呈单调减小,吸力越大,比体积减小越明显。对于初始孔隙比较小的密实土体,吸力变化对塑性区范围大小影响不明显;塑性区内土体比体积沿径向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在弹塑性边界附近处出现了剪胀现象,且吸力越大,剪胀现象越明显。最后通过与原位旁压试验和已有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对本文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重塑非饱和粉质黏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率对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含水率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和基质吸力试验,研究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不断增大,说明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有较大贡献;随着含水率增大,土的内摩擦角减小;在含水率较小时,黏聚力增大,当含水率增加到一定值时,土的黏聚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非饱和土含水量与抗剪强度参数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非饱和原状土和重塑土为对象,采用常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对不同含水量土样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测定,探究土样含水量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证明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粘聚力有较大的影响,而与内摩擦角的关系不明显,并且内摩擦角有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这一研究成果加深了工程师对非饱和土的认识,方便了非饱和土研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Stability Analysing of Unsaturated Soil Slo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ductionSoil slope is very common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o its sta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that is considered by engineer and technician. In thepast,the influence of matric suction on the wholeslope stability was ignored because of the restrictedtechnology.But the slope is very easy to lose itsstability when its underground water table is shal-low during raining. Its reason was notexplained bypast theory. The matric suction can be ignoredwhen underground water table is ve…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变化与隧道病害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大有山隧道的工程实例,利用非饱和黄土数学模型分析、等围压变吸力剪切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隧道支护力、塑性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时,隧道内部所需支护力则随之增大,塑性区半径也随之增大;由于受地表水下渗影响,大有山隧道周围土体基质吸力减小,导致其发生拱顶下沉、塌方及衬砌开裂等病害;大有山隧道病害治理的首要任务在于保持隧道排水系统的顺畅,并做好地表水的堵、截及隧道洞身的防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非饱和土样的强度特性及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采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对非饱和击实粉土样进行了控制吸力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土体,吸力对其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影响较小,但对吸力内摩擦角有着显著影响;吸力对土体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相同围压、相同应变土样的偏应力随吸力的增大而增加;吸力对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形式影响不大,曲线形式主要取决于土体自身的性质和其应力历史;吸力和吸附强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乘幂关系,据此可将Fredlund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改写成以吸力为直接变量的抗剪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GEO-SLOPE的膨胀土路基毛细水上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GEO-SLOPE软件模拟了立于水中的圆柱形土柱,分析了土柱中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并做了相关的土柱试验,观测土柱中含水量变化.通过GEO-SLOPE软件的建模分析,得到了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及上升规律.此外,采用包边处理用作路基回填的膨胀土时,垫层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垫层高度会影响毛细水的上升,包边层采用石灰改性膨胀土和砂层时均可以抑制毛细水的上升,但是改性土的抑制效果比砂要好.  相似文献   

15.
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击实粉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非饱和击实粉土样进行了控制吸力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吸力、围压和动应力幅值对土样的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动应力幅值和相同净围压下,吸力的增加提高了土体抵抗动变形的能力;在相同的净围压和吸力下,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土样产生弹性变形且变形最终趋于稳定,动应力幅值较大时,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土样达到破坏;净围压对试样的变形特性影响显著,围压较大时土样有较小的弹性变形,围压较小时土样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6.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试验,绘制非饱和土不同初始含水量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抗剪强度包线,得出含水量与总凝聚力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含水量下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拟合两者之间的函数,导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17.
考虑抗拉强度时非饱和土的干燥裂缝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弹性理论和增量理论,应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状态变量表示方法和饱和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非饱和土在考虑抗拉强度和密度随基质吸力改变而变化情况下干燥裂缝深度的方程。研究表明裂缝深度不仅与内因即众多土参数有关而且与外因如地下水位有关;地下水位下降到某一深度时并不引起裂缝,这比文献[1]方法即认为只要地下水位低于地表就存在裂缝更符合实际。以上结是的原因在于合理考虑了土的抗拉强度和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